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觀察己酮可可堿聯合丁苯酞、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9 》標準的50例住院急性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25例,兩組均依據病情給予控制血壓、血糖、血脂及降顱壓、抗血栓、維持電解質平衡、防治并發癥等基礎治療。對照組采用基礎治療的同時給予鹽酸川穹嗪聯合胞二磷膽堿進行治療;治療組采用基礎治療的同時給予己酮可可堿聯合丁苯酞、依達拉奉治療,兩組均為2周為1個療程,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及血液流變學指標。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88%,對照組總有效率68%;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及血液流變學指標改善;治療組在臨床療效、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及血液流變學指標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己酮可可堿聯合丁苯酞、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滿意,安全性高、副作用少,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腦梗死;己酮可可堿;丁苯酞;依達拉奉;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2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9-113-02
腦梗死是神經系統疾病常見的疾病之一,具有較高的死亡率、致殘率、復發率。近年來,我國卒中大數據調查結果表明,我國腦梗死患病率呈現持續上升發展態勢,尤其腦梗死低齡化的局勢更為明顯,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目前臨床急性腦梗死治療主要以非手術藥物溶栓治療、抗凝治療、降纖治療、腦保護治療、改善腦缺血區血液循環、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等為主。探究急性腦梗死有效藥物治療方法是廣大臨床醫生研究的重點。本文觀察己酮可可堿聯合丁苯酞、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內科接診,且患者發病至開始用藥均在72h內,全部經頭顱CT或MRI檢查確診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9 》標準的5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25例,對照組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齡54-72歲,平均年齡63.21;治療組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齡56-75歲,平均年齡64.83。兩組患者在發病時間、基礎疾病、性別、年齡、神經功能缺損等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依據病情給予控制血壓、血糖、血脂及降顱壓、抗血栓、維持電解質平衡、防治并發癥等基礎治療。治療組采用基礎治療的同時給予己酮可可堿注射液(生產企業:華裕(無錫)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43479),首日0.1g,以后每日0.2g+5%葡萄糖液或 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靜脈輸注,每日1次;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每次25mg(100ml)靜脈滴注(生產企業: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00041),每日2次;依達拉奉注射液30mg(生產企業:南京先聲東元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0280)+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靜脈輸注,每日2次,療程均為14天。對照組采用基礎治療的同時給予鹽酸川穹嗪注射液80mg(生產企業:河南科倫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H20059447)加入5%葡萄糖液或0.9%氯化鈉250mL中靜滴1次/d;胞二磷膽堿注射液0.5g(生產企業:長春大政藥業科技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2026207)加入5%葡萄糖液或0.9%氯化鈉250ml中靜滴,每日1次,療程均為14天。
1.3 ?療效評價標準:
兩組患者均根據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進行療效評價,分別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后NIHSS評分。①基本治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標準減少91%~100%,病殘程度為0級;②顯著進步: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89%,病殘程度為1-3級;③進步: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標準減少18%~45%。④無變化: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標準減少17%左右;⑤惡化: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或增加在18%以上,甚至死亡。總有效率=基本治愈+顯著進步+進步/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對收集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以()表示,計數資料采用采用x2檢驗,組件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性。
2.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比較 ?見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14天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比較有統計學顯著差異,P<0.05。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未發生任何不良反應。
3.討論:
腦卒中是目前我國居民主要死因之一,有關資料表明,我國腦卒中發病率排名世界第一,其中急性腦梗死發病率占全部腦血管病的70%,具有發病率高、復發率高、病殘率高、死亡率高、并發癥多等特點。隨著對該病發生誘因、原因及生理、病理改變、治療方法等研究的深入,挽救保護半暗帶神經細胞,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減低致殘率、復發率已經成為目前臨床治療急性腦梗死的關鍵。大量研究臨床研究證實,非手術藥物治療應以促進大腦缺血局部側枝循環形成,改善缺血區供血供氧,清除自由基,減輕腦水腫,促進腦細胞代謝,營養保護神經細胞,抑制細胞凋亡,減少或降低致殘率等綜合治療為主。治療組應用己酮可可堿聯合丁苯酞、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三藥優勢互補,協同發揮抗血栓、抗凝、改善微循環,清除自由基,重構修復受損細胞線粒體,保護神經細胞的作用。①己酮可可堿作為一種非選擇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劑,隨著作用機理和臨床應用研究的增多,得到了臨床廣泛應用。研究發現:該藥可減低血液粘滯度,阻止紅細胞聚集;抑制血小板粘附及凝聚,促進纖溶系統激活,具有抗血栓,抑制微血管收縮、擴張血管及降低血管通透性等作用。②丁苯酞作為我國的原創藥物,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證實,該藥能改善腦缺血區微循環和血流量、保護線粒體,阻斷缺血性腦卒中所致腦損傷的多個病理環節,促進缺血大腦區側支循環建立,改善腦能量代謝,抑制氧自由基和提高抗氧化活性,抑制細胞凋亡、促進神經元再生等多種神經保護作用,減輕致殘率等。③依達拉奉作為一種新型自由基清除劑,能清除氧自由基,抑制雌黃嘌呤氧化酶和黃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可防止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抑制血管痙攣作用,改善缺血區血液供應;其較強的抗氧化、抗炎性反應作用,可以保護和減輕缺血區運動神經細胞損害、凋亡,促進神經功能修復。
筆者通過對比觀察己酮可可堿聯合丁苯酞、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既發揮抗凝、抗血栓,促進側枝循環形成,改善半暗帶血供,同時可以清除自由基,對抗炎癥反應,減輕腦水腫,保護受損神經細胞線粒體,挽救半暗帶神經細胞,及時修復受損神經細胞。綜上所述,己酮可可堿、丁苯酞、依達拉奉3藥聯合治療急性腦梗死,通過觀察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等三個方面,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且未見不良反應發生,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吳濱,翁雪莉,郭云萍.已酮可可堿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塞臨床研究[J].首都醫藥,2004,(12).34.
[2]魯瓊.己酮可可堿藥理作用研究新進展[J].中國社區醫師,2012,(5).13.
[3]龔紅英,李通.丁苯酞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7,32(1):51-54.
[4]廖應養,羅友華.丁苯酞防治神經系統性疾病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J].海峽藥學,2017,(4).84-86.
[5]張曉慶.依達拉奉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J].醫藥導報,2011,7:918-921.
作者簡介:趙峰(1973.09-),男,漢族,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本科,職稱和研究方向:主治醫師、內科慢性病、老年病。
作者單位:
陜西省銅川市印臺區崔家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6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