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粉利
摘要:財會工作是行政事業單位各項業務工作的基礎,高水平、高質量的財會工作可以有效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質量和效率。因此,必須重視行政事業單位財會工作。本文將就此方面的問題展開討論,并就如何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會工作質量與水平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財會工作;質量水平
財會工作是行政事業單位各項業務工作的基礎。高水平、高質量的財會工作可以有效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質量和效率,因此必須重視行政事業單位財會工作,認真研究如何提升行政事業單位財會工作的質量與水平。
一、掌握行政事業單位財會工作的特殊性
財會工作是財務工作與會計工作的并稱。財務泛指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是指行政事業單位運作中的資金運動;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采用一系列專門的方法和程序,對經濟事項進行連續、系統、綜合的核算和監督,提供經濟信息,參與預測決策的一種管理活動。財會工作是近代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在商品經濟社會,工業企業與商業企業在社會舞臺上扮演著主要角色,因此財會人員主要為工業企業、商業企業開展財會工作。工業企業、商業企業自負盈虧、以營利為目的,其資金來源是多樣的(包括貸款、利潤、借債等)、有償的(如償還銀行貸款本息、償還債務等)。在工業企業、商業企業中開展財會工作,必須以資本循環為中心,嚴格實行成本核算,嚴格核算、監督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資金運動過程及其結果。
在商品經濟社會,行政事業單位的運轉離不開現金,但行政事業單位的運轉又不以營利為目的,因此,行政事業單位財會工作具有特殊性。要提升行政事業單位財會工作質量與水平,首先必須研究、分析、掌握行政事業單位財會工作的特殊性——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對象是純粹的預算收支活動,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支出以經費的實際支出數列報,行政事業單位財會工作以財政撥款的核算為中心,財務收支必須服從于預算管理;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來源是單一的(個別行政事業單位也可能獲得下級單位的繳款或其他收入),同時又是有限的;行政事業單位財會沒有成本核算過程,很難計算盈虧。行政事業單位財會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對單位預算資金的運動過程及其結果進行全面、系統、連續的核算和監督。
因此,做好行政事業單位財會工作必須掌握三個財會平衡等式。
等式1:行政事業單位資產=行政事業單位負債+行政事業單位凈資產
等式2:行政事業單位結余=行政事業單位收入-行政事業單位支出
等式3:行政事業單位資產+行政事業單位支出=行政事業單位負債+行政事業單位凈資產+行政事業單位收入
在以上等式中,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有價證券、暫付款、固定資產、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財政應返還額度、應收賬款、應收票據、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累計折舊、無形資產、累計攤銷、公共基礎設施等;負債包括應繳預算款、應繳財政專戶款、暫存款;凈資產包括固定基金、財政撥款結轉、財政撥款結余、其他資金結轉結余、資產基金、待償債凈資產;收入包括撥入經費、預算外資金收入、其他收入;支出包括經費支出、撥出經費、結轉自籌基建。
由于行政事業單位的運作具有持續性,且不能中斷,所以行政事業單位財會工作必須盡力確保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每年有所增長,結余每年有所提高,支出、負債每年有所下降。
二、主動建設適應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會文化
