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軍

摘要:目的:探討糖尿病腎病患者應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方法及應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對象為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腎病患者,共68例,時間為2018年5月-2019年10月,在臨床治療中,分別選用西醫(yī)治療、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兩種方式,并以此為依據將所選患者分組展開實驗,對應組名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人數均等,各34例。結果:從兩組患者治療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BUN、SCr、UA腎功能指標的改善情況上來看,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要好于另一組,指標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方式的應用下,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血糖與腎功能各項指標改善情況更加顯著,臨床治療有效率得到較大的提高,值得推廣與采納。
關鍵詞:糖尿病腎病;中西醫(yī)結合;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9-086-01
前言:在臨床代謝疾病治療中,糖尿病比較常見,血糖升高是該疾病的主要特征,多飲、多尿等是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目前,在臨床診治中,尚無根治方法,患者需長期服藥進行控制。與此同時,患者還需重視自身的飲食和運動,聽取醫(yī)生的叮囑,調整自我生活習慣,便于對疾病進行較好的管理。從糖尿病對人體危害性的角度上進行分析,疾病的存在會損害到患者的心臟、腎、眼等組織器官,繼而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其中,糖尿病腎病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并發(fā)癥類型,患者腎功能指標異常,加劇了患者腎衰竭的發(fā)生概率,患者的致死率也隨之升高。為了緩解患者的病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應及時就醫(yī)治療。近年來,我國醫(yī)療水平不斷提高,在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中,中醫(yī)治療逐漸得到了臨床醫(yī)學者的關注。為提高臨床治療效率,采用了中西醫(yī)相結合的治療方法,從治療效果的發(fā)揮上來看,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用了我院收治的68位糖尿病腎病患者,按照臨床治療方法的不同應用,將其分組展開實驗。其中,觀察組中共22位男性患者、12位女性患者,最大年齡為78歲;對照組患者中共24位男性、10位女性,最小年齡為46歲,兩組患者年齡對應的平均值分別為(53.56±5.67)歲、(54.75±5.37)歲。在臨床診斷方式下,所有患者均已確診,經過檢查,已經排除其他慢性疾病的存在,患者的泌尿系統(tǒng)無感染癥狀,心、肝功能發(fā)揮正常。從患者年齡、性別等基本信息的整理上來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將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方法用于對照組患者,具體治療內容為:在各項檢查結果的分析中,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的藥物治療。為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標,選用拜糖平藥物,按照50mg/d的使用標準,每日三次。另一種方法注射胰島素也能起到降血糖的功效。針對患者腎病的治療,主要使用無糖型聚苯乙烯磺酸鈣散劑,按照15-30g/d的使用標準,采用口服的方式給藥,連續(xù)治療3個月的時間,觀察最終的療效[1]。
將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方法用于觀察組患者,所采取的西醫(yī)治療方法同上,另外配置中藥藥方,所涉及到的中藥成分為黃精、丹參、太子參等,按照藥物使用標準,合理抓取藥物,采用煎服的方式服用,按照每劑兩煎、每天1劑的標準用藥,每次煎服劑量標準為150ml,服用時間為每天的早上和晚上,連續(xù)服用3個月的藥物后,觀察最終的療效。在兩組患者治療期間,需要對患者的飲食、運動進行指導,在不影響病情的前提下,科學飲食,適當運動,保持愉悅的心情。期間,臨床醫(yī)生需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病情情況,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藥物使用劑量進行調整。
1.3觀察指標
正常情況下,人們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分別處于3.9~6.1 mmol/mL、≤7.8 mmol/mL數值范圍內。在腎功能血清肌酐(SCr)指標檢測中,男女正常檢測數值范圍為44~133μmol/L、70~106 μmol/L,在血尿酸(UA)指標檢測中,89~357μmol/L為正常檢測值范圍[2]。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的數據由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整理,計量單位用()表示,計數單位用%表示,分別在t、x2檢驗方式下,當組間差異符合P<0.05,作為統(tǒng)計學意義的評判標準。
2.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血糖及腎功能指標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另一組,指標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請見表1.
3.討論
腎小球硬化是糖尿病腎病形成的主要原因,通過臨床研究表明,高血糖代謝異常、遺傳因素是腎病的幾種誘發(fā)因素,患者的身體水腫、血壓升高是臨床常見的癥狀體現。倘若患者的腎病未及時發(fā)現,伴隨著腎功能損傷程度的加重,后期可能會出現腎衰竭,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從中醫(yī)的角度進行分析,氣陰兩虛、肝腎不足是糖尿病患者腎病形成的兩大癥狀表現,在疾病治療中,應以血糖的調節(jié)、腎臟蛋白尿排泄量的改善為主。在中醫(yī)治療措施的應用下,選用了丹參、生黃芪等多種中藥藥材,通過煎服使用,可起到補肝腎陰、活血行氣等多種功效。與此同時,聯(lián)合使用西醫(yī)治療,可加快患者病情的好轉速度,尤其是在血糖與腎功能指標的改善上,應用效果更加顯著[3]。
在本次研究當中,治療后的觀察組患者不論是血糖指標,還是腎功能指標,改善情況均顯著優(yōu)于另一組,指標差異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的評判標準(P<0.05)。由此可見,在糖尿病腎病患者臨床治療中,中西醫(yī)結合的治療效果更好,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
參考文獻:
[1]云銳,張世光,孫良波.保腎通絡方聯(lián)合纈沙坦膠囊治療糖尿病腎病臨床研究[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20,36(4):699-702.
[2]王巧珺.益氣補腎化瘀湯及細節(jié)干預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藥科技,2020,27(4):628-630.
[3]劉裔凱,羅說明,鄧敏,等.糖尿病腎病診斷與治療新進展[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20,28(8):688-691,706.
作者單位:
京山市中醫(yī)院 ?湖北荊門 ?43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