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成
一、要點解讀
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課文以“祖國河山”為主題,編排了三篇現代文,三首詩歌。其中有描寫山水美景的古詩《望天門山》《飲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有表現海疆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富饒的西沙群島》;有描繪南國美麗風光的《海濱小城》;還有展現北國四季迷人景色的《美麗的小興安嶺》。本單元旨在讓學生了解不同文體的寫景文,并從中領略祖國各地美麗的風光,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借助關鍵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富饒的西沙群島》在文中以泡泡的形式提示學生關注關鍵語句。《海濱小城》的課后題引導學生從課文中找出關鍵語句。語文園地中的“交流平臺”重點討論、梳理關鍵語句在段落中的位置及關鍵語句的作用,“詞句段運用”安排了圍繞一個句子說一段話的練習,層層遞進地落實本單元語文要素。
本單元的習作要求是“習作的時候,試著圍繞一個意思寫”。其實就是“借助關鍵語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這一閱讀方法在習作中的運用,形成了“由讀到寫”的學習路徑。在本單元《富饒的西沙群島》和《美麗的小興安嶺》的文后都出現了“小練筆”。由課內閱讀到課后練筆,再到習作訓練,聚焦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梯次凸顯重點、逐步突破難點,最終實現“一單元一得”。
二、教學建議
小學三年級是習作教學的起始階段。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讓他們樂寫易寫,是三年級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本單元的內容充分體現了由讀到寫、讀寫結合的編排原則,是一個比較容易讓學生習得寫作技能的主題單元。基于此,在本單元教學中,教者就要注意加強閱讀方法的遷移與運用,重視閱讀與習作的聯系。
1.精準目標,有梯度。
要想有效夯實學生的語文基本技能,圍繞單元語文要素進行教學是很有必要的,對每一課教學目標的確立,也應該是在學生能“跳一跳,夠得著”的條件下梯度上升地進行語文要素的學習訓練。筆者認為,在第18課《富饒的西沙群島》中,訓練目標應該是:能發現第五自然段是圍繞關鍵語“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來寫的,初步認識什么是關鍵語句。這個目標是讓學生學會找關鍵語句并了解關鍵語句在段落中的作用。第19課《海濱小城》的訓練目標則應著重突出“能找出4~6自然段的關鍵語句,借助關鍵語句理解段落的意思”。這個目標體現了學法的遷移。在第20課《美麗的小興安嶺》的語文要素訓練目標中就要凸顯“能結合課文內容,圍繞關鍵語句說出喜歡小興安嶺的理由”。這個目標就是讓學生能夠靈活地學以致用。
2.圖文結合,有參照。
學生實際生活中的旅游經歷是有限的,所以在本單元寫景主題課文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課文插圖,引導學生圖文對照地閱讀,理解段落的意思。《古詩三首》課文插圖可以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長江從天門山中間奔流東去的雄奇景色,想象西湖景色的美不勝收和色調和諧淡雅的洞庭美景,可作為學生理解詩句的參照。在學習過程中,因為三首古詩都是寫景的,有共同之處,所以教學時還應扶放結合,重點教學一首古詩,習得學習方法后放手讓學生自學后兩首,切不可平均使用力量。在學生讀準字音后,嘗試讓學生通過圖文對照的方式初步理解古詩大意,再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理解詩意后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再進行感情朗讀。后面的三篇課文中,課文插圖同樣值得注意:《富饒的西沙群島》中的插圖是一幅西沙群島的照片,視野開闊,海水碧藍,海浪溫柔地沖刷著海岸,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海濱小城》的插畫中,紅日、藍天、船只、海鷗、居民組成了一幅充滿生活氣息的畫卷,很好地表現了課文描繪的美景,既能為沒到過海邊的學生提供直觀的感受,又能幫助學生圖文結合感受南國小城的迷人風光;《美麗的小興安嶺》中的夏日林海的照片插圖和冬天森林照片插圖與課文情景融合,有助于學生圖文對照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小興安嶺之美。可以說,課堂中圖文對照的閱讀過程能夠激活學生有限的生活經驗,課文中的詞句,也因為學生生活經驗的喚醒和參與,重新獲得了生命的活力,自然地沉淀為學生的語言。
3.讀寫互補,有支撐。
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抓住課文中優美恰當的語句,幫助學生領悟表達方法,相機指導學生口頭表達、小練筆,讓他們學著作者的表達方式去表述自己喜歡的地方,并在習作教學時,以課文的典型段落引路,使學生有章可循、有例可依,降低習作難度,這樣能讓學生不只“樂于表達”,也“易于動筆”。
《古詩三首》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初步感悟,對自己喜愛的地方表達贊美之情,除了直抒胸臆外,還可以將這些贊美之意蘊含在恰當的比喻、擬人等語句之中表達出來。在后三篇課文的教學中,就可以引導學生重點關注一些好的段落,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幫助學生習得寫法。比如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第四自然段時,就可以重點關注“多得數不清”和“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感受魚的種類多,進而讓學生學會用這樣的排比句式來描述事物的多姿多彩;教學《海濱小城》一課,可以引導學生多讀讀課文前兩個自然段,學習作者是怎樣巧妙地運用色彩寫出海濱小城的景物美的;在《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課文的寫作順序和觀察方法,然后,引導學生圍繞喜歡的季節里特有的景物介紹小興安嶺。
相信有了這樣明確指向“寫”的“讀”的練習,學生即學即用,讓寫成為讀的有效延伸,一定能快速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真正實現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