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琪 管月月 大連藝術學院
戲劇教育是以戲劇與教育相結合的方式,通過戲劇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教育與引導,開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夠不斷地思考與反思。而戲劇與生活的結合,也能不斷地優化學生的素質,促進學生素質的不斷提高。本文以兒童戲劇教育為例,針對多元融合戲劇教育對于兒童發展的意義進行了重點探索,希望能夠給相關研究學者提供微薄的幫助。
近年來世界經濟的融合性發展,促進了文化的大融合,兒童戲劇教育也逐漸地向多元融合的方向發展。兒童戲劇教育最早起源于英國,作為一種教育形式在教學中的應用,十分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啟發學生的思維,并且促進學生想象力、創作力及交際能力的提升。將戲劇教育與兒童多元化智能發展融合在一起,對于兒童語言發展、肢體發展、智力發展及社交發展等方面都產生了重要意義。
語言是人類最基本的溝通方式,在兒童的成長與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元融合戲劇教育中集合了聲音、舞臺、形態和表演等多個元素,而在這些元素里,聲音,也就是臺詞,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劇本的編寫、排練、表演等都需要通過語言的方式表達出來,而在語言的表達過程中需要有一定的環境要求,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語言技巧及語氣的掌握能力,以促進兒童語言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
語言表達是建立在一定的邏輯思維基礎之上的,需要兒童很好地將語言表達的技巧、順序、想象力、創造力等融合在一起,而在多元融合戲劇教育中,從劇本的情節起伏、人物設定等方面都可以引發兒童的思考,并使兒童可以基于這些思考對戲劇內容進行很好的掌握,引導兒童發散思維,打破其思維局限性,強化兒童的語言邏輯能力。
多元融合戲劇教育融合了不同的戲劇類型,而語言、劇本劇情、情節表演等都需要以較強的肢體能力為支撐,肢體的協調性及表現力,不但能夠很好地解放兒童的天性,幫助兒童實現智力及肢體的釋放,而且可以很好地鍛煉兒童的協調性,使其對事物作出恰當的反應,更好地運用肢體來表達自身的想法和思想。同時,在戲劇教育中,色彩、線條、形狀、空間等方面的差異性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也能夠對兒童的空間感、身體感知能力等進行相應的鍛煉,然后通過肢體形式將這種感覺表現出來,這對于促進兒童的全面健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兒童在成長與發展的過程中,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在此基礎上發展自身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正視自身的優點與缺點,能更好地引導兒童管理自己的情緒、思維、想法、欲望、動機等,更有利于引導他們科學、合理地規劃自身的發展目標,使其更加高效地發揮自己的優勢,從而不斷地提升自律能力,促進智力發展。在多元融合的戲劇教育中,教師通過戲劇故事及情節,能夠更好地引導兒童從劇本內容及環節去不斷地反思自身的想法,不斷地理解劇情的沖突,促進兒童自省能力與探索能力的發展。
此外,在兒童智力發展過程中自然搜索能力也是非常關鍵的,通過多元融合戲劇教育,兒童可以在劇本中對自然內容進行觀察、探索、模仿與描述,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兒童的探索與理解能力,還能夠更好地促進兒童的智力發展。
多元融合戲劇教育與傳統的兒童劇場之間是存在一定差異的,但其中仍然有角色設計和角色情境,要將其應用在兒童教育中,教師需要對戲劇內容進行一定的修改,以更好地適應兒童的需要,但這并不是以娛樂為目的的,而是要在這個過程中促進兒童的思考能力,使兒童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定的思考空間,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地凸顯戲劇的藝術性,還能夠在這個過程中促進兒童之間形成相互探索、相互幫助的思想,使兒童兼具觀眾及演員的雙重角色,學會表達技巧、學會如何進行合作等,以此來對兒童的人際、社會交往能力進行鍛煉。此外,多元融合的戲劇教育將多種文化融合到了一起,給兒童創設了多樣化的角色環境,讓兒童在特定的環境中不斷地去思考與感受,對戲劇情節進行敏銳的觀察與感知,逐漸地建立起與他人的親密關系,以此來強化自身的社交能力,加深對戲劇教育的認識。
綜上所述,多元融合戲劇教育是一種教學工具,很多學者逐漸對其加強了重視,并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多元融合戲劇教育通過劇本、表演等方式對兒童進行了很好的引導與教育,使兒童在戲劇表演的過程中不斷地激發自身的想象力與創作力,促進自身思維的拓展與延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獲得樂趣、成就感與滿足感,還能夠學會分享與互助,不斷地促進自身的語言發展、肢體發展、智力發展及社交發展,為現階段及日后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