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佳 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
人類是生活在大自然之中的,既會受到環境的影響,也會從大自然之中獲取各種各樣維持生存所必需的物質,以及各種各樣的信息。通過不斷的進化,人類開始與周圍的人及動物進行思想交流,因此就有了心理上的溝通。在攝影藝術誕生之后,許多人通過攝影來進行心理溝通,通過攝影作品展示個人審美觀及想法。但是從心理學角度對攝影進行的研究卻較少,這可能阻礙攝影的進一步發展。
當今社會,有各種各樣的攝影工作者,而大多數攝影工作者的日常任務,就是背著相機在自己想要取材的地點進行忙碌的拍攝,然后將自己所拍攝的成果,也就是相片,發表到各大報刊或者某些雜志之上。有的攝影工作者還會用自己所拍攝的照片來舉辦影展,向更多的人展示自己所取得的優秀成果。這種活動或行為從心理學方面來講,就是進行心理溝通。在這一系列環節之中,攝影者所進行的溝通不僅僅是與拍攝對象所進行的心理溝通,更是與觀賞者進行的心理溝通。還有一種心理溝通是拍攝對象與觀賞者進行的心理溝通。這種溝通是三元化的,相互之間形成一個循環的溝通系統。
攝影者所具備的心理溝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某些攝影者會不辭辛勞地去拍攝自己想要的照片,源于拍攝者對拍攝對象的理解及感知,因為拍攝對象往往具有某些拍攝者喜愛的特點或者價值,拍攝者只有與拍攝對象進行良好的心理溝通,才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拍攝的過程就是拍攝者與拍攝對象之間進行心理溝通的過程。在另一方面攝影者也需要與照片的觀賞者進行心理溝通,因為在進行拍攝之前,攝影者首先要充分代入觀賞者的心理,去了解觀賞者的心理需求。在照片展現到觀眾眼前后,觀眾也會就照片的內容與拍攝者進行心理溝通。這樣拍攝出來的作品才是完美的,才會受到觀賞者的喜愛。
人類最為強大的力量就是對物質世界進行的創造性活動,這些被創造出的各種物質世界本身不存在的物質,能夠對社會及人們的生活起到較大的影響。攝影就是人們進行的一種生活創造,它通過記錄各種對象獲得照片,具有較強的藝術性。攝影者首先選擇物質世界之中的各種對象,然后用自己獨特的思維來進行拍攝,就創造出了獨一無二的照片。在照片產生的過程中,攝影者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一張照片往往融入了攝影者的許多創造性思維,以及拍攝技巧等。例如,卡休為了拍攝出較好的作品,深入研究及理解了“二戰”時期的人們對于艱苦斗爭的關注和社會中人們的心理需求,最后拍攝出了《憤怒的丘吉爾》,引起了較大的轟動。在構圖上,該作品以丘吉爾為拍攝的主體,將丘吉爾作為前景,其余為背景。這樣可以著重凸顯丘吉爾的表情,傳達出情感。由此可見,照片能帶給觀賞者視覺上的震撼,以及心理上的共鳴或者感動??梢?,攝影既是一種藝術,又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攝影者可以通過自己拍攝的照片傳達出自身的思想及情感,而觀賞者通過對照片的欣賞及感悟,就能夠感知到作者的心理。
當有了拍攝的想法及創作思路時,攝影者就需要擁有較強的意志力去執行。只有擁有較強的意志力,攝影者才能夠獲得最終完美的照片。例如,董玉清通過不斷地對自身攝影技術的磨煉,以及對攝影對象的深入了解,最終獲得自身及大眾都滿意的作品《中國珍稀野生動物作品集》。該作品在色彩搭配上主要以綠色的環境為背景,綠色給人以舒適、自然、環保的心理感受,既能夠讓觀賞者感受到野生環境中的寧靜美好,又能襯托出各種野生動物最美的姿態,這昂揚的生命力通過作品展現到觀眾的眼前,可以讓觀賞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獨特魅力。同時,照片的拍攝也展現了攝影者較強的意志力,因為在攝影過程中,他需要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才能夠實現他最初預定的目標,拍攝出各種野生動物最美的姿態。同時,這種意志力會通過作品展現到觀眾的眼前,讓觀賞者感受到攝影者的獨特個人魅力。
總體而言,攝影者與攝影對象、攝影作品觀賞者之間的心理溝通,在攝影藝術欣賞中是密不可分的三元關系。要想有好的攝影作品,攝影者就必須對心理學有一定的認識,并通過攝影作品傳達出自己的思想及情感。這樣才能引起更多觀賞者的共鳴,才能推動攝影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從攝影藝術中能獲得的心理學感悟是非常多的,因為攝影者既可以將思想與意志融入攝影作品中,同時攝影作品也能反映出攝影者的各種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