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史教育的內涵主要分為三個層次:首先,具有精神層面的價值;其次,能夠使黨員具有更加堅定的信念;最后,是實踐的最佳理論指導。也正因如此,基層黨校必須重視對黨史教育的研究,重視黨史教育的重要性,積極探索優化黨史教育的途徑,不斷提高基層黨校黨史教育的質量。通過論述新時期基層黨校黨史教育的重要性,探究其建設路徑,希望能夠為相關單位提供參考。
[關鍵詞]基層黨校;黨史教育;對策
[作者簡介]楊涵湞(1982-),女,漢族,寧夏隆德縣人,中共隆德縣委黨校,講師,學士,主要從事黨史黨建、黨校學科建設方面研究。
[中圖分類號] D261.4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6-8031(2020)11-0060-02
在基層黨校培訓中,作為基礎理論課之一的黨史教育對于黨員干部黨性的提高具有積極意義,能夠深化黨員干部愛國愛黨的思想,使其不忘初心與使命,更好地投入到國家建設中。
一、新時代加強基層黨員黨史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基層黨員干部理解和落實國家政策方針
基層干部不僅僅是重要領導崗位的備選人,同時也是落實國家政策的中堅力量,因此基層黨員的工作能力及思想水平都直接關系到黨和國家的發展,需通過黨史教育強化基層黨員干部的綜合素養,使基層干部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國家政策,并將其踐行到日常工作中。習近平強調,干部教育培訓中,黨史教育必須作為必修課存在。
第一,通過黨史教育能夠幫助基層黨員更深刻地理解新時代理論方針,更好地落實黨的治國策略。所以與歷史交流就是把握過去的現實,了解國家的演變規律,從歷史痕跡中分析國家政策的必要性,從而使基層黨員更加深刻地領悟國家政策與方針,以高執行能力將政策落到實處。
第二,通過黨史教育,能夠使基層黨員的政治素養得到提升,確保政策方針落實的科學性。基層黨員干部的政治素養將會直接決定政策的落實情況。很多地區惠民政策無法落于實處,主要是受黨員干部自身素質的影響。基層黨員干部政治素養的培養,首先需要汲取實踐經驗,在具體工作中不斷總結優缺點,優化基層黨員干部工作。但更重要的是從黨史中獲取間接經驗,以史為鑒,培養基層黨員干部的政治素養。
總而言之,在歷史中反省,以史為鏡,能夠使新時代基層黨員干部的信念更加堅定,具有更加豐富的行政經驗與更高的政治素養,從而確保國家的政策方針能夠落實到基層。
(二)有利于增強基層黨員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根據《黨章》的要求,所有黨員都必須參與到黨的組織生活中,加入黨的支部小組或其他特定組織,從而便于接受黨內外群眾的監督。因此每一位黨員都必須參與組織生活,通過監督與教育,使黨員擁有更加堅定的黨性,不斷培養黨員的修養,提高黨員的素質。
部分基層黨員干部的整體知識水平較低,缺乏對國家政治方針的全面理解,對參與政治活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對于黨史只存在粗淺的了解,這也使其參加基層黨校培訓的組織生活存在走過場的心理,無法從中獲取自豪感與使命感。而針對這一問題,黨史教育應進行有效地優化。
首先,黨史教育能夠激發黨員的自豪感。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史,對于所有黨員都具有激勵作用,基層黨員在接受黨史教育時,能夠真切感受到黨為國家與民族的興起所做出的貢獻,能夠激發其作為一名黨員的自豪感與榮譽感。
其次,黨史教育能夠提高黨員的使命感。黨員干部在工作中會面臨諸多困難,想戰勝這些困難,黨員干部必須具有極高的使命感。
二、基層黨員黨史教育的途徑探析
與馬克思哲學等理論課程最大的不同在于,黨史教育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它以當地史料為基礎,能夠與當地特色及經濟發展進行高度融合,這使黨史教育更具地方特色性,同時,作為基層黨校的重要基礎課程還需兼備規劃性、理論性與持續性。
(一)發揮基層黨校黨史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史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了“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要把黨史作為重要課程納入教學體系”的要求。基層黨校要將自身的主渠道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首先,完善黨課的課程結構,將黨史教育的重要地位凸顯出來。在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黨史課是一門必修的課程,不僅如此,還要將黨史教育積極滲透到各個專題教學中。
其次,采用創新型的教學方法,這是新時期黨史教學應重點關注的問題,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在新時期將黨史教育更好地傳遞給學員,可以通過電影播放以及專題討論的形式,借助互聯網的優勢,構建起網絡論壇和網絡交流群,一方面達到拓展學習空間的目的,另一方面有利于學員之間的思維碰撞,在互動與交流間加深對黨史的理解。
最后,挖掘史料。通過對地方黨史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豐富黨史教育內容,黨校需要重視對史料的調研和考察,并對其進行詳細的記錄和總結,時刻對學員干部起到啟迪和警示的作用。
(二)采用多元化的黨史教育模式
第一,基層黨史教育,可以利用黨史陳列室來展現地方特色。通過文字、圖像,影像等方式展示基層地區的革命史和改革史。一方面能夠將黨校教學方式的單一性進行彌補,促使黨員干部走出課堂,另一方面黨員干部可以對歷史進行回顧,在參觀過程中對自己的使命有明確地理解,重點發揮自己的模范先鋒作用。
第二,黨史教育需要增強其理論性。一是利用互聯網技術。基層黨校因師資力量和教學水平的限制,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改善,而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優秀黨史課的共享,可以改善這方面的不足。二是基層黨校與相關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之間建立合作關系,優秀的黨史教師或研究生進入到基層中進行講課。
第三,開展特色黨史活動,增強基層黨史教育的持續性。由于當前基層黨校黨史教育課程比較短,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很多黨員干部都沒有充分重視,這嚴重影響了課程的持續性,通常情況下課程結束后,很難再想起過往課堂上的內容,而利用特色黨史活動的方式,一方面能夠引起黨員的重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黨員干部對當初的黨史課程進行回憶,這種周期性的活動可以有效增強基層黨史教育的持續性,極大調動黨員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王靜.新時代加強基層黨員黨史教育的路徑探析——以成都市金堂縣為例[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2(04):43-46.
[2]鐘媛.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及現實意義分析[J].作家天地,2019(16):88-89.
[3]鐘國波.提升縣級黨校黨史育人實效性的研究探討[J].南方論刊,2019(05):51-52+66.
[4]王海峰.以黨史教育鑄牢思想防線,促近黨校黨建[J].南國博覽,2019(04):26.
[5]陳學紅.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視域下的黨校思政課黨史教育[J].新西部,2019(09):151-152.
[6]羅婧.黨校黨史教育教學工作的改革與創新策略[J].讀書文摘,2019(02):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