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 程鳳云 劉夢石 宋方慶
(江西省上饒市人民醫院口腔科 上饒334000)
根尖囊腫是牙源性頜骨囊腫最常見類型之一,作為口腔科常見病,其發生原因主要是受長期慢性根尖周炎而致根尖膿腫(或肉芽腫等)進展而成[1]。目前,臨床上對根尖囊腫的治療主要有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根尖搔刮術、根尖切除術均為根尖囊腫傳統治療術式,但未能考慮牙齒修復問題,且術后存在較明顯疼痛、腫脹等不良反應,個別嚴重者甚至伴有眶下間隙感染,患者術后因牙齒缺損、骨缺損等不良因素導致面部畸形,帶來極大精神和身體痛苦。近年來微創技術被廣泛應用在臨床口腔科等科室,不但取得了理想的治療效果,而且能最大程度降低術中組織損傷,促進術后快速恢復[2]。而在根尖囊腫治療過程中,充填劑如何選擇則為決定性因素[3]。本研究探討前牙區根尖囊腫微創手術聯合即刻MTA根尖倒充填治療根尖囊腫的療效觀察?,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前牙區根尖囊腫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 例。觀察組男19例,女11 例;年齡29~46 歲,平均年齡(36.75±3.65)歲。對照組男21 例,女9 例;年齡28~45 歲,平均年齡(37.05±3.25)歲。兩組前牙區根尖囊腫患者的入組數據可比性良好(P>0.05)。
1.2 手術方法
1.2.1 對照組 采取微創技術+普通倒充填治療。根管預備選擇30 號銼,在X 線輔助下確定主牙膠尖,選用標準牙膠尖、熱牙膠、碧藍糊實施根管充填;之后再次行X 線輔助檢查以確保根充緊密,排除欠充現象、超充現象等;墊底選擇磷酸鋅水門汀,光固化復合樹脂作充填。
1.2.2 觀察組 采取微創技術+MTA 根尖倒充填治療。根管充填方式與對照組一致。完成根管充填后,進行一段時間觀察,囑咐并協助患者調整仰臥位,給予消毒鋪巾清潔,實施阻滯浸潤麻醉,作一矩形切口于患牙根尖區黏膜,以充分暴露受損根尖病變,行高速渦輪機使其受損部位擴大,以充分顯示根尖部,并對超填牙膠尖作徹底清除;用超聲機將牙根截掉,做根尖區備洞及蕩洗;實施MTA 倒充填,完成后給予創口以生理鹽水沖洗,待恢復正常血液時,縫合骨膜瓣。
1.2.3 術后處理 所有患者術后均接受常規口腔護理、冰敷止痛及術后抗感染等治療,術后1 周結合患者愈合情況予以拆線。
1.3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療效評價標準,分為無效(即未能達到有效或者顯效標準)、有效(即主觀特征已經消失,且復查X 線顯示牙根繼續吸收現象不存在,骨受損區域部分減小)、顯效(即主觀特征均已完全消失,臨床相關檢測均無異常,復查X 線結果顯示無牙根繼續吸收現象,已徹底恢復骨受損區域),總有效率為有效率與顯效率之和。(2)咀嚼情況評分:總分10 分,得分越高提示咀嚼情況越好。(3)牙髓病變情況評分:總分100 分,得分越高提示牙髓病變改善越好。(4)根尖病變情況評分:總分100 分,得分越高提示根尖病變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咀嚼情況、牙髓病變和根尖病變情況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咀嚼情況評分、牙髓病變情況評分、根尖病變情況評分比較,均無明顯差異性,P>0.05;治療后,兩組咀嚼情況評分、牙髓病變情況評分、根尖病變情況評分均較治療前提高,且觀察組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咀嚼情況、牙髓病變和根尖病變情況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咀嚼情況、牙髓病變和根尖病變情況評分比較(分,±s)
根尖病變情況評分觀察組組別 n 時間 咀嚼情況評分牙髓病變情況評分30治療前治療后t P對照組30治療前治療后t P t 治療前P 治療前t 治療后P 治療后6.25±2.05 8.85±1.15 6.058 0.000 6.20±2.10 7.10±1.10 2.079 0.042 0.093 0.926 6.023 0.000 62.35±11.85 89.50±22.05 5.940 0.000 62.30±11.90 75.35±13.45 3.980 0.000 0.016 0.987 3.000 0.004 55.95±9.45 86.75±19.30 7.850 0.000 55.90±9.50 62.20±9.75 2.534 0.014 0.020 0.983 6.218 0.000
根尖囊腫是口腔科較為常見的疾病,是由于長期慢性根尖周炎導致根尖膿腫或肉芽腫進展而成的。目前,臨床上對根尖囊腫的治療主要有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而傳統手術則存在一定程度的療效局限性。隨著近年來臨床微創技術、相關器械的不斷改進及發展,臨床口腔科已越來越廣泛應用微創術。該技術能夠使組織創傷最大程度減輕,繼而取得較理想療效。而在實施治療期間,選擇何種充填劑為重要的“決定性因素”。另外,能夠成功實現根管倒充填,則與所選充填材料存在直接相關關系[4]。
MTA 具有理想封閉性,是無機三氧化物聚合體物料,為較強親水性顆粒。而且該物質具有如鋁酸四鈣鋁酸三鈣、硅酸三鈣等較多成分,固化后滲漏明顯減少[5]。另外,由于MTA 的抑菌性以及生物相容性均良好,從而可以促進牙骨質與牙周韌帶的重建。據有關臨床醫學報道證實,與銀汞合金、羥基磷灰石等相比較,MTA 根尖倒充填時封閉性更具優勢,為極有價值生物學材料,能夠在臨床治療工作中發揮較好的應用價值[6~8]。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前牙區根尖囊腫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微創技術聯合即刻MTA 根尖倒充填治療,同時以普通倒充填治療為對照,對比分析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旨在為微創手術治療根尖囊腫時充填劑的選擇提供新的思路。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說明前牙區根尖囊腫微創手術聯合即刻MTA 根尖倒充填治療方法的開展可以進一步提高前牙區根尖囊腫患者的臨床整體療效,促進預后;觀察組治療后咀嚼情況評分、牙髓病變情況評分、根尖病變情況評分均明顯提高,說明在臨床工作中開展前牙區根尖囊腫微創手術聯合即刻MTA 根尖倒充填治療方法的治療優勢確切,利于進一步提高前牙區根尖囊腫患者的咀嚼情況,牙髓病變和根尖病變情況。
綜上所述,前牙區根尖囊腫微創手術與即刻MTA 根尖倒充填治療方法的聯合應用能夠使根尖囊腫患者的咀嚼、牙髓病變及根尖病變等情況得到明顯改善,可利于臨床治療效果的提高,進而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