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賓勝

摘要:目的 分析在跟骨骨折患者中采取跟骨板聯合同種異體骨植骨術的治療方法以及臨床效果。方法 研究對象共計40例,均于本院接受手術治療,其中20例采取跟骨鈦板內固定術,作為參照組,另外20例接受跟骨板聯合同種異體骨植骨術,作為聯合組,對比兩組取得的治療效果。結果 進行治療優良率的統計,參照組為70.0%,聯合組為95.0%(P<0.05)。結論 跟骨板聯合同種異體骨植骨術是治療跟骨骨折的比較理想的治療方式,能夠使患者獲得更好的恢復效果。
關鍵詞:跟骨板;同種異體骨植骨;跟骨骨折
【中圖分類號】R81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9-039-01
跟骨骨折是發生率較高的骨折類型,主要發生原因有擠壓、跳躍、高空墜下、遭受垂直撞擊等[1]。發生跟骨骨折之后,患者需要承受劇烈的疼痛,使行走功能受到嚴重影響。通過分析跟骨的特性,其屬于松質骨,血運豐富,在跟骨骨折之后的恢復期,骨不連情況比較少見,但是如果沒有進行良好的復位,或者骨折線進入到關節面,則患者行走時會有明顯的疼痛感,使患者的身心負擔加重[2]。為了使患者的骨折得到更好的恢復,通常需要對患者實施手術治療。本研究以跟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了更為合理的手術方案。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入選研究對象均為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跟骨骨折手術治療的患者,共計40例,均為單側跟骨骨折。根據不同的手術方案實施分組,其中參照組的20例患者,有13例為男性,有7例為女性,年齡區間為34-76歲,均值為(55.8±5.4)歲;聯合組入選的20例患者中,男性和女性的人數分別為12例、8例,年齡最大的為77歲,最小的為35歲,均值(56.2±4.9)歲。組間一般資料均衡可比,對手術方案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手術依從性以及隨訪依從性均較好。
1.2方法
聯合組接受跟骨板聯合同種異體骨植骨術,方法如下:協助患者在手術床上采取健側臥位,實施全麻或是連續硬膜外麻醉,在麻醉起效后在患者患肢綁好止血帶。對手術位置進行嚴格的清潔消毒,于跟骨外側做1個L型切口,逐層剝離皮下組織,暴露骨膜,銳性剝離軟組織瓣,充分顯露跟骨外側壁與距下關節,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規格的斯氏針,操作者一手進行前足跖屈操作,一手從跟骨節向下的方向將斯氏針置入,幫助進行骨折復位。確保跟骨高度和Bothler恢復到正常的水平,然后將斯氏針穿透骨折端,固定跟骨;擠壓跟骨內外側,使跟骨寬度能夠得以恢復。暴露塌陷的距下關節,對塌陷關節面使用骨膜剝離器撬起來,使Gissane角和解剖復位關節面恢復正常。在跟腱附著點用點式復位鉗將其牽拉向足跟方向,恢復跟骨到正常的長度,然后進行關節面、后足力線的恢復。之后重建跟骨三維立體解剖形態。將同種異體骨在骨缺損部位置入,蓋上外側壁,選取合適的跟骨鎖定鈦板,進行跟骨固定操作,拔除之前置入的斯氏針,在C臂機透視下進行骨折復位情況的檢查,對復位滿意的做好切口的沖洗、縫合等工作,并放置皮內引流,實施加壓包扎,石膏固定。為了避免感染情況的發生,術前半小時預防性使用抗生素,術后48h拔除引流管,拆線時間為術后2-3周。指導并協助患者開展早期康復訓練,促進肌力恢復,同時能夠有效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告知患者術后6周、12周定期回醫院進行復查。參照組接受常規跟骨鈦板內固定術治療。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均實施1年的隨訪,評定治療效果,使用的評價工具為Maryland評分系統,功能、疼痛這兩項指標評分滿分分別為55分、45分,總分100分,其中≥90分為療效優,75-89分表示療效良,50-74分表示療效尚可,<50分表示療效差。
1.4統計學方法
SPSS20.0軟件為本研究中進行數據處理的統計學工具,用P<0.05代表進行對比的數據之間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參照組中獲得優良療效的共有14例(70.0%),顯著低于聯合組的19例(95.0%),組間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3討論
跟骨骨折后,需要結合患者實際情況,為其制定適宜的手術方案。研究顯示,對跟骨骨折患者采取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是比較適用的手術方法,復位良好的情況下患者通常能夠獲得比較理想的恢復效果[3]。而相較于普通鈦板,利用跟骨鎖定鋼板進行治療,能夠有更為穩定的復位以及固定效果。而對于骨缺損嚴重的患者來說,要想減少后遺癥的發生,還需要采取其他有效手段。本研究通過將跟骨板聯合同種異體骨植骨治療方式應用在跟骨骨折患者中,有效提升了療效,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尹金旺,馬胡晶.跟骨鈦板聯合同種異體骨植骨治療跟骨骨折的療效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20,24(16):2316-2317.
[2]劉太福.跟骨板聯合同種異體骨植骨治療跟骨骨折的療效探討[J].名醫,2018,9(11):44.
[3]郭方.跟骨板聯合同種異體骨植骨治療跟骨骨折的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8,29(09):1448-1449.
作者單位:
湖北省大悟縣人民醫院 ?湖北大悟 ?43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