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彬 泰州市第二中學附屬初中
合唱音響融合度把握,對歌曲演唱的情感傳達、聲音協調性、聲音表演張力等方面都有相應的影響。隨著合唱表演藝術形式的逐步發展,以專業的視角進行聲音表演效果的分析,自然就成為音樂藝術傳承的理論歸納。
要將音準、音色的修正訓練對合唱音響融合度的影響效果展示到最佳,在實際表演時,就要把握兩者的基礎地位,合理進行藝術表演方式的調控安排。一是結合演員的聲音特征基本情況,初步進行了高音、中音、低音的分組,并單獨進行歌曲演唱發聲、呼吸方面的指導;二是集中進行分組音準、音色指導后,再繼續對個別把握不到位的人員進行調整。
音準、音色的修正訓練是合唱訓練工作實踐中的重要分支,指導人員進行實際探究時,自然需要結合演唱者的基本情況進行表演條件分析,并開展有序的資源處理要點調控因素安排,這樣方可實現依據實際需求合理進行演唱條件的科學性調節。
音準、音色的修正訓練工作的實踐情況會對合唱音響融合中的情感流露情況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音準、音色的修正訓練工作到位,演員對音樂的情感表達點把握就比較精準,歌曲演唱中情感就像緩緩流淌的溪流,自然而然地表達出來;反之,演員就會依據個人的認知不同,出現合唱音樂表達效果不佳的問題。
為了確保歌曲合唱時的情感表露形式自然、協調,進行音準、音色的修正訓練時,訓練人員就要尤為注意音響融合時的情感傳承。例如,在進行歌曲《我和我的祖國》的合唱表演時,為確保歌曲中愛國情感、自豪感充分體現出來,指導者需要從聲音演唱情感互動層面上加以指導:首先,結合歌曲歌詞、創作背景等內容,對歌曲中的情感特征進行初步探究;其次,在歌曲合唱表演過程中,按照歌曲的結構進行情感把握點的設定,然后對演唱者進行聲音演唱高度、精準度等方面的情感融合指導;最后,從個別到整體地進行情感把握范圍的擴大。
音準、音色的修正訓練是系統化的聲音把握方式,為了保障合唱表演效果,表演者需要尤為注意聲音表演技巧與表演情感之間的承接效果,以體現出音樂傳承演繹的表現效果。
音準、音色的修正訓練效果會對合唱音響的表演協調性產生影響。第一,音準、音色的修正訓練效果好,歌曲合唱演奏表演就具有層次性,不會出現聲音表演形態混亂的問題;第二,音準、音色的修正訓練效果好,合唱中音階之間的銜接效果較為自然。
為了將音準、音色的修正訓練的影響效果更加直觀地展示出來,需要注重訓練過程中的音響協調條件的判斷。在進行歌曲《茉莉花》的合唱表演時,表演者需要從音響協調度層面進行分析:首先,結合歌曲演唱的基本情況,相應地對實行演唱歌曲中中音演唱、音色表達、聲音表演速度等方面的專業技能進行訓練指導;其次,音準、音色的修正訓練調控時,規范性進行不同區域中表演者的特征分析,并對聲音細長與聲音緊湊兩個方面的特征進行穿插性調節;再次,尤為注意男性與女性聲音調節上的差異,合理進行表演中的情感的控制與把握;最后,聲音傳承避免過于突出、過于展示特色,以柔美的聲音表現作為主導特征。
音準、音色的修正訓練是合唱效果展示的主要控制環節,它在聲音表現和張力分析上都具有一定的融合展示價值。為此,從音準、音色的修正訓練中把握合唱聲音音響融合中的點,實行層次化的融合分析,可起到良好的聲音調控與完美展示的效果。
一方面,在進行音準、音色的修正訓練時,指導者可以指導表演者以同一種呼吸方式進行表演,表演者的發聲高度和發聲強度的相似度較高;另一方面,在進行音準、音色的修正訓練時,指導者依據合唱歌曲的實際情況,進行表演整體節奏和協調度方面的指導,因此,后續表演中出現合唱表演音響節奏“失衡”的可能性不大。
為了將音準、音色的修正訓練的合唱演奏優勢充分體現出來,指導者需要加強對音準、音色的修正訓練環節表演要點的把握與分析。例如,在進行歌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合唱表演時,表演者的音準、音色的修正訓練就要從訓練合唱節奏層面進行相應的分析:首先,按照主唱和和聲兩個關鍵環節,對音樂聲音節奏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控制,做好聲音要點的調整與協調性調整探究;其次,注重音樂本身節奏和表演者情緒之間的銜接把握,盡量避免聲音表演環節上的處理、調控、把握。
綜上所述,音準、音色的修正訓練對合唱音響融合度的影響,是文化藝術結構在社會發展中整合探究的理論歸納。本文從音準、音色訓練是合唱音響的基礎要素、影響合唱音響情感表露、影響合唱音響協調度、影響合唱節奏等方面探討了音準、音色的修正訓練對合唱音響融合度的影響,希望能給相關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