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蕾 菏澤學院
山東梆子戲《山東漢子》是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由山東菏澤戲劇院組織創作的大型現代山東梆子戲。截至目前,《山東漢子》已經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500余場演出,獲得了觀眾和藝術家的一致好評。本文將對山東梆子戲《山東漢子》進行簡單介紹,分析山東梆子戲《山東漢子》的表現特點,并探討其當代人文價值,以供參考。
山東梆子戲是魯西南地區和魯中地區較為流行的傳統戲曲劇種,在山東菏澤及泰安等地區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具有動作豪放、形式夸張、唱腔富于變化、慷慨激昂的特點。山東梆子戲《山東漢子》是山東梆子現代戲的典型代表。
《山東漢子》是根據真實故事創作的現代梆子戲,依靠三輪車謀生的山東農家子弟孟少良在寒風暴雪的天氣里偶然救助了一個來自湖南土家族的流浪殘疾女子田云。孟少良將雙腿軋斷、遭遇磨難的田云帶到家中給予照顧,卻引起來自家庭和世俗的種種非議。戀人分手,兄妹反目,他人的流言蜚語都沒能動搖孟少良救助田云的決心。他用自己的三輪車送這位雙腿殘疾的女子回歸故鄉,一路上歷經艱辛,他的所作所為感動了很多人,最后,人們幫助孟少良完成了心愿。
從劇情發生和發展的全過程來看,這部戲涉及的人物不多,故事情節并非曲折多變,在場景構建方面也不復雜。因此,突出主人公形象成為這部戲的難點。《山東漢子》的表現特點是抓住了“情感”。這部戲的藝術感染力并不單純依賴于故事情節的變化,而是通過細膩的情感處理來創設出感人肺腑的情境。例如,主人公在雨中相互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體現出溫情;在哭訴責備的情節中,主人公的語言動作表現出人性的美。
《山東漢子》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抓住了表現要點。例如,在故事開始的第一場戲中,女主人公的真情表露可以讓孟少良的助人行為變得合情合理。因此,女主人公在哭訴自己的遭遇時融入了大量的情感表現和塑造技巧,并深深打動了觀眾,讓觀眾抓住了情感脈絡,產生了情感上的共鳴。
《山東漢子》在表演風格上突出了山東梆子戲的藝術特點,采用了夸張的表演方式,這樣不僅強化了藝術效果,還讓表演者的每個動作、每個表情都能夠向觀眾傳達情感信息,讓觀眾看得清清楚楚,讓劇中人物與觀眾進行情感交流。
《山東漢子》以情感刻畫為主,也不乏幽默元素。戲劇的主人公孟少良善良、幽默,自嘲是年近四十的半大小子。戲劇還設計了演唱山東快板的片段來強化男主人公的幽默的性格特征,給觀眾帶來了娛樂方面的精神享受。隨著劇情的發展,觀眾能看到立體化的孟少良,感受到劇情發展和人物的情感變化,從而體會戲劇的娛樂價值。
《山東漢子》塑造了立體、豐滿的“孟少良”形象,在孟少良身上,觀眾能體會到“山東漢子”的豪氣。寥寥幾句“有哥在,就不能……”體現出孟少良的責任擔當,讓孟少良淳樸、憨厚的形象變得異常高大。此外,孟少良克服了種種障礙,最終將殘疾女子送回家鄉,體現出孟少良的善良,并讓觀眾領悟到只要堅持不懈,秉承善良的心態,小人物也可以讓社會為之感動的人生哲理。
《山東漢子》是一部采用傳統戲曲劇種表現現代生活的戲劇,從內容上看,其描述的是現代生活中的真實故事,與百姓生活更加貼近,能夠喚起觀眾的情感認同;從形式上看,山東梆子戲已經擁有近百年的傳承歷史,早在2008年就已經被國家列入非物質保護遺產名錄,也迫切需要《山東漢子》這樣能夠反映現代生活的劇目讓“山東梆子”得到傳承和發揚。
此外,《山東漢子》是從山東菏澤的真實故事中取材,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戲劇創作的,具有較高的原創性,能夠真實地反映出山東人民淳樸、善良的精神風貌。總之,這部山東梆子戲無論是表現形式、主題選擇,還是人物形象塑造,都堪稱舞臺戲劇的經典之作,將成為山東傳統文化的代表性作品,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
山東梆子是山東省傳統戲曲劇種,而山東省是我國的旅游大省,將山東傳統文化與旅游產業結合起來,不僅能加快傳統文化的傳播,有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還能增強山東旅游產業的影響力。《山東漢子》作為山東梆子戲的典型代表,必然成為山東省傳統文化的名片,被更多群眾接受和喜愛,進而發揮出自身的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