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明 蔣文鈞 陳麗娟 鄧遵

摘要:目的:針對無創呼吸機在對急診呼吸衰竭患者進行治療中的效果進行評價,明確無創呼吸機在急診呼吸衰竭患者治療中的重要性。方法:筆者選擇我院急診科2016-2018年所收治的26例呼吸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然后引導患者進行平均分配,并設定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在常規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對照組患者安排吸氧治療,所設定的供氧流量為2-10L/min,試驗組患者則安排使用無創呼吸機進行無創通氣。結果:試驗組患者顯效人數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人數,試驗組患者無效人數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人數,而且試驗組患者治療后的總體有效率遠遠高于對照組患者。結論:無創呼吸機在對急診呼吸衰竭患者進行治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無創呼吸機;急診呼吸衰竭患者;效果
【中圖分類號】R318.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9-052-01
引言
在臨床工作中,呼吸衰竭屬于急診科患者的常見急危重癥之一,患者常以呼吸困難等癥狀來診,這類患者病情緊急危重,常常危及患者生命,需緊急搶救處理。呼吸衰竭患者會出現嚴重的肺通氣或肺換氣功能障礙,而在此類患者的臨床治療中,重點工作則是進行肺通氣及換氣功能的支持,因此無創呼吸機的應用則顯得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則針對無創呼吸機在對急診呼吸衰竭患者進行治療中的效果展開討論。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活動,筆者選擇我院急診科2016-2018年所收治的26例呼吸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在研究對象選擇過程中,所遵循的標準為:一是急診患者出現嚴重呼吸功能障礙;二是通過檢驗檢測患者血氧分壓在60mmHg以下,或伴有血二氧化碳分壓在50mmHg以上。在上述樣本患者中,包括女性9例,男性17例,平均年齡 (71±17.99)歲,為了方便后期的研究活動,筆者引導患者進行平均分配,并設定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13例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沒有明顯的差異。
1.2方法
兩組患者在常規解痙平喘、抗感染藥物治療基礎上。對兩組患者開始差異化治療,具體而言,對照組患者安排吸氧治療,血二氧化碳分壓在50mmHg以上患者予低流量給氧2L/min,血二氧化碳分壓在50mmHg以下患者予較高流量給氧3-10L/min。試驗組患者則安排使用無創呼吸機進行無創通氣。在無創通氣過程中,需要將患者設定為半臥位,并將患者頭部適當抬高,為患者佩戴面罩,做好呼吸機管路之間的連接,無創呼吸機通氣模式為NPPV -PSV,設定參數為:吸氣壓力從 6cm H2O開始 ,逐漸上調至10~14 cm H2O,呼氣壓力從4 cm H2O開始 ,逐漸上調至8 cm H2O。供氧濃度從100%開始,逐漸下調至40%。通氣初始階段,醫務人員指導患者有規律地呼吸直至其完全適應,輔助通氣壓力從低水平開始,根據患者的耐受性和治療反應逐漸增加到合適的治療水平。為了減少治療中的意外情況,并確保整體治療效果,在對患者進行無創通氣的過程中,還需要進行必要的監測,檢測主要指標包括患者血氧飽和度、血氣分析。
1.3指標設定
為了能夠對兩組患者的實際治療效果進行清晰對比,予設定以下相應的觀察指標。顯效:患者在治療后呼吸困難等臨床表現緩解,血氧飽和度、血氣指標逐步轉為正常。有效:患者在治療后呼吸困難等臨床表現減輕,血氧飽和度、血氣指標較前明顯改善。無效: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后,病情無好轉,甚至出現惡化加重。
1.3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8.0 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進行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上述統計信息的對比可以了解到,試驗組患者顯效人數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人數,而且試驗組患者治療后的總體有效率遠遠高于對照組患者,由此可見,無創呼吸機在對急診呼吸衰竭患者進行治療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3討論
急診呼吸衰竭主要出現在重癥肺炎、急性肺水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哮喘急性發作等患者中,患者會出現明顯的呼吸困難,精神焦慮,機體高度應激狀態,患者常常繼發出現生理功能紊亂和代謝功能紊亂,嚴重情況下還會引發消化道出血或肺性腦病。針對此類患者的傳統治療中,主要采用持續給氧支持治療及有創通氣的治療方式,但是給氧支持治療短期內難以見到顯著效果,而有創通氣的患者需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等操作,因此對患者的創傷較大,并極易引發患者感染,反而會影響到患者的整體治療效果。因此,無創呼吸機被逐步運用到此類患者的治療中。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主要是利用正壓通氣的原理幫助患者進行呼吸,能夠使呼吸衰竭患者的低氧血癥在短時間內得到改善,進而幫助患者快速恢復呼吸功能。因其具有無創性,不會破壞人體正常呼吸通道,能有效減少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無創呼吸機操作簡易,療效肯定,患者痛苦小,在心理和生理上易于接受,所以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無創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分析[J].郭平,史瑞峰,王曉平,涂敏嬌.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45)
[2]無創呼吸機聯合納洛酮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療效觀察[J].邵伯云,周維華,朱伯金,李小龍. 疑難病雜志.2017(01)
[3]無創呼吸機在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治療中的應用[J].張秀敏,武海燕,孫曉娟. 海南醫學院學報.2017(04)
作者簡介:劉清明,男,1985年2月16日,廣西桂林,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呼吸與心血管急危重癥的搶救。
作者單位:
桂林市中醫醫院 ?廣西桂林 ?5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