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浩 沈陽師范大學戲劇藝術學院
民間舞蹈是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精華所在,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因為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一些時代歷史所見證的事物已經逐漸消退,但是舞蹈依然承載了人類的精神與相關文明的不斷發展。對此,本文主要探索了在民間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其對學生價值觀的有效助益,還提出了在進行相關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民間舞蹈教學中舞蹈價值的體現。
在我國整體發展的過程中,產生了許多的優秀文化,并且在進行文化傳承的過程中,舞蹈成為一種文化的載體。為了保證其整體文化傳播的進一步發展,舞蹈就從根源上實現了自身的價值體現。在過去的社會中,舞蹈作為基層人民表達自身情感的主要方式,在各個節日中都有其自我舞蹈演繹的展現,或者是以舞蹈的形式祈求上天的庇護。對此也可以說,民間舞蹈傳承了過去與現在所有基層文化價值的體現,這也使相關學者在研究民族文化時,能夠借助民間舞蹈的舞步、姿態及配樂來實現對當時文化的有效理解。從這個角度來看,民間舞蹈就是所有舞蹈的藝術之祖,并且承載著與我國歷史相關的傳承任務。除此以外,民間舞蹈也代表著我國民族整體的基本審美觀念,這也使我國的民間舞蹈在不斷創新發展過程中,實現了自我內在內涵的不斷升華。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融合型國家,各個民族的共同發展實現了我國的繁榮景象,這也使教師在進行民間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民族的舞蹈特點來進行不同內容的教學,讓學生了解到我國整體民族文化的發展特點,并通過一些文化的傳播來實現對學生價值觀的有效提升,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利用價值觀的有效提升,來實現對舞蹈內涵的進一步升華,這樣也才能夠讓學生在進行舞蹈表演時,可以展現出自身的情感,并通過自身在理解和認知程度上的不同,實現價值觀的另一種闡述。
民間舞蹈作為我國的民族文化產物之一,其自身有著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意義,因此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時,教師必須把握好相關文化的宣傳意義,同時也要針對當前我國發展情況來進行綜合性教學,這樣才能夠保證在進行舞蹈教學的同時,可以體現出為促進學生價值觀的發展作出的有效助益。一般而言,民間舞蹈的發展需要根據社會基層的整體發展來進行相應變革,也要受到社會發展的制約,這樣才能夠實現對舞蹈的創新,也能夠保證舞蹈的精髓不變。首先,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把握民間舞蹈教學的傳統意義,并且能夠依據當前整體的社會發展情況,選用靈活的教學形式,再根據當前社會發展中的核心價值觀念進行舞蹈教學的編排,以此才能夠讓學生了解民間舞蹈的發展歷程及其文化歷史傳播的意義,這樣才能在教學的過程中,實現對學生基礎能力的提升,并且也能讓學生在價值觀上獲得一定的提升。其次,由于民間舞蹈具有專業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親力親為,讓學生能夠感受到人文關懷,這樣才能體現出人本思想的價值觀傳播理念,進而讓學生明白學習舞蹈并不是一件由個人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是需要通過教師的辛勤教導和學生的共同學習,再以二者之間的友好交流來實現自身的不斷成長。最后,由于民間舞蹈也是一種藝術形式的體現,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并培養學生的藝術情操,從而促使學生藝術價值觀的不斷提升。
在民間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絕不可盲目而行,這樣不僅不能帶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反而還會起到不良的效果。對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保證教學的科學性,這樣才能夠制定出完善的教學體系,充分實現學生價值觀念的提升。首先,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預留出適合學生發展的空間,并保證以人本教育原則進行相關內容的教學,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進行舞蹈學習的過程中,既能展現自我,又能對傳統知識進行學習,以此獲得個人價值觀念的提升。其次,在進行相關內容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讓學生進行自我總結,并保證學生在每一節課中都有新的收獲,這樣學生在今后發展過程中,才能有效實現自我認知能力的提升。同時,該方式也可以讓教師時刻掌握學生的動態,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而幫助學生將其所表現出的一些問題更好地進行改善。
民間舞蹈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因此,為了保證學生在學習民間舞蹈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價值觀念,教師就需要在教學時,時刻謹記民間舞蹈的教學意義,并通過對其應用方式的改變來實現學生價值觀的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