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瑞 洛陽師范學院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
陶瓷造型的象形取意,更易于人們與中國傳統文化建立連接。新時期,在對陶瓷藝術與造型意識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需充分參考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充分了解其特點,并能夠從追求完美的求全意識與蘊含文化內涵的造型韻味兩方面,對陶瓷藝術與造型意識進行解析。
我國的陶瓷藝術早已聞名世界,其精湛的工藝、極具中國特色的造型,吸引著國內外很多陶瓷藝術愛好者。而新時期,基于社會的高速發展所呈現出的多元文化,人們對陶瓷藝術與造型意識產生了更多元的研究視角。尤其是現代制作工藝對陶瓷藝術與造型意識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在對陶瓷藝術與造型意識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應將具有時代性的審美視角與傳統文化進行科學的融合,從而從更加豐富與完善的視角,對新時期下的陶瓷藝術與造型意識進行深度的研究。
我國陶瓷藝術能夠在歷史的長河下流傳至今,不僅需要依靠不同時期的社會力量與人們的文化傳承意識,還需借助其本身獨具的特色。只有如此,才可保證更多的人致力于陶瓷藝術的傳承與發展,使精湛的工藝與造型意識得以傳承。陶瓷藝術獨具風格的造型形式,以及深刻的文化內涵,其早已成為文化與物質的凝結產物。
通過對我國優秀陶瓷藝術的分析與研究,我們發現,其作品造型都具備一定的完整性。在制作工藝中,通過現代技術的融入,人們可以設計出能夠引領當下大眾審美標準的作品。但在尋求創新理念的過程中,我們仍需確保陶瓷藝術作品的完整性,要能夠更準確、立體地展現作品的造型,并能將瓶身關鍵的幾個部位進行現代化的設計,如瓶口、瓶頸、瓶肩、平底等部位都需進行完整地呈現,以確保陶瓷作品各部位能相互對照與呼應,具體展現瓶身本身應有的特征。而這種追求完美的求全意識,是陶瓷藝術歷經幾千年的傳承與發展所形成的既定的造型意識,是不同歷史階段的陶瓷作品的設計者所達成的統一共識。并且這種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對目前陶瓷造型的審美產生了深遠影響,即無論追求與形成多么具有創新性的設計理念,在生產陶瓷作品時都需保證瓶身的完整性。
我國陶瓷藝術家都會運用測繪制圖的手段設計與生產具體的陶瓷作品。在構思陶瓷作品造型的過程中,他們會將主要的輪廓進行描畫,這樣在造型形體設計階段,就能深刻地感受到富有極強藝術文化內涵的自由曲線。其與中國畫靈動、委婉的線條具有異曲同工之妙。以剛柔并濟之勢,充分展現陶瓷藝術獨特的造型韻味。同時,我國優質的陶瓷藝術作品,基于自身的材質、線路型與空間所形成的造型節奏,與純幾何形體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尤其在視覺印象上,具有造型韻味的陶瓷作品更能夠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并且陶瓷作品所展示出的獨特氣勢與情趣,能夠更加完整地彰顯其自然韻味,在不知不覺間會對人們的情緒進行一定的感染與影響,給予人更強烈的美感享受。與此同時,我國陶瓷造型藝術的精品,都能夠在文化層面上帶給人們極大的啟發與思考。人們通過欣賞陶瓷藝術作品,能夠進行懷古遐想。而能達到這樣的欣賞效果,主要原因在于作品本身所蘊含的深刻文化內涵,即無論是瓶身上的富有中國特色的畫作,還是精湛的燒制工藝,都能給人以極大的感染力與藝術享受。另外,中國傳統的雕、刻、塑、畫等極具韻味的文化,都可靈活地展現在陶瓷藝術作品中,并產生獨具特色的造型意識。
總之,新時期背景下,在對陶瓷藝術與造型意識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應深刻認識到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對其產生的深遠影響與作用。在以現代人的視角對陶瓷藝術進行重新審視的過程中,我們需帶著既定的造型意識,對瓶身的形態等進行品位與分析;在充分肯定陶瓷藝術價值的過程中,對造型意識進行合理的完善與豐富;在充分吸取借鑒先人智慧與經驗的基礎上,融入更多創新意識。這不僅能推動陶瓷藝術的發展與傳承,而且還能不斷豐富設計理念與形式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