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欣然 (河南大學音樂學院)
《求愛神給我安慰》,女高音詠嘆調,它選自莫扎特筆下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是劇中人物伯爵夫人在得知丈夫的不忠,對自己的背叛后,一人在房間內默默的向愛神訴求時所唱。作品表達出了伯爵夫人對愛情的渴望,希望丈夫重新回到身邊以及為愛犧牲的勇氣。伯爵夫人可以說是《費加羅婚禮》這部歌劇中的重要人物,她的遭遇以及行為推動著整個故事的發展,在這首詠嘆調在劇中也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被莫扎特放在了第二幕的開篇,可見其對這部歌劇的重要性。在此,將多角從度的分析這部作品的創作過程和藝術價值,以期能夠更加深入的解讀伯爵夫人這個人物,從中窺探古典主義歌劇中詠嘆調的奧妙之處。
《費加羅的婚禮》是莫扎特在歌劇創作領域的代表作品,是莫扎特于1786年創作完成的,喜歌劇體裁,全劇共有四幕。其內容出自法國著名的劇作家博馬舍的話劇《費加羅三部曲》,有著較為明顯的反封建的傾向。因所處時代背景較為特殊,并用博馬舍這部較為敏感體裁的話劇進行創作。因此《費加羅的婚禮》這部歌劇的上演并不是一帆風順,這部話劇在首演后引起了許多貴族的抵制,所以不得不對原作某些激烈的革命性質較強的內容進行刪改,但原作者的基本思想還被保留在劇中。
整部《費加羅的婚禮》講述了男仆費加羅與女仆蘇珊娜彼此相愛,但伯爵卻貪圖蘇珊娜的美貌,于是在費加羅與羅西娜準備婚禮時進行百般的阻撓,想要把蘇珊娜占為己有,伯爵夫人羅西娜知道此事后便聯合費加羅與蘇珊娜共同設計了一些圈套來教訓伯爵,故事的最后,費加羅與蘇珊娜如約的舉行了婚禮,伯爵也因自己的背叛而向伯爵夫人道歉。這部歌劇的場面幽默詼諧,把每個人物的性格特點都精準確的彰顯了出來。
莫扎特在《費加羅的婚禮中》共塑造了十幾個性格不同的人物形象,每個人物形象都生動真實且都有著細膩的情感表達。全劇共有十四首詠嘆調對這些人物進行更加細致的刻畫,而作為推動劇情發展主要人物的伯爵夫人占據了其中的兩首——《求愛神給我安慰》、《待微風微微吹過》。這兩首都采用了抒情性的詠嘆調對伯爵夫人羅西娜的音樂形象進行刻畫,向人們展示了一位高雅美麗,渴望愛情卻又有苦難言,無法大膽追求幸福,同時又具有進步意識,為愛情不惜死亡的封建社會貴族女性的形象。
《求愛神給我安慰》這首詠嘆調在整部歌劇中所處位置是第二幕一開始,由此可見其對全劇的重要性。這首詠嘆調雖然篇幅不長,較為短小,但旋律優美,情感表達真切,和聲變化豐富,更加貼切的塑造出了詠嘆調主人翁的音樂形象。
《求愛神給我安慰》的歌詞并不繁瑣,只有短短幾句,是伯爵夫人在得知自己的丈夫的種種可怕行為,對他們感情的背叛,以及他的種種惡略行徑后,內心極度的失望痛苦,自己一人在房間內的獨白。用“獨白”的方式處理伯爵夫人羅西尼的主要唱段更可以將其繁復的心緒,千絲萬縷,難解難分的現實講述的更為清晰,用這樣詠嘆性的段落來表現,是貼切的。
