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慧 江門職業技術學院
□靳學松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
陶瓷藝術在我國有著上千年的發展歷史,具有深厚的理論基礎、成熟的生產工藝、豐富的實踐經驗,聞名世界。在現代社會環境下,陶瓷藝術的發展越來越多元化。因此,在高職院校陶瓷藝術教學中,教師應“擁抱”新媒體環境,敢于應用創新型教學方法,以有效提高陶瓷藝術教學質量。
在新媒體環境下,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可以通過社交軟件在網絡上自由地發表觀點,且不受時間和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在高職院校的陶瓷藝術教學中,教師不妨借助新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其由原來被動接收知識變成主動探究知識,將學習變成全體學生的“大合唱”,而不是教師個人的“獨角戲”。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定期將課外拓展訓練的閱讀學習資料分享到班級公共群中,掙脫固有教學模式的課堂束縛,從而有效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在班級公共群中,學生也可就一些專業問題展開獨立的創新性拓展和交流。
教師要在確定課堂教學目標和設計課堂教學內容上有清晰的思路,并將其同新媒體教學手段結合起來,以豐富陶瓷藝術教學。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微課教學、超星課程教學等方法來突出教學重點,增強自身專業性。教師應清楚地認識到,陶瓷藝術課程與別的課程有著較大的不同,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明白復雜的理論知識,還要讓學生掌握實際制作技巧,可以借助新媒體技術,直觀、形象地展示教學重難點,減輕學生的學習難度。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學的主導權完全掌握在教師手中,教師和學生采用面對面交流的方式,教師單方面向學生講解教學內容,而學生需要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以及固定的地點展開學習。這種教學方法會降低學生學習知識的效率。在新媒體環境下,教師應努力拓展教學手段,以幫助學生從更多的渠道獲取知識、學習知識。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必要的學習App,并根據App 提供的內容,對課程教學知識進行補充,還可以借此檢測學生的課下學習狀況,讓智能學習豐富學生的知識獲取途徑。再如,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群、QQ 群等消除時間和地域限制,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直觀的了解,并及時給予其幫助。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敢于創新教學方法,將課堂教學從單向傳播變成雙向互動,從而大大提高授課效率。首先,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組成協作訓練小組,針對具體的課題內容,如“釉料配方及其計算”,讓學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其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課題選擇,或利用模擬設備,鼓勵各個小組選出一位代表,上臺演示他們小組的討論成果,并提供相應的研究報告。這樣的教學方法增強了師生互動,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互動式教學法還可以增添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開創新型訓練模式,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來演示陶瓷工藝的發展歷史,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提高教學效率。
借助新媒體教學手段,教師可以順勢將課上教學和課下學習結合起來,培養學生對知識的自主獲取能力。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而學生在課下的學習存在著低效化的問題。針對以上情況,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教學手段,引入“翻轉課堂”的訓練模式,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學習陶瓷藝術重難點知識。例如,在教學“陶瓷工藝學”時,教師可在課前將教學內容中的理論知識制作成多媒體課件上傳到班級公開群,讓學生結合已學知識自主學習這部分知識。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和個人見解,并讓學生就在自主學習中產生的問題和同學進行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
簡言之,在高職院校陶瓷藝術教學中,教師對于新媒體技術的應用,要抱有開放性的認識態度,結合實際教學內容,采用合理的教學思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