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昊 阿壩師范學院
揚琴是明末期間從波斯傳入,在我國已經有四百多年歷史,是一種常用的擊弦樂器。最開始作為一種曲藝伴奏,隨著流傳與發展逐漸形成多種流派。常用的揚琴有八音、十音和十二音三種。揚琴的表現力極其豐富,既可以單獨演奏,也可以合奏或者戲曲伴奏等。揚琴最初在我國廣東地區流行,后來隨著不斷地發展與流傳,在全國各地流行起來。
揚琴演奏者的演奏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心理因素的好壞,影響演奏者對作品的理解程度和演奏質量。其心理因素的主要表現:在演奏過程中,聽眾較多及他們的熱情程度可能會對演奏者產生心理壓力,從而導致演奏效果不佳;演奏者自身心理素質調節不佳,在演奏過程中會出現怯場等一系列問題;另外,演奏者臨場發揮能力不好,由于現場出現的一些細小問題,自己無法立馬解決,從而導致情緒失控,這些表現對于演奏都是非常不利的。
為了能夠將表演達到極致,表演者首先要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加強鍛煉,加強基本功的練習,克服心理壓力及在演奏技巧中出現的問題;另外,心理素質的培養需要演奏者能夠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因此,要多變幻不同的環境讓演奏者熟悉、適應,逐漸積累經驗,最終達到演奏水平的不斷提高;最后,對于不同的演奏者來說,作品的選擇也至關重要,要根據演奏者的自身水平來確定演奏曲目,有助于增強他們的信心。
對于演奏者來說,具有嫻熟的演奏技巧,是他們能夠將演奏思維和心理狀態調整到最佳狀態的基礎。如果演奏者有嫻熟的演奏技巧,會增加他們在面對觀眾時的信心。相反,缺乏技術的演奏者,很難自如地面對觀眾,從而影響發揮。因此,基本的技巧練習非常重要,只有反復練習,才能夠建立人與琴之間的默契,培養出感情。另外,演奏者還需要經常與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請教學習,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才能夠得到很大程度的進步。同時,演奏者還可以去各個地方游學,觀察各個地方的民族樂器與揚琴的相似之處,不斷創新,并應用到揚琴演奏中,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增長見識,還能夠很好地幫助自己提高心理境界。
揚琴演奏是一種藝術,俗話說,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將傳統的揚琴演奏技巧與現代生活方式有效結合,能夠提高演奏者的心理境界。在心理素質鍛煉過程中,演奏者可以通過不同的形式舉辦演奏節目,這種演奏形式不分大小,不分聽眾多少,只要有人聽,就可以鍛煉演奏者的心理素質,提高臨場應對能力,這樣既可以練習基本技巧,也可以不斷創新。另外,演奏者還需要通過其他方式,比如,參加一些演講活動等能夠在眾人面前展現自我的活動,鍛煉自己的心理素質,磨煉自己的意志。這樣可以為演奏者改變心境打下良好基礎。
通常來說,揚琴演奏者在演奏之前會選擇好自己的曲目。曲目的難易程度在很多情況下決定了演奏者的心理境界。在曲目選擇上,演奏者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且難易程度適中的曲目,這樣才能給演奏者帶來足夠的信心。曲目選擇得過于簡單,對于演奏者來說也是非常不利的,因為簡單的曲目不僅很難吸引更多的觀眾,也會對自己技能的鍛煉大打折扣。只有選擇難易適中又適合自己的曲目,再加上自己的創新點,才能帶給觀眾不一樣的聽覺感受,也能為自己帶來不一樣的心理境界。
大腦的思維活動,從嚴格意義上說,貫穿演奏者的整個演奏過程。如果在演奏過程中出現一些小失誤,大腦思維的第一反應就是慌張。因此,對于揚琴演奏者來說,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要做到盡量不出錯,就算出現錯誤,也能夠做到不慌張,隨機應變。一個能夠將揚琴演奏出超高水平的專業人士,那么他的思維靈活度也是極高的。在演奏過程中,靈活的思維不僅能夠讓演奏者表達出更加飽滿的心緒和情感,還能夠應對演奏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訓練過程中可以通過一些小游戲訓練更加敏捷的思維能力,還可以通過音樂旋律、音節、音符等和諧的旋律,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揚琴演奏者通過自身的心理境界和思維活動決定演奏作品呈現給觀眾的好壞,是在人類思維活動的基礎上建立的一種藝術演奏。因此,通過平時的基礎技巧和思維活動的訓練,使揚琴演奏能夠達到最高水平,給聽眾帶來更好的聽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