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霖 河北大學
中國原創音樂劇要想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首先,需要融入中國傳統戲曲與歷史人物,發掘自身的民族性。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積累了大量優秀題材,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就是其中一個。其次,在關注宏大歷史敘事的同時,當前的中國原創音樂劇也應注重選擇具有人民性的題材?;谶@點,《花木蘭》的主創人員將原本的故事大膽地做了刪改,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是能夠引起觀眾共鳴的、使觀眾獲得沉浸式體驗的劇作。再次,中國原創音樂劇還應該從個體出發,以小見大,通過有血有肉的小人物的經歷展現錯綜復雜的社會現實。例如,白玉溪之于整部戲就是這樣的存在,作為花父的學生,以及花木蘭的青梅竹馬,白玉溪一個弱書生卻肩負起了保家衛國和幫助花木蘭掩飾女兒身的重任。最后,中國原創音樂劇應在對西方成熟音樂劇劇作與體系進行吸收式借鑒、在學習西方劇作的創作手法的同時,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以此來體現本土文化的優越性。例如,在巴丹公主比武招親的片段里,主創人員就融入了大量西方元素,為整部劇增添了人文氣息。
古往今來,花木蘭的形象一直被賦予了正義、戰爭、民族情感的色彩,而豫劇《花木蘭》和迪士尼動畫片《花木蘭》又都將花木蘭從一個故事上升到了一個品牌的高度,所以在創作音樂劇的時候,我們也應進行創新。例如,為了吸引年輕觀眾,音樂劇的主創人員有意識地設計了大量的現代元素,如與歌頌花木蘭和將軍的愛情背道而馳,轉而記敘花木蘭和白玉溪之間的暗潮涌動;與異域公主比武招親時各方的使節紛紛獻上自己國家的代表舞種;戰后花木蘭又說服公主與自己的弟弟成親;在揭露戰爭的殘酷時更多地宣揚了一種“患難見真情”的高尚追求……
在音樂劇中,劇本是決定一部劇好壞最重要的因素,但作為一部劇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和舞蹈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1]。音樂劇的創作不僅需要突出劇中人物的性格,呈現強烈的情感沖突,還要將音樂和舞蹈完美地融入舞臺表演之中。整體意識是創作的核心,創作者一定要本著從整體出發的原則,將音樂劇的諸多元素巧妙地融合起來,從而呈現更經典的藝術作品。而《花木蘭》便將三者有機統一,使每一部分都發揮著至關重要又不過分突出的作用,這樣的創作方式不僅能增加舞臺的空間立體維度,拓展藝術展現的空間,同時也能更好地服務于觀眾的藝術想象。音樂劇中的音樂,應該作為“戲劇音樂”典范,不僅要注重旋律優美、形式多樣,而且還要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為人物之間的沖突及形象的塑造發揮作用?,F如今,大部分原創音樂劇中的音樂采用的都是中國式抒情流行歌曲,這在一整場音樂劇中難免顯得單調。但《花木蘭》中則融入了中國古典音樂和流行歌曲,并運用了歌劇、美聲、通俗等多種唱法,且花木蘭的唱段大多位于戲劇沖突發生之前或是沖突結束之后的總結陳詞,這樣不僅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還促進了觀眾對劇情的理解。
對花木蘭這一角色的再創造,使劇中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別致。在花木蘭這一形象的創造過程中,主創人員嘗試使用兩人共飾一角的方式,即歌唱和舞蹈部分由兩位演員完成,與此同時也更加清晰地展現了“女扮男裝”這一獨特的創作手法。兩位演員專而精地準備不同的部分,既彌補了當時音樂劇演員唱跳難兩全的缺憾,又使舞臺效果更加精良與震撼,從而加深了觀眾對花木蘭這一角色內心活動的理解。
中國并沒有形成世界性的音樂劇中心,而且在當前的社會中,中國原創音樂劇一直處于低谷狀態。要想改變這一狀態,使中國原創音樂劇的發展更上一層樓,用劇目關注度的提高帶動市場的繁榮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解決方法[2]。誕生于2004年的音樂劇《花木蘭》,在前期宣傳中借用總理點名觀看、廖昌永等音樂家獻唱小樣等賺足了噱頭,可它一經問世卻反響平平,主要原因在于其不夠完整流暢的敘事結構和舞臺設置無法給觀眾帶來強有力的視覺沖擊。期望越大,觀眾的失望就越大,可見市場的繁榮受到了劇目的關注度的影響,而虛高的劇目宣傳又反作用于市場。同樣,蓬勃的市場也會推動大眾審美的提高,要想著力培養和提升觀眾的戲劇審美情趣,我們首先就要培養觀眾對中國傳統文化、歷史知識、經典傳統戲劇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多方面地獲取劇作中的有效信息,提高觀眾對劇作的認同感,從而擴大劇作的影響力。
中國原創音樂劇的發展用“任重道遠”四個字來形容再合適不過。由于,受演出形式的局限,它需要演員現場表演,需要導演在現場統一調配,需要服、化、道等多個部門的有序配合,如果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整個演出就有可能失敗,它需要耗費的成本和票房收入與電視、電影相比相差巨大?!皯騽《际墙o有錢人看的”,觀眾集中在中產階級,觀演價格讓絕大多數人望而卻步,故其市場占有率較小。但2018年的一檔綜藝節目《聲入人心》,將音樂劇的發展推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一大批優秀的青年音樂劇演員逐漸走入了觀眾的視野,隨之而來的“明星效應”也將大批粉絲帶進劇場,出現了所有價位的票在一分鐘內售空,一票難求的現象,推動了以音樂劇為首的劇場藝術的良性發展。為此,著名音樂劇演員鄭云龍發出了“這一分鐘,我等了十年”的感慨。
遠觀中國原創音樂劇的發展道路,筆者認為,其還需要通過在學校聲樂教育中融入戲劇元素、在市場延伸中融入戲劇節的元素、夯實粉絲基礎以構建觀眾基礎、利用互聯網轉變觀眾消費模式等手段來加以促進。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當前,中國原創音樂劇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契合時代發展趨勢,打造多元化的舞臺,如此才能吸引更多觀眾。筆者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中國原創音樂劇一定會在世界舞臺上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