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瑤 魯迅美術學院
回紋是由古代陶器和青銅器上的雷紋衍化而來的幾何紋樣,因為它是由橫豎短線折繞組成的方形或者圓形的回環狀花紋樣式,和“回”字相像,所以被人們稱作回紋。中國傳統回紋又被稱為回字紋,是中國寶貴的傳統文化,因為其構成的形式回環反復、延綿不斷,所以在中國民間,其又被稱為富貴不斷頭的一種紋樣,除此之外,人們還賦予了回紋吉利永長的吉祥寓意。回紋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普遍存在的一種造型圖案,在中國傳統圖案中使用極為廣泛,回紋也是中國最具代表特色的一種紋樣。回紋圖樣能夠呈現出整齊劃一的效果,所以回紋經常被用作間隔或者鎖邊的圖案,在陶器、織錦、服飾、建筑、家具等多個領域均被廣泛應用,但回紋在織錦紋樣中通常是以四方連續的形式來進行組合的。
方回單體型在回紋的多種樣式中是最常見的一種類型,比較有代表性。這種類型的回紋呈方正形狀,通過一個中心點由一根線條向外延伸出一個個“回”字,再將一個個“回”字按照二方或四方連續的規律排列而成。方回單體型主要是通過線條向外延伸呈現出不間斷的動態感和以方形回紋單體的反復連續呈現出紋樣的空間流動感。方回單體型被廣泛地應用于陶器、瓷器及端硯上。
減筆組合型就是在減少回紋口字筆畫后再進行重組的紋樣。這種類型的回紋減少了回環狀線條的轉折圈數,從而使所呈現出來的紋樣更加密集并且收縮也變得更加規整、更加簡潔,其整體感覺更加自然。減筆組合型回紋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玉器上出現得較多。
一筆連環型回紋是以不間斷的線條回環往復而成的,這種回紋的線條更加規整且嚴謹,線條的粗細整齊劃一。整齊的線條能夠呈現出更加流暢的空間感和動態感,給人一種連綿不絕的感覺。
回紋中的正反S型也是運用較為廣泛的一種回紋,這種回紋類型是將減筆組合型的回字紋進行反向后形成的,可以說是減筆組合型的多樣化轉變,這種轉變使得紋樣的裝飾風格從莊嚴、肅穆變得更加活潑、靈動。
無論是哪種類型的回紋,均是由一個個“回”字重復出現組合而成的,其紋樣所呈現出來的空間感和動態感帶給人們一種回環往復的節奏感,能讓人們深切感受到其中連接不斷的美感。回紋是一種靜態的、直觀的符號,回紋的重復能夠引發不同的氣氛和感受,但這種重復并不會顯得單調、枯燥,而是十分恰當的,給人以一種恰到好處、舒服的感覺,因此能帶給人們美的享受。
回紋一般被用作間隔或者鎖邊的圖案,在圖案的整體運用中發揮著“配角”的作用,但通過各種回紋圖形與其他圖案配合運用,其卻能夠發揮不可缺失的重要作用。回紋圖形與其他圖案的配合使用,能使整體圖案呈現出一種穿插重疊、對稱、反差、融合、相輔相成的美感,這也是一種獨特的回紋創作運用手法。
在中國古代哲學里,陰陽被認為是一個簡樸而博大的哲學觀點,是自然界的客觀發展規律,是世界萬物運動、變化、發展的本源,是人類認識事物最基本的法則。陰陽,也代表著一切事物最基本的對立關系,陰陽的觀念便是古人通過觀察自然界中一切對立又相關的事務所歸納總結出來的哲學,那么從此背景上看,在中國傳統的回紋中也包含著豐富的哲學意蘊。古人往往會用太極圖來表達哲學思想,陰陽魚太極圖便是其中一種。陰陽魚太極圖是中國傳統圖案中一種常用的圖案,通常也被用作裝飾,而回紋也是裝飾圖案,從此層面上來看,二者具有相同之處,那么就可以認為其實回紋也是人們表達哲學思想的一種方式。如回紋中的S型與陰陽魚太極圖相像,它們都具有相通的曲線反轉特點,那么便可以賦予回紋陰陽互補的哲學思想,并且回紋還具有連綿不斷的特點,因此相比陰陽魚太極圖更有“陰陽生生不息”的寓意。
綜上所述,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每個傳統文化都是經過時間的檢驗所傳承下來的寶貴財富,回紋便是其中一種。回紋不僅能帶給人們直觀的審美上的感受,還包含著豐富的哲學意蘊,能夠帶給人們精神上的洗禮,因此,我們不僅要保持對傳統文化的尊重,還要將其傳承下去并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