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設計疫情教育班會課,班會以全民“戰疫”為切入點,通過新聞播報、互動討論、視頻鏈接、歌曲齊唱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引導學生樹立全球意識,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責任擔當精神。
【關鍵詞】疫情教育 主題班會 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37-0087-02
一、教育背景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突襲中國,在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全國上下齊心“戰疫”,多國與我國同舟共濟、共克時艱、遏制疫情,但也有一些國家和媒體抹黑中國,甚至還有國家向中國發起索賠鬧劇。目前,中國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疫情阻擊戰已經成為全人類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及時援助世界各國及國際組織,與世界共克時艱,彰顯大國擔當。筆者在八年級學生復學兩周之際,在班上開展了一次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班會課。
二、教育目標
認知目標:了解中國抗疫成就、國際社會對中國抗疫的態度以及中國對海外國家的援助,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情感目標:樹立國家觀念和全球意識,樹立“戰疫”信心,認識到只有全人類守望相助才能戰勝疫情。
行為目標: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轉變為行動,并滲透到學習和生活點滴之中。
三、活動準備
學生準備:出一期以“守望相助 共戰疫情”為主題的黑板報;關注國內外疫情新聞;分組查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等資料。
教師準備:擬寫指導學生發言提綱;收集抗擊疫情的資料、圖片,選取歌曲、截取視頻,制作班會課件。
四、活動過程
(一)疫情來襲,守望相助
導入話題:這是一個不曾預料到的2020,今年我們過了一個特別的春節,經歷了一個不尋常的寒假,請談談突如其來的疫情對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
呈現圖片:大年三十“逆行者”們的照片,出場人物有馳援武漢的解放軍、醫務工作者等。
觀看視頻:播放學者張維為《這就是中國》演講視頻片段,視頻中,張維為說:“坦率地說,只有中國這樣的國家,這樣的政治制度,寧可犧牲一段時間的經濟下滑,也要對人民負責,對世界負責,所以才有世衛組織總干事的感嘆。到現在為止,中國把99%的發病率完全限制在中國境內,為國際社會共同解決疫情創造了一個寶貴的窗口期,也為世界防疫事業樹立了新標桿。從這個意義上來看,中國抗疫模式就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際行動。”
同伴討論:為什么中國在短時間內能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勝利?為什么說中國抗疫模式就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際行動?
教師小結:黨中央始終堅持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統一指揮下,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展示出非凡的勇氣和擔當精神,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同時,國際社會也對中國伸出援手,與中國患難與共、共克時艱,幫助中國取得抗擊疫情的階段性勝利,中國抗疫行動為世界各國抗疫爭取了寶貴的窗口期,為世界各國抗疫做出巨大貢獻。
【設計意圖】通過對中國抗擊疫情作為的回顧,感受中華人民的團結、祖國的強大、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了解國際社會在疫情早期對中國的援助,以及中國在抗擊疫情中所做出的巨大犧牲和對世界的貢獻,初步理解在抗擊疫情這件事上,人類是一個休戚相關的命運共同體。
(二)時代逆流,“戰疫”雜音
新聞回顧:課件呈現一些國家和媒體抹黑中國及某國政客“甩鍋”的相關新聞報道。
角色模擬:假如你是我國外交部發言人,你如何駁斥西方媒體及部分政客有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種種言論?每個小組選派一位代表發言。
生1:稱新型冠狀病毒為“武漢病毒”屬于無知行為,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中國同其他國家一樣,都是病毒的受害者,流行性疾病可能在世界上任何國家、城市首先爆發。
生2:是非公道自在人心,中國在抗擊疫情中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得到世界公認,多國領導人稱贊中國抗擊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并感謝中國對他們國家千里馳援、雪中送炭。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賽評價中國:“我已經多次稱贊中國,我還會繼續這么做。”
生3:某些國家在推卸自身抗疫不力的責任,不斷尋找“替罪羊”,嚴重干擾國際抗疫合作。向中國索賠注定是一場鬧劇,中國不再任由“強盜”們宰割。H1N1流感在美國大面積爆發,瘋牛病從英國傳播出去,埃博拉病毒起源于非洲,有誰向他們索賠了?
