□肖 姍 重慶市渝北區文化館
群眾文化,顧名思義,是指以群眾為主體參與的,以群眾自我娛樂、滿足精神生活需求為目的,以文化娛樂活動為主要內容的社會現象。其主要包括群眾文化活動、群眾文化工作,群眾文化事業、群眾文化隊伍等方面。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民對美好生活需求的渴望增強,而舞蹈這一從古至今,深受勞動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就在這時悄然興起。廣場舞就是典型的例子,可以說不管城市還是鄉村,有空地的地方,就有廣場舞的氣息。在重慶市渝北區,僅2019 年舉辦的大大小小廣場舞活動就有近百場,更不用說其他舞蹈形式活動了。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深化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面向基層的文化活動和全民健身運動,著力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這些都極大地推動了群眾文化活動的發展。舞蹈是人類最早創造的藝術形式之一,伴隨著人類的生存活動和生產活動的發生、發展及演進,其由誕生之初的生存使然,逐漸發展成人們精神生活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極大的提高,相應的精神層面的文娛需要的提升,使舞蹈的作用逐漸凸顯。以重慶市渝北區為例,首先,以政府為主導,區文旅委下屬臨空藝術團2019 年組織送文化進基層活動近百場,讓人民群眾了解舞蹈藝術,并提升舞蹈的欣賞水準;其次,各街道、鄉鎮的舞蹈骨干培訓活動達70 余次。干部職工舞蹈培訓班,少兒舞蹈惠普工程活動60 余次;最后,舉辦各類群眾舞蹈比賽和展示活動20 余次,讓廣大群眾共享舞蹈普及成果。從重慶市渝北區這一系列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到,舞蹈由于普及性強、推廣面廣,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當然,由于現階段群眾文化活動的各類設施設備保障不足,社區鄉鎮文化專干的配備和能力問題有限,我們的群眾舞蹈環境還有待提高,這些逐漸暴露的問題需要不斷地去解決和改善。
隨著經濟的發展,現代生活節奏加快,中青年人工作壓力加大。而城市的小區建設大部分是獨立、有私密性的,鄰里關系較為淡漠,不像過去的居住方式產生的親鄰近友,大部分老人都逐漸承擔起照看下一代子女的任務,在新的居住環境下顯得格外寂寞。對于孩子來說,集體舞蹈可以培養孩子的身體協調性,鍛煉孩子的身體,有利于他們的成長;對于中年人來說,其可以幫助他們鍛煉身體,減輕壓力;對于老年人來說,其可以緩解孩子不能夠陪伴在左右的寂寞的心理。這些都極大地提高了居民生活的幸福感。
舞蹈活動自誕生之日起,就不同程度地承擔著健身的功能?!秴问洗呵铩す艠菲酚幸欢斡涊d:“昔陰康氏之始,陰多滯伏而湛積,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氣郁闊而滯著,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而宣導之。”意為以舞通塞、以舞強身。各企事業單位之間的健身舞、工間操比賽、老年人的社區廣場舞大賽、老年藝術節舞蹈大賽等,足以說明舞蹈對群眾文化活動的積極影響。
舞蹈種類繁多,古典舞、民間舞、現代舞,還有體藝結合的健身舞等,總有一類是大家能接受并喜愛的,還有藝術舞蹈的簡化推廣,滿足了對自身有較高要求的群眾。人們不再沉迷于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也脫離麻將等不被提倡的活動,整個社會風氣積極向上??梢哉f,群眾的舞蹈活動對營造熱愛運動的社會氛圍起到了強大的推動作用。
舞蹈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積極作用是值得肯定和需要大力推廣的,它強有力的發展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首先,場地問題?,F今各住宅開發商以利益為目的,公共空間縮小,而政府在社區的功能室有限,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難免帶來噪音影響,而且下雨天和冬天無法使用。這些都無法滿足廣大群眾的需要,也都需要以政府為主導來進行解決。
其次,師資問題。據了解,我區專職社區或鄉鎮文化專干數量或質量(專業不對口)存在不足之處。國外興起的社區舞蹈專業,還需要舞蹈教師在運動治療、心理健康疏導等方面有所建樹。我們可以思考多開展文化專干業務培訓活動,從夯實基礎到技能加深,逐步提高;也可以請藝術館、文化館、少年宮等單位的專業舞蹈教師不定期地做輔導和培訓,以解決大需求的師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