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孝忠


摘要:目的:探究在治療腦梗死腦偏癱患者中不同康復介入時機對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情況。方法:在我院展開研究工作,工作的開展時間為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間,本次研究選擇患者均為腦梗死偏癱患者,人數為60例,對其進行隨機分組處理,一組給予早期介入治療,為甲組,另一組則給予晚期介入治療,為乙組,對兩組患者的康復效果進行比較分析。結果:干預前,兩組患者的上肢運動功能和生活質量評分均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甲組的兩項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較大,P<0.05,甲組效果更好。結論:在治療腦梗死偏癱患者中選擇早期介入治療,可將患者的康復效果進行提高,促進患者生活質量,對患者恢復具有積極意義,可進行推廣使用。
關鍵詞:康復治療;介入時機;腦梗死偏癱患者;康復效果
【中圖分類號】R65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9-036-01
對腦梗死偏癱患者進行干預方法 ,通常需要介入治療,而不同介入時間對患者恢復效果不同。本研究則在此基礎上,以我院患者為例,給予患者早期介入和晚期介入,探究其對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效果。
1患者資料和研究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工作的開展地點選擇為我院,患者人數為60例,均為腦梗死偏癱,本次研究的開展時間定為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間,均給予患者介入治療,為探究不同介入時間的影響效果,本研究將患者分為每組30例患者的兩組,在不同時間進行介入治療,分別命名為甲組和乙組。甲組中有男性,女性16例和14例,年齡為52歲-78歲,中位數為(65.45±4.34)歲,乙組中男女分別有17人和13人,患者中年齡最大值和年齡最小值分別為79歲和54歲,患者年齡中位數為(66.05±5.04)歲。兩組患者的組間資料差異不大,可進行比較。
1.2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經營養藥物的干預,并進行抗血小板聚集干預,促進循環改善,對患者的神經功能情況進行有效評估,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患者展開康復治療。
甲組患者采用早期康復治療,在患者發病后的14天給予患者干預,而乙組患者則采用晚期介入治療,時間在治療30天后接受康復治療。
展開康復治療時,首先需要進行日常生活能力訓練,加強患者日常生活鍛煉,早起后在相關人員監護下自行穿衣和洗漱,指導患者站立,保持平衡,促進其手協調等功能強化訓練,促進患者自理能力的提高,每天訓練20分鐘,每天干預1次。其次,給予患者物理療法,需要將多功能超聲儀器進行應用,對患者腦部進行掃描,隨后將磁刺激儀進行應用,給予患者肢體治療,根據實際情況,對其治療頻率進行合理安排,每天20分鐘左右,每天干預1次。同時,作業療法,從患者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患者病情對其進行針對性康復治療,輔助相關儀器促進其自理訓練,根據環境情況給予患者有效鍛煉,同時促進針灸與推拿,主要針灸區域為頭皮運動功能,軀體相關穴位等,而按摩治療則主要在患者的頭部,軀干和患肢穴位進行開展,每次20分鐘,每天1次。最后,心理康復治療,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將患者的疑問進行解答,并給予患者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提高患者認識程度,增強其疾病治療自信心。
1.3觀察指標
對患者上肢功能進行評分,主要采用Fugl-Meyer評分量表,分數高,則表示患者的上肢功能好。
對比患者生活質量評分,主要將改良后的Barthel量表進行應用,滿分為100分,分數高,則表示患者生活質量高。
1.4統計學方法
以統計學軟件SPSS20.0為工具,對此次研究中所出現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對計量資料()的比較結果予以t值驗證,對計數資料(n,%)的比較結果予以x2值驗證,當結果呈現出P<0.05時表示組間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分析價值[1]。
2結果
2.1上肢運動功能
兩組患者干預前的上肢運動功能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在給予治療干預后,其評分均發生變化,甲組的變化更大,與對照組形成顯著差異,P<0.05。
2.2生活質量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生活質量評分相似,P>0.05,治療后,甲組患者的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數據評分表示為P<0.05,存在意義。
3討論
腦梗死也被叫做缺血性卒中,導致患者發病的因素主要為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腦組織出現局部供血不足的情況,導致其動脈血流量減少或是停止,從而使其血管供血區的組織出現缺氧缺血情況,出現組織軟化和壞死,造成功能損傷[2]。需要臨床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干預。本研究采用不同干預時間,結果顯示,甲組患者的康復情況更好,表明早期介入治療對腦梗死患者的恢復更為有利。早期康復治療可促進患者腦部神經突觸的聯系,實現其側肢循環建立,促進其對側大腦的重組,保證腦部參與功能的充分發揮,從而保證將患者的運動功能進行提高,加強患者生活質量[3]。根據近些年的研究數據結果顯示,在腦梗死偏癱患者中將早期康復訓練進行應用,可將患者的上肢運動功能進行改善,促進其腦功能的重組,對患者恢復具有積極意義,這與本研究的結果相似[4]。
綜上所述,在腦梗死偏癱患者中,不同的介入治療時機對患者的恢復效果具有不同影響。早期介入治療的康復效果更好,對提高患者上肢運動功能恢復具有積極意義,同時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可進行積極推廣。
參考文獻:
[1]艾德里.康復治療介入時機對腦梗死偏癱病人康復效果的影響[J].健康之友,2019,(11):199.
[2]祝艷芳.康復治療介入時機對腦梗死偏癱病人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學,2018,26(21):86-87.
作者單位:
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 ?陜西西安 ?7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