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愛平
開學以來看到其他班上陸陸續續有人被宿管收繳手機,心里竊喜:還好,我班沒有人被收繳手機,看來我一再叮囑沒有白費口舌。同學們還是很聽話的。
這個想法剛從我腦海里躥出來不到一小時,我剛上完課回到辦公室,級長就告訴我,昨晚你班兩名學生被教官沒收手機,手機上貼有學生名字。現在手機放在你辦公桌上。看來,之前的慶幸被現實擊得粉碎。
怎么辦呢?按規定,第一時間我通知家長來學校拿回手機。
我撥通了家長的電話,家長都很爽快地答應來拿手機。和家長見面后,我得跟他們了解相關的情況。首先問他們是否知道學校“關于禁止學生攜帶手機進校園”的規定。兩個家長都說知道,上周末孩子已經拿回這個規定,并叫他們簽了字。其次,我問他們有沒有收到我用校訊通發出的提醒家長監管好孩子不要讓其帶手機回學校的短信。他們也都說有。“那你們明明知道這個規定還讓孩子帶手機?” 我問。其中一個家長說:“我都不知道孩子回校帶了手機,我把手機藏起來了,以為他沒帶回手機,不知怎么又被他找到了。”另一個家長說:“孩子回校之前我還跟他說,不能帶手機回學校,我孩子當時也答應了,不知啥時他又拿回了手機。”
看來,我錯怪家長了。事實不是家長不管,而是孩子沒做好。
其中有一個家長還說:“老師,在校麻煩你對我孩子嚴加管教,這事我要是告訴他爸爸,他爸爸肯定會揍他一頓。”我趕緊提醒家長:孩子已經讀高中了,不要再動手打孩子了。因為他們都有自尊心。但是還是要要求家長反復跟他強調,以后一定不能再帶手機回學校。同時我給家長講了學生帶手機進校園的害處,他們也十分認同我的看法。
最后,我把手機歸還給了家長,把學生找過來讓他們在違紀記錄簿上簽了字。因為這兩個都是內宿生,我不得不再次跟他們強調學校的規定:宿舍區域內出現手機超過三次,取消整個學期的內宿資格;如果在教學區域出現使用手機的情況,則按照上次印發的“關于禁止學生攜帶手機進校園”的規定處理,同時讓學生分別把規定重讀一遍,做到心中有數。最后讓他們保證以后不再帶手機回學校,他們答應了。
既然已有學生被繳手機,說不定還有人帶了手機,只是有的可能運氣好一點,沒被抓到而已。所以不得不在班上再次重申學校“關于禁止學生攜帶手機進校園”的規定,一旦違反,按規論處。當然我還必須重申學生使用手機的害處:
危害一:智能手機影響中小學生身體健康
長時間看手機,尤其是智能手機,會使眼睛始終處于緊張,用力的狀態,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從而容易引起近視。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孩子失明,或者傷害孩子頸椎,導致孩子頸椎變形。班里有一個學生,就因為假期長時間玩手機,導致脖子痛,手麻,頭暈,嚴重的時候還在醫院住了半個月。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的同時,也給家庭增加了經濟負擔。
危害二:智能手機耽誤學習
喜歡玩手機的孩子,習慣了手機帶來的輕松愉悅的信息,對知識學習感到枯燥乏味,學習成績下降,一遇到不會的題目,馬上就習慣拿手機找答案,不經過思考探究的環節,形成了思維的惰性,形成惡性循環之后,孩子逐漸喪失求知欲,產生厭學情緒。手機可以方便快捷地尋找習題答案,很多學生面對難題不再查找書本,深入思考,完全依靠手機搜索答案,導致思維惰性的產生。
有些自控力極差的學生臨睡前都要玩手機,有的學生甚至熄燈后還躲在被窩玩手機,十足的手機控。這樣之后的結果是:有的學生因為晚上玩手機導致睡眠不足,然后早上醒不來,住學校里都遲到。更有甚者,有的學生來到學校直接睡覺。無論老師找他談話多少次仍然照睡不誤。我做過統計,凡是愛玩手機的,成績都是靠后的。
危害三:智能手機容易讓學生迷上游戲。
一次自習課,靠窗位置的一位學生拿著手機在玩游戲,我在窗戶旁邊觀察了很久,這學生根本就沒有察覺。眼睛盯著手機屏幕,十分地專注。十分鐘過去了,我走到他背后,又站了五分鐘,他還是渾然不覺。直到我伸手示意他交出手機,他才交出手機。玩游戲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境界。
還有一個學生為了玩游戲竟然綁定了父親的銀行卡,他父親有一次去銀行柜臺說取一萬五千元,結果柜臺工作人員說,卡里的余額不夠。那家長覺得很奇怪,說這怎么可能?這可是他的工資卡。半年的工資沒取過。結果工作人員說,最近你卡里有過六次轉賬記錄,共計轉出一萬九千多。銀行給他打出了詳細的轉賬記錄,這家長驚呆了。在家長的一再追問下,他孩子說出了實情。家長氣得兩臉發青。說自己在東莞打工實在不易。工作時間長,有時周末都要加班。因為孩子玩游戲,家長連帶遭殃。
另外,沉迷智能手機的孩子常常會對運動鍛煉表現出消極態度,導致運動能力低下,進而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手機對中小學生的危害可以用觸目驚心來形容,很多有識之士得出一個結論:毀掉一個孩子的最好辦法就是給他一部手機!
除此之外,我再次通過校訊通發信息給家長,要求他們教育好孩子不能帶手機回學校。
班級管理工作任重而道遠,手機的管理尤其需要家校共管,形成合力。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