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友君
隨著互聯網科技的飛速發展,全媒體時代已經來臨。與“互聯網+”不同,全媒體是信息、通訊、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條件下,紙媒、電視媒體、廣播媒體、網絡媒體、手機媒體等多種媒介融合的結果。因此,在全媒體時代高校黨建工作的開展,需要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運用最新的互聯網思維和手段,不斷發展高校黨建新形態,在清楚認識到全媒體時代為黨建工作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之后,探索和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將全媒體優勢與自身黨建工作實際相結合,正式開啟新時代新形勢下的黨建工作新階段。
高校作為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基層戰斗堡壘,是貫徹落實黨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的基礎組織。在新時代,科學地把握黨組織的功能定位,是新常態下抓好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前提。面對全媒體時代的新背景新形勢,高校黨組織在功能方面不斷作出調整,不斷嘗試與社會結構和基層發展相契合,以五福群眾、做群眾工作為己任,不斷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面對社會的復雜情況和深刻變遷,及時調整功能重心,實現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
全媒體時代高校黨建的功能定位,在傳統基礎上,還增加了新的功能。一是推動發展。基于新時代黨的目標任務和保持黨的先進性的需要,將推動發展作為第一要務貫徹落實,圍繞高校黨建工作實踐和遇到的具體問題,進行探索和創新,充分發揮出高校優勢,挖掘師生發展熱情,及時總結經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二是服務群眾。在互聯網極速發展的新時代,充分發揮全媒體優勢,創新黨建組織活動形式和服務行為,以服務群眾的實際行動發揮黨建工作優勢,增強人們對黨建工作的認可。
全媒體作為網絡信息交流工具,是當下最先進、最活躍、應用范圍最廣的生產力要素。由于技術更新快,在全媒體的應用人群中主要以青年為主。因此,全媒體黨建新時代對于高校黨建工作的沖擊最大,但與此同時也為高校黨建工作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和挑戰。
首先,全媒體為高校黨建中的基層組織生活、為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全新的載體和手段。通過全媒體網絡手段,不僅創新了形式,使得形式更加多樣化,擴大了參與度和新穎度,提升了教育效果。同時也為廣大黨員及時充分地獲取相關信息,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將全媒體優勢與自身黨建工作實際相結合,不僅使黨費繳納、黨員管理、黨組織生活等工作完成得更為高效,還為黨內政治生活的規范有序進行提供了新的載體和途徑。
第二,全媒體的融入為高校全面增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供了新的方法。作為新一代生產力,將全媒體優勢與自身黨建工作實際相結合,正是 黨代表先進生產力腰斬要求的一種具體的體現。利用網絡和全媒體來開展黨建宣傳工作,不僅能夠擴大影響力,還能進一步增強高校黨組織凝聚力,在實現黨建工作網絡化的同時,利用新媒體網絡技術手段,不斷完善網絡化黨建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黨員信息管理系統,多渠道開通交流途徑,創新網絡監督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全媒體手段和網絡匿名性開放性特點,增強廣大黨員群眾的參與度,不僅激發了高校黨建工作的生機,更進一步提升了高校黨建工作活力。
作為新時代的產物,將全媒體優勢與自身黨建工作實際相結合,不斷探索高校黨建工作新方向,工作創新新模式,成為了高校黨建工作當下的重要工作內容。在進一步明確了全媒體資源共享、內容多樣、監督及時、服務扁平和主題交互等特征后,高校黨建工作嘗試探索新的工作模式。
首先,可以利用全媒體技術手段完善黨員管理信息系統,構建高校黨建工作云平臺,提高工作效率。利用全媒體多渠道優勢創建溝通平臺,跨地域實時地將黨員群眾聯系起來,提升黨員教育管理能力。其次充分利用全媒體運營手段創建高校黨建輿論宣傳新思路。創建新媒體宣傳平臺,培養全媒體應用條件下的輿論宣傳隊伍,同時利用全媒體覆蓋優勢正確引導輿論方向。第三,充分利用全媒體運營手段創新黨員教育方式,充分利用全媒體app軟件打破時間和地域限制,實現黨員教育培訓“全覆蓋”。同時利用全媒體覆蓋廣,參與人群多的優勢,積極宣傳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