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要:目的 探析多西環素聯合利福平治療布魯菌病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布魯菌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60例。對兩組患者給予對癥治療,同時給予參照組患者多西環素治療,給予聯合組患者多西環素聯合利福平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聯合組治療總有效率95.00%較參照組80.00%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多西環素聯合利福平治療布魯菌病的效果顯著,且不會明顯增加不良反應,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關鍵詞:布魯菌病;多西環素;利福平;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51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9-111-02
布魯菌病是由布魯氏桿菌感染引發的一種具有傳染性的人畜共患病,主要傳染源為羊、牛等,其可經呼吸道、消化道、黏膜以及破損皮膚等進行傳播,通常表現為發熱、乏力、出汗、肌肉關節疼痛以及肝脾淋巴結腫大等,而在慢性期僅有關節損害表現,大部分患者因誤診或是延誤治療而喪失最佳治療時機,進而引發全身性慢性感染,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1]。目前,臨床對布魯菌病主張藥物治療,但相關治療藥物種類較多,療效不一[2]。因此,本研究對60例布魯菌病患者采用多西環素聯合利福平治療,旨在為臨床治療布魯菌病提供更多參考信息,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布魯菌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60例。所有患者均滿足以下診斷標準:①補體結合試驗結果為(++)及以上;②平板凝集試驗結果顯示為陽性;③布魯菌病抗-人免疫球蛋白試驗結果為(++)及以上;④試管凝集試驗結果顯示為(++)及以上;⑤存在不同程度的發熱、乏力及出汗等。病例納入標準:①滿足上述診斷標準者;②對多西環素、利福平等藥物無過敏史者;③自愿簽署加入研究知情同意書者。病例排除標準:①合并骨關節炎、心肌炎以及腦膜炎者;②合并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③治療依從性不佳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婦女。聯合組中男、女分別為35例、25例;年齡23-59歲,平均年齡(45.66±8.70)歲;發病時間2-8d,平均時間(5.20±1.77)d。參照組中男、女分別為33例、27例;年齡24-56歲,平均年齡(45.57±8.13)歲;發病時間2-9d,平均時間(5.17±1.60)d。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通過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兩組患者給予對癥治療,同時給予參照組患者多西環素治療:口服多西環素片(江西新贛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6020566),每次100mg,每天2次。給予聯合組患者多西環素聯合利福平治療:口服利福平片(江蘇吉貝爾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0293),600mg,一次給藥,一天一次;多西環素用法用量與參照組相同。兩組治療時間均為6周。
1.3 觀察指標
(1)治療效果:患者癥狀完全消失,相關試驗結果均轉陰,同時各臟器功能也完全恢復正常評為治愈;患者癥狀基本消失,相關試驗結果均轉陰,同時各臟器功能也有所恢復但未完全正常評為好轉;患者癥狀未見明顯改善,平板、試管凝集試驗、補體結合試驗及布魯菌病抗-人免疫球蛋白試驗結果仍均為陽性評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治愈率+好轉率。(2)不良反應:記錄兩組皮疹、惡心嘔吐、白細胞數量下降、肝腎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軟件處理數據,治療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發生率用百分率表示,以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
聯合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00%(57/60),較參照組80.00%(48/60)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不良反應
聯合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33%(5/60),與參照組6.67%(4/60)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布魯菌病屬于一種人畜共患傳染性疾病,其臨床表現不太典型,常與風濕免疫病、血液疾病以及結核病等混淆,造成臨床誤診率上升,而因誤診與抗菌藥物的不合理應用,常會致使患者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影響臨床療效[3]。
現階段,臨床對于布魯菌病常采用利福平、四環素類、喹諾酮類以及氨基糖苷類等藥物進行治療,其中利福平、四環素類、氨基糖苷類藥物屬于我國臨床治療布魯菌病的一線藥物,通常會采用2種及以上藥物聯合治療。本研究對60例布魯菌病患者采用多西環素聯合利福平治療,結果發現:聯合組治療總有效率95.00%較參照組80.00%更高;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相當。可見對布魯菌病采用多西環素聯合利福平治療的效果滿意,且不會明顯增加不良反應。劉丹研究[4]發現:對急性布氏桿菌病采用利福平聯合多西環素治療的效果顯著,有助于促進臨床癥狀消失。與本研究結果趨同。
布魯桿菌是一種細胞內細菌,所以臨床在治療時需選用可深入細胞內的抗菌藥物進行治療,而多西環素、利福平均屬于可深入細胞內的抗菌藥物,從而有效殺滅病原菌。其中多西環素屬于四環素類抗生素,對格蘭陽性菌、陰性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效果,主要是通過可逆性結合30S核糖體亞單位,從而有效降低敏感微生物的蛋白合成量,發揮抑制核糖體與tRNA相互結合的作用,最終達到抗菌的目的[5]。利福平可對分枝桿菌DNA-依賴性RNA多聚酶產生抑制作用,主要是通過有效結合依賴于DNA的RNA多聚酶β亞單位,從而對細菌mRNA的合成發揮抑制作用,進而阻礙此酶與DNA相互連接,最終達到阻斷RNA轉錄過程的目的[6]。兩種藥物聯用具有一定協同效果,可進一步清除布魯桿菌,提高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多西環素聯合利福平治療布魯菌病的效果顯著,且不會明顯增加不良反應,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李釗,曹新娜,姜魯寧,等.布魯氏菌病患者臨床特征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38(3):626-628.
[2]蔡仁田,陶臻.替加環素與米諾環素治療布魯菌病的進展[J].微生物與感染,2020,15(3):192-198.
[3]沈毅.多西環素聯合利福平治療布魯菌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v.12(14):163-164.
[4]劉丹.利福平聯合多西環素治療急性布氏桿菌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4):77-79.
[5]遲冰冰.鹽酸多西環素、利福平和維生素C治療布魯氏菌病臨床效果分析[J].醫學信息,2016,29(13):116-117.
[6]王萬鵬,譚炳芹,閆振武,等.美他環素聯合利福平治療難治性布魯菌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地方病學雜志,2018,37(1):73-76.
作者單位:
彌勒市第一人民醫院 ?云南彌勒 ?652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