教師小結:疫情沒有國界,病毒侵襲不分種族,面對疫情,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罔顧事實推諉、指責他國的行為不得人心,種族歧視言論更是逆時代潮流,謠言猶如病毒一樣侵害全球抗疫合作。面對重大的公共衛生危機和傳染病的威脅,各國需要科學的方法抗擊疫情,人類需要以清醒的頭腦做出理性的反應,國際社會唯有團結協作、同舟共濟才能戰勝疫情,守護人類共同家園。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查找資料,了解西方反華勢力對中國的抹黑和攻擊,認識到其行為對全球合作抗疫的危害,認清中國抗擊疫情的事實真相,提升學生獨立思考和辨別是非的能力。
(三)中國理念,中國方案
觀看疫情地圖:截至今日(4月20日),全球確診240多萬人,美國確診超過76萬人,20多個國家確診超萬例,累計死亡16萬多人。
思考交流:中國在國內防控疫情困難的情況下,為何竭盡全力地幫助世界各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生1:在“地球村”時代,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任何人、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需要全球合作和各國守望相助。
生2:疫情在世界范圍內擴散,使得今年奧運會推遲、歐洲各國足球聯賽和NBA停賽,世界人民的生產生活受到嚴重的影響,全球人民的生命健康受到嚴重的威脅,無論是平民還是王子、首相都不能例外,人類面臨全球共同的挑戰,需要攜手共渡難關。
觀看視頻:2017年1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演講《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片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美好的目標,也是一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實現的目標。中國愿同廣大成員國、國際組織和機構一道,共同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進程。”
師:你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了解有多少?
生1:2018年3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寫進了我國憲法這一根本大法。
生2:“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主席提出的“中國方案”,是解決當今世界各種難題、消弭全球各種亂象的“中國鑰匙”。
全班互動:全體學生跟隨音樂一起唱We are the World(天下一家)。
教師小結:當世界遭遇了與二戰、冷戰、恐怖主義、金融危機、病毒疫情等不同的歷史困境,加強全球治理的緊迫性驟然上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各國所需、世界所急。全世界人民應當張開懷抱,彼此理解,求同存異,團結一致,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努力。
拓展提升:新時代中學生能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些什么?
生1:我們應當用平等、尊重、愛心看待這個世界,用欣賞、包容、互鑒的態度看待世界上的不同文明,促進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理解。
生2:我們既要有家國情懷,也要有人類情懷,思考社會問題,體察民生冷暖,關注氣候變化、生態平衡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前途、人類命運中,以此實現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境界。
教師小結:新時代中學生要樹立國家觀念和全球意識,“胸懷祖國,放眼世界”,要關心國際形勢,樹立良好的中國公民形象,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錘煉過硬本領,將來為世界和平、穩定和繁榮做出應有的貢獻!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播放視頻和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幫助學生理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時代性、必要性。學生齊唱英文流行歌曲We are the World,加深體悟每一個人都需要奉獻自己、關懷生命、采取共同行動、承擔共同責任的道理。課堂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努力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五、活動反思
開展本次活動前,教師組織學生做了充分的準備活動,比如讓學生分組合作,上網查找西方媒體對中國疫情防控的負面報道、近期中國外交部新聞發布會內容、“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等資料,并寫好班會發言提綱,幫助學生深入思考、去偽存真,保證活動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活動中,教師采用呈現新聞圖片、觀看視頻、齊唱歌曲等形式,激發學生積極討論與提問的興趣,實現師生情感共鳴。教師及時小結,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深刻領會、主動實踐“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當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具有系統性、全局性、科學性,在一節班會課上很難讓學生展開充分的討論,初中生認知能力有限,尚不能完全掌握,需要教師在日常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逐漸進行思想滲透。
作者簡介:韋兵(1974— ),江蘇鹽城人,高級教師,研究生學歷,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南京市江北新區德育帶頭人,研究方向為德育管理、班級管理。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