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強
(河南省中牟縣第二人民醫院心內科 中牟451450)
冠心病是心內科常見心臟疾病之一,資料顯示我國冠心病患者高達2.9 億人,其中穩定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占冠心病患者的絕大部分[1~2]。冠心病心絞痛屬中醫學“胸痹心絞痛”范疇。目前臨床常用西醫治療藥物有硝酸酯類藥物、抗血栓藥物等,但常規西醫治療的效果不甚理想。中醫認為,穩定性冠心病心絞痛主要是由氣虛、血滯、久瘀致濁導致。參胡膠囊包括黃芪、川芎等多種藥材,具有益氣、活血、化濁的功效,有利于冠心病的治療[3]。目前關于中西醫結合治療穩定性冠心病心絞痛的方法多為活血化瘀。而活血化瘀去濁毒的治療較少,常規西醫與參胡膠囊聯合治療胸痹心痛病氣虛血瘀兼濁毒型穩定性冠心病心絞痛的作用鮮有報道。鑒于此,本研究嘗試將兩者聯合應用于胸痹心痛病氣虛血瘀兼濁毒型患者,探討其療效?,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醫院收治的胸痹心痛病氣虛血瘀兼濁毒型(穩定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83 例,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常規組41 例和研究組42 例。常規組男23 例,女18例;年齡45~75 歲,平均(59.45±7.23)歲;病程2~5年,平均(3.49±0.57)年。研究組男25 例,女17 例;年齡47~77 歲,平均(60.01±7.58)歲;病程2~6 年,平均(3.61±0.54)年。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1.2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西醫穩定型冠心病心絞痛診斷標準[4];(2)符合《心血管科專病中醫臨床診治》[5]中關于胸痹、心痛的診斷標準;(3)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肝、肺、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2)嚴重心臟疾病者;(3)合并惡性腫瘤者;(4)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控制不良者;(5)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6)溝通障礙或因其他原因無法配合完成本研究者。中途退出標準:(1)依從性差者;(2)治療期間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3)失訪者。
1.3 治療方法 患者治療期間,心絞痛發作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國藥準字H37021445)0.5 mg/次,根據患者情況給予相應的降壓、調脂、降糖治療。
1.3.1 常規組 采用常規西醫治療??诜跛岙惿嚼骢テ▏帨首諬10940039),20 mg/d,2 次/d;口服腸溶阿司匹林(國藥準字H14021593),100 mg/d,1 次/d;持續用藥4 周。
1.3.2 研究組 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西醫治療與常規組相同,中醫治療采用參胡膠囊(醫院中藥科自制),組方:黃芪30 g、北沙參15 g、川芎15 g、丹參15 g、葛根20 g、地龍6 g、元胡15 g、瓜蔞20 g、法半夏10 g、降香6 g、酸棗仁15 g、柏子仁15 g,將上述中藥粉碎后,過300~400 目篩,煎煮、過濾、濃縮后制粒,低溫干燥后裝入膠囊,每粒0.3 g,制作方法完全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成方制劑卷》[6]要求。2 粒/次,口服,3 次/d,持續用藥4 周。
1.4 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中醫癥狀積分、西雅圖心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積分變化情況。中醫癥狀積分包括5 個項目,每個項目0~4 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病情越嚴重;SAQ 評價共19 個條目,每個條目1~6 分,總分為100 分,評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2)對比兩組臨床療效。中醫癥狀療效指數=(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療效指數≥70%,心絞痛癥狀基本消失,患者靜息時心電圖顯示正常記為顯效;療效指數≥30%且<70%,心絞痛發作次數、疼痛程度、發作時間明顯降低,患者靜息時心電圖ST 段升高0.1 mv 記為有效;療效指數<30%,心絞痛發作次數、疼痛程度、發作時間無明顯改善或加重,患者靜息時心電圖與治療前相比未明顯改變或ST 段較治療前降低>0.1 mv記為無效??傆行剩剑@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中研究組有中途退出2 例(1 例依從性差,1 例自然失訪);常規組中途退出1 例(1 例自然失訪)。
2.1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癥狀積分、SAQ 評分比較治療后兩組中醫癥狀積分均降低,研究組較常規組低(P<0.05);兩組SAQ 評分均提高,研究組較常規組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癥狀積分、SAQ 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癥狀積分、SAQ 評分比較(分,±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SAQ 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常規組組別 n 中醫癥狀積分治療前 治療后40 40 t P 15.29±2.07 14.97±2.09 0.688 0.493 10.01±1.01*11.55±1.21*6.180 0.000 50.11±7.21 49.88±6.98 0.145 0.885 71.29±11.21*64.21±10.02*2.978 0.004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冠心病的發生與多種原因相關,高血壓、不良生活習慣等為重要危險因素[7]。心絞痛是該病最典型癥狀,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心肌梗死、心肌衰竭等嚴重情況。穩定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可出現血清細胞因子水平異常,單純給予西醫治療效果不甚理想,且目前臨床尚無治療該病的統一、有效方法,因此探討有效治療手段并改善療效十分必要。
本研究結果發現,治療后兩組中醫癥狀積分均降低,研究組較常規組低,兩組SAQ 評分均提高,研究組較常規組高(P<0.05),表明參胡膠囊可顯著減輕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質量;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組(P<0.05),說明聯合治療能夠顯著提高療效。中醫認為氣虛血瘀兼濁毒型穩定型冠心病心絞痛是由于機體正氣虧虛造成臟腑功能失調,毒邪入侵機體造成,該病與五臟六腑功能失調、氣血運行失常關系密切,中醫主張以益氣、活血、化濁為主要治療方法[8]。參胡膠囊由黃芪、北沙參為主,起到補氣作用;以川芎、丹參、葛根、地龍、元胡為輔,起到活血化瘀、祛瘀止痛的功效;適量添加瓜蔞、法半夏、降香、酸棗仁、柏子仁,發揮其養心安神的功效,多種藥材合用起到益氣、活血、化濁的功效?,F代藥理學研究發現,丹參具有保護心臟功能、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9];川芎具有擴張微血管、增加血流量等作用[10];對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具有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氣虛血瘀兼濁毒型胸痹心痛病實施常規西醫與參胡膠囊聯合治療效果良好,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