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慶華 鄭州市金水區文化館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對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在業余時間往往會參與一些文化藝術活動。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的需要,文化館應積極進行群眾精神文化建設。基于此,本文主要對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創意與策劃進行了詳細分析,希望能夠對相關人員有所幫助。
在新時代背景下,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已經不再局限于溫飽,而是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設。如今,越來越多的群眾熱衷于豐富自己的業余生活,并且自發組織相關的文化藝術活動。不過因為能力不足,所以組織起來十分費力。因此,對文化館而言,其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積極進行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創新,并且根據群眾需求科學進行策劃,以便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到文化藝術活動中,促進廣大人民群眾文化素養的提升,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提供助力。
任何一位參與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成員,都具備對活動評價的權利。所以對于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創意而言,積極采納群眾的意見十分重要,并且這樣還能很好地提升群眾的參與感,提升他們的主人翁意識,促使他們更加積極地參與其中。
當前,我國文化資源比較豐富,如文藝活動、廣場舞等,不過這些沒能夠有效利用起來,原因在于這些活動基本都是群眾自發組織的,沒有獲得政策的支持。而對于文化館而言,其必須合理利用這種具備豐厚文化內涵的資源,并通過現代化的手段進行合理創新,如將動聽的音樂與舞者優美的舞姿有效結合,給予廣大群眾新的感官享受。
對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創意形式而言,積極借鑒他國或者其他區域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優秀經驗意義重大。不過在這一過程中,文化館絕對不能盲目照搬,而應該基于自身實際情況合理汲取。這樣,不僅能拓展群眾的眼界,還能在很大程度上豐富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吸引更多群眾的參與,促使我國人民群眾整體文化素養的提升。
在新時代背景下,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不僅需要滿足群眾的娛樂需求,還要借此提升群眾的生活質量。尤其在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策劃過程中,文化館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組織開展地域之間的藝術交流活動,促使群眾文化的普及。
之前,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都是在線下完成的。然而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參與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群眾為了實現更好的溝通交流,往往會借助QQ 群、微信群等分享一些日常活動的信息,不過這種宣傳方法還不是很完善。針對這一現象,我們需要積極進行轉變,將線上線下的方法相結合,實現對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紐帶連接,從而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特別是對文化館這類單位來說,因為其具有很強的權威性,所以在線上線下數字交流活動中,文化館應該積極參與其中,并借助此為群眾提供豐富的文化大餐。并且這種方式能夠打破傳統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時空限制,惠及更多群眾。
從當前情況來看,我國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最為常見的形式就是大合唱、廣場舞等。在一些特殊節日,相關單位也會有晚會活動。這就代表著,器樂演奏、舞蹈等傳統形式的群眾文化活動已經深扎于人們的生活中,同時受到熱烈的歡迎。不過還有一些較為小眾的模型制作、戲劇表演等群眾文化活動,也正在逐漸發展。但是要想達成理想的發展目標,還需要相關方面加大宣傳力度,使更多的人了解到這類小眾群眾文化活動,讓人們喜歡,并積極參與,進而實現自身業余生活的豐富和精神層面的熏陶。
總而言之,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更多的人開始關注文化活動。而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則正好符合人們的要求,其不僅能豐富人們的業余生活,還能潛移默化地提升人們的文化素養。針對此,相關部門應積極進行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創新,以便吸引更多的群眾參與進來,進而促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