這首詠嘆調歌詞其實是有兩句話組成。第一句“Porgi amor qualche ristoro, al mio duolo, a’miei sospir”(求愛神快給我安慰,別讓我再悲傷流淚)是伯爵夫人再向愛神祈求,在她得知丈夫的背叛后,第一時間不是去找他對峙,也沒有企圖報復,而是自己一人在屋內祈求神明,向其訴說自己心中的悲傷。歌曲的情景設計包括歌詞部分,一開始就極為符合伯爵夫人的形象,失聲痛哭卻又要保持自己高貴優雅的身份,不能將自己的情緒向他人宣泄出去,只能獨自一人承受。第二句“O mi rendi il mio tesoro, O mi lascia almen morir”(讓我丈夫回到我身邊,或者讓我死亡)這句則表現出了伯爵夫人對自己愛情的忠貞,為了能使丈夫重回身邊,不懼死亡的勇氣。
《求愛神給我安慰》音樂的創作上,莫扎特采用了降E大調、四二拍,且在速度的設定上,采用了較為舒緩的小廣板,給聽眾帶來華麗、優雅、穩重的聽覺感受。這部作品在曲式結構上屬于非平行二段體結構,其旋律大多緩慢平穩,音程與音程之間沒有過多的大幅度跳進,音樂整體給人的感覺更像是在傾訴,與人物的各方面相迎合,貼切伯爵夫人這個人物的特點。這首詠嘆調雖然不長,但其前奏卻占有很大的篇幅,共有17個小節。在這17個小節中莫扎特大量的運用了和弦模進、級進的創作手法,生動的渲染了伯爵夫人內心憂郁、悲傷之情。在前奏的最后一小節中莫扎特巧妙的運用了三個十六分休止和一個八分休止,這樣的設計為接下來伯爵夫人的訴求做了充分的鋪墊。人聲旋律第一部分共占有有9個小節,從第18小節到第25小節。在這里作曲家采用了上行模進的創作手法,音程的推進也控制在三度之內,較為緊湊,構成了波浪型旋律線,情緒逐漸推進,悲傷的基調由此進入。
作品的第二部分是全曲的高潮,是第26小節到第49小節,是對同一句話的不斷重復、強調,在旋律使用上行級進,人物感情層層遞增。在這一部分中。鋼琴伴奏部分出現了與人聲旋律部分節奏同步的伴奏音型,與人聲做到了完美的配合。全曲的結尾部分也處理的相當精彩,最后一句的人聲旋律上行到高音,然后又下行到全曲的最低音d1,再到降e1。這樣的設計剛好能夠體現出了伯爵夫人內心的糾結與掙扎,最后的兩個低音使旋律重歸平靜,同時也代表著伯爵夫人經過一番向愛神的訴求后內心的失望、悲痛。
《求愛神給我安慰》中鋼琴伴奏的設計也是別出心裁,精益求精,使得鋼琴伴奏與人聲旋律聲部相輔相成,完美營造出了伯爵夫人的音樂形象。
作品的前奏部分占有很大的篇幅,但并不會讓聽眾感覺到拖沓,在這段前奏中多次出現了顫音以及非常多的力度記號,作為人聲的引子它把伯爵夫人內心的掙扎痛苦真切的展現開來。
這首詠嘆調的人聲旋律聲部大多是較為平穩的大線條,但鋼琴伴奏的音型卻非常豐富積極,全篇多用十六分音符,這樣的設計與旋律聲部優美哀聲的聲線形成了絕妙的搭配,既融合有沖突,烘托出伯爵夫人心中既因丈夫不忠而感到的哀傷又有對愛情抱有希望的矛盾心理。
這首詠嘆調的鋼琴伴奏還有一個巧妙之處,就是休止符的應用。具體表現在前奏結束的第17小節中以及第一樂段和第二樂段之間的部分,如譜例3-4所示,在這兩處所使用的休止起到了良好的承上啟下的作用,但這兩處使用的效果又有所不同。在第17小節中休止符的使用,既給演唱者在的歌唱中更好的把握歌唱情緒提供了準備時間,又為接下來所演唱的部分做鋪墊;而在樂段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間使用的休止符則是讓前后兩句更好的銜接在一起,增加音樂的美感。
在樂曲結束處的鋼琴伴奏也與主人翁的心情相呼應,有高潮走向平靜,此時演唱的情緒逐漸平緩,鋼琴伴奏也與之配合做出了相應的變化,其鋼琴部分的旋律也與作品開始部分相呼應,同時與作品高潮處激烈的情緒進行對比,點明了伯爵夫人矛盾的心理。
