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蓓蕾
安全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這一教育內(nèi)容引起了無數(shù)教師的關注,并在教學中起到了很明顯的教育效果。但是,在實際安全教育過程中,部分教師的教學形式延續(xù)了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教學形式,體現(xiàn)為給幼兒講解安全教育事項,讓幼兒牢記安全規(guī)則等。這樣的方式無異于抹殺幼兒好動的天性,自然無法將安全教育的作用發(fā)揮到極致。幼兒本身處在一個愛動、樂于玩耍的年紀,若教師無法讓教學形式與幼兒的天性完美融合起來,那么,必將削弱安全教育的有效性。游戲深得幼兒的喜愛,為此,教師可以嘗試將游戲的方式滲透在安全教育過程中,這樣,不僅可以帶動幼兒的參與熱情,還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將安全教育規(guī)則滲透在幼兒腦海,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本文正是從游戲教育的角度出發(fā),提出了安全教育的基本策略。
良好的游戲氛圍是實施安全教育的基本條件,為此,幼兒教師要在創(chuàng)設游戲環(huán)境方面作出 實際的努力。教師要多研究幼兒的心理,多關注他們的興趣關注點,并結合幼兒的喜好設置相關的游戲環(huán)境。例如,幼兒對故事都比較感興趣,在實施安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幼兒編寫與主題相應的故事,然后講給幼兒聽。在給幼兒講了相關的故事后,教師可以詢問幼兒一定的問題,讓他們邊回憶故事情節(jié),邊將安全注意事項牢記于心。此外,幼兒對音樂節(jié)奏也比較感興趣,當他們聽到一些歡快的音樂節(jié)奏時,他們也會跟著音樂的節(jié)拍舞動起來,并能記住其中的歌詞。為此,教師還可以將安全注意事項編寫成兒歌,然后配以一定的音樂給幼兒播放,讓幼兒聆聽和演唱。如此,在音樂的影響下,幼兒很快就會將安全記憶在心,助力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和實施。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應與家庭共同合作,為幼兒提供重要的成長環(huán)境,促進幼兒健康發(fā)展。但是,目前家園共育的效果并不理想,一些家長往往認為將幼兒送到幼兒園,自然由幼兒園教育與引導。而部分教師自身與家長互動的情況也不多,教育與家長脫離關系,影響了幼兒的健康發(fā)展。為此,教師要從自身做起,加強與幼兒家長的聯(lián)系密度,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首先,教師要多聆聽家長的教育觀點和心聲,引起家長的教育重視程度,形成教育合力。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家長掌握一定的教育方式,在安全注意場合進行教育。比如,在游樂場、商場、公交車等人口密集的區(qū)域,教師可以讓家長多提醒幼兒有關的注意標識,讓幼兒認識安全標志,并形成安全潛意識;教師還可以通過一定的游戲演習形式,邀請家長積極參與其中。比如,在開展防火演練時,教師可以邀請一些從事消防工作的家長參與到游戲活動中,讓幼兒在邊玩邊演習中掌握消防的基本知識,提升他們的安全意識。
幼兒安全教育知識種類繁多,不是所有的安全教育項目都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展開,也不是教師隨時可以實施游戲教學。為此,教師需要設置一定的教育目標,并讓游戲的實施與目標保持一致。安全教育的內(nèi)容不同,教師需要制定的教育目標也是不同的。比如,對小班進行防火逃生的安全教育的目標可以設置為:
(1)不能玩火;
(2)發(fā)生火災時,知道呼救并逃離現(xiàn)場。
對于大班的幼兒,教師可以設置的目標為:
(1)要掌握一定的滅火方法;
(2)如何使用滅火器;
(3)要學會撥打119報警電話。
在設置了這些教學目標后,教師再設定符合幼兒年齡段的游戲方式,比如,針對大班的幼兒,教師可以設置撥打119報警電話的現(xiàn)場語言演練的游戲,對他們的言語和表達方式給予聆聽和指導,讓他們做到語言順暢、思路表達清晰。這樣的目標和輔導方式,可以讓幼兒在面臨重要安全事故問題時保持清醒的頭腦,達到預期的安全教育目標。
總之,對幼兒實施安全教育至關重要。教師要結合幼兒的特點滲透一定的游戲方式。通過趣味化的教育形式,可以引發(fā)幼兒的興趣,使之更好地參與安全教學,這樣,才能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確保他們在各種場合的安全,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