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萌萌 河南林業職業學院
近年來,高職院校在辦學過程中積極革新自身的教學方式,以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確保學生在社會發展過程中能夠發揮自身的價值。教師應明確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提高自身職業能力的需求,根據色彩構成課程教學要求,不斷優化教學內容及方式,確保學生能夠提高自身的理論及實踐能力。色彩構成課程教師在工作中應全面了解教學現狀,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對應措施優化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色彩構成課程具有自身獨特的課程結構,其課程結構明確表明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能力,保證學生在學習教材的過程中快速掌握相關知識。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無法根據色彩構成課程的知識結構,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及能力。在課堂教學工作中,為提高學生應對色彩構成課程考核評價能力,教師通常采用“填鴨式”教學給學生灌輸大量的理論知識,讓學生使用傳統的學習方式在白卡紙或素描紙上用水粉顏料繪畫。這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低下,在學習中無法提高自身的學習成績[1],并且大量的繪畫練習還會減少色彩構成課程的實踐應用,無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色彩構成教材中包含的知識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導致學生在色彩構成學習中無法全面掌握相關知識。高職院校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色彩構成課程設置方面,未能全面認識色彩構成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重要性,將色彩構成課程設置為基礎課程,未能引導學生加深理解相關知識,限制了學生的發展。久而久之,色彩構成課程教學中會出現課程內容單一的現象,導致學生不能根據教師所講內容提高自身的色彩構成課程能力。另外,高職院校學生由于自身能力有限未能全面掌握美術基礎知識,無法快速理解教師講解的高難度知識,因此,教師難以在課堂教學工作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2]。
色彩構成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在色彩構成教學中,部分教師過分注重教材本身內容知識的講解,而忽視與其他學科知識間的聯系,忽視了學生的職業訴求,導致學生無法靈活運用相關知識。教師忽視學生的職業訴求,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阻礙學生的發展。高職院校教師在教學中,未能將相關知識與地域文化相結合,導致學生無法將設計工作與當地文化及風俗有效結合,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3]。
在以往教學工作中,部分高職院校將色彩構成課程設置為普通學科或藝術設計通用學科,以致教師在課堂教學工作中,不能把色彩構成知識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相融合。因此,各院校應加強對色彩構成學科的重視度,明確課程的定位,將其劃入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內,在評價考核過程中增加色彩構成學科的比重,提高教師及學生對色彩構成課程的重視[4]。色彩構成教師要具備一定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知識,確保在教學工作中可以將色彩構成知識與環境藝術設計知識相結合,幫助學生串聯專業內相關知識,促進學生在專業方面的快速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及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正式進入信息時代,因此,教師要根據時代發展趨勢要求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提高自身教學質量。教師應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色彩構成相關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現給學生,幫助學生深入了解相關知識,確保學生可以結合設計要求靈活使用色彩構成知識,以此提高學生的設計水平,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展[5]。
在傳統教學工作中,教師往往認為色彩構成課程主要是講授色彩之間的關系,視其為基礎知識,未能在課堂教學工作中深入講解色彩構成知識在環境藝術設計工作中的應用,使色彩構成課程無法在提高學生綜合成績上發揮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優化課堂教學內容,減少理論知識教學,提高色彩構成教學專業性,加強對更深層次知識的講解,以此提高學生對色彩構成知識的掌握程度。此外,教師還應注重實踐教學工作的開展,提高實踐教學在課堂教學工作中的比重,在實踐中引導學生靈活運用相關知識,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快速進步。
教師在色彩構成教學工作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知識,促進學生快速發展。例如,教師可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2 至3 人,由教師扮演客戶,學生扮演設計師,將原本作業的形式轉化為商品設計。以制作漂亮的手繪抱枕為例,設計師(學生)需要根據客戶需求進行繪制,最后根據設計師(學生)完成情況,選出優秀的設計作品,所有設計師(學生)和客戶(教師)一同進行一、二、三等獎的評定。這樣做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與企業實訓模式相接軌,為學生將來就業打下一定的基礎。教師在上述過程中除了引入企業實訓模式外,同時還應提高學生使用水粉技法的水平,確保其具備一定的實踐能力,幫助其在學習過程中快速掌握色彩搭配知識,以此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教師要打破課堂教學工作的局限性,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對色彩進行觀察,加深學生對色彩的認知,以此滿足學生的職業需求。
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及藝術賞析能力,確保學生在環境藝術設計工作中可以靈活運用教師所講授的理論知識,以此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現階段,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還存在著教學理論化、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忽視學生職業訴求的現象。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明確課程優化定位、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及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快速進步,確保學生能夠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自身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