《求愛神給我安慰》這首詠嘆調為2/4拍的節奏,其速度為平緩的小廣板。共有四句歌詞,不斷展開。歌曲旋律簡單,流動性較強,但對氣息有一定的要求,氣息的運用需要流暢、平穩,演唱時聲音要做到優美、婉轉。
作品第一句的第一個音是其調式的五級音——屬音,所以唱“po”時一定要把聲音穩住,因為“o”屬于元音,在演唱時需要聲音圓潤一些,所以可以適當的混入一些“wu”的音在其中。接下來的音是先向上再向下的三度以內的級進,形成起伏的旋律線,后邊句的音則呈現出向下進行,節奏也變得密集,在演唱時喉頭多次的需要上下移動,這時呼吸就會收到影響,吐字也會變得含糊。因此在演唱時要調整好呼吸,堅定氣息的穩定,緩緩的向前推動,不能因為音符的變換而使氣息和聲音受到影響。另外在演唱第一句的后半句時,也就是第23小節到第25小節,唱“miei”也需要格外注意,前后兩個音之間有四度的跨越,在演唱時很容易偏低,所以我們在演唱時在保持氣息的下沉,喉頭穩定的情況下,把口型盡量控制圓潤,這樣做對音準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
作品從第28小節開始的第二句情緒開始逐漸高漲,這一句的前半部分是由旋律相同的兩小句組成。這一句的開頭第一個音占有一拍半的時值,且與第一句結束的音形成一個八度的大跳,演唱時要注意音準。第二句的后半句是由小字一組的降b不斷向上級進到全曲最高音小字二組的降a,是整個作品的難點所在。在演唱之前,因為與前半句銜接緊密,需要在前半句換氣的地方迅速的吸好氣。這口氣要貫穿這句話的始終,因此就要求我們在演唱時注意氣息力度的分配,不要還沒唱完氣就已經沒了。雖然音是在不斷升高,但也應該用輕松的狀態去演唱,不能產生越唱越擠的情況。另外在演唱這一句時還要注意音量的大小,這一句是伯爵夫人內心情緒的迸發,她心中的情感愈加強烈,在演唱時要把飽滿的情緒融入聲音中,適當擴大音量,但同時不能使聲音擺脫控制,運用好混聲,以氣帶聲。
第三句是與前兩句節奏不同的一句,它緊接在第二句之后,多由十六分音符構成,節奏變快,音符間的音程距離較短。演唱這一句時氣息要隨著音的跳動靈活起來,但也要保持氣息的流暢。
最后一句歌詞還是對之前的重復,與前面不同的是,它的旋律不再是一貫的平穩,出現了許多三度以上的大跳,在節奏方面也出現了新的小切分節奏,演唱時要多加注意。
除了歌唱技巧外,演唱這首作品時更需要注重的是情感的表達。在演唱時要代入到伯爵夫人的角色中,體會她的心理變化,不僅要呈現出伯爵夫人的悲傷,還要表現出她的高貴典雅,因此要在演唱時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能過度的張揚,做到將氣息、音準、情感、吐字等多方面都要協調的配合在一起。
《求愛神給我安慰》一首著名的詠嘆調曲調,也是莫扎特歌劇《費加羅的婚禮》中的經典唱段,它在整部歌劇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對歌劇創作背景,故事內容,主人翁人物形象,演唱技巧等方面進行分析,對這部作品有了更加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對于今后的演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