財會文化指的是在財務會計實踐工作中總結、提煉而成,被行政事業單位全體財會人員共同認可、共同信奉、實踐和傳承的精神財富的總和;財會文化是行政事業單位財會工作中重要的軟約束工具,可以有效激發行政事業單位財會人員的活力,培養財會人員的核心價值觀,引導他們主動做好財會工作。因此必須主動建設適應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會文化,具體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行政事業單位必須要求每一名財會人員都具有精湛的業務技能,必須鼓勵財會人員不斷提高個人業務技能。行政事業單位要大力倡導財會人員在工作中成才、在崗位上成才;行政事業單位要對財會人員推行全方位教育,引導財會人員踐行終身學習,將財會學習與財會工作結合起來,使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財會人員必須不斷提高個人會計能力,不斷拓展財會知識結構,要系統地學習經濟理論、財務會計理論、各項會計法規。行政事業單位還必須不斷培養新的財會人才,持續推進財會人員結構的動態優化,適當調整各層次人員比例,這樣可以使行政事業單位財會工作長期保持活力。
二是行政事業單位必須不斷提升財會工作效率。眾所周知,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層級眾多,且分設多個業務部門,對此,行政事業單位可以主動縮減財會管理的幅度,同時建設差異化的層級財會文化,并加大層級管理的力度,允許各個不同管理層級建設不同的財會文化;在宏觀上強調觀念引導和制度約束,在微觀上允許各個管理層級自行制定財會技術指導和財會行為規范指引,這樣可以有效提升財會管理效率。此外,行政事業單位要構建高效的財會文化,就必須不斷提高經費的使用效率,合理壓縮經費支出。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必須要求財會人員做好單位的成本管控,逐步優化成本結構,進而降低成本。
三是行政事業單位必須要求財會人員大力弘揚存實去虛的作風,認真采集基礎數據,認真進行基本賬務核算,認真做好身邊每一件小事、手邊每一件瑣碎的工作,腳踏實地、踏踏實實完成每一項任務,抓好財會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
四是行政事業單位財會人員必須主動增強自己的服務意識,主動培養強烈的責任感,主動鑄就嚴格的職業態度,主動掌握過硬的業務技能,不在任何業務操作中出現差錯,不讓任何一位同事在財會部門受到冷落,不讓財會工作在任何環節出現延誤。
五是行政事業單位必須保障財會文化可以在本單位內不斷延續下去、傳承下去。對此,行政事業單位可以運用“師傅帶徒弟”“傳、幫、帶”的方法打造財會人員的第二梯隊、第三梯隊。行政事業單位還要搭建財會人員的成長平臺,打通財會人員的成長通道與晉升通道;根據選人、育人、用人的要求,開展財會學術研討、財會知識競賽、財會技能競賽、財會專題活動等多種活動,積極尋找、發現、提拔優秀的青年財會人才,從而實現財會文化的長期延續。
六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各個業務部門必須尊重財會人員,主動協助財會工作,構建財會工作——各部門業務工作的協作鏈條。行政事業單位還要為財會人員建立順暢的業務溝通機制,加速財會信息的匯集和再處理。此外,行政事業單位還要在資金、技術、管理上主動協助財會工作,不斷優化財會人員的工作環境,不斷減輕財會人員的工作壓力,使每一名財會人員都切實感受到尊重。
七是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會人員必須善于應變,必須掌握管控風險的技能。因為行政事業單位雖然擁有穩定的資金來源,但在資金運作中仍然存在各種風險,因此,財會人員要主動構建財務風險管控體系,主動增強風險意識,主動提升風險管控能力和風險識別能力,并在日常財會工作中主動消除業務風險點。
三、提高財會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財會人員天天要與數字打交道,與報表打交道,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地填制原始憑證、獲取原始憑證、審核原始憑證、整理原始憑證、匯集原始憑證;要反復審核、確認名目繁多的會計憑證的合法性、合理性,再按規范化的操作規程登記各種賬目(包括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各項往來和費用明細賬);要按規定的賬務處理程序逐日或定期編制各項匯總記賬憑證或會計科目匯總表,要準確核對各總分類賬戶與其所屬明細賬戶,等等。其工作內容極為枯燥、繁瑣,且缺乏效率。這是因為國內行政事業單位財會部門的信息化建設推進緩慢。
為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會質量與水平,必須著力加快財會信息化建設,著力提高財會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財會人員也要主動提升個人素養,主動掌握信息化財會管理的技能,主動運用信息化系統開展財會工作,尤其要做好資金的合理調度與統籌安排,要運用信息化系統分析財務計劃與單位預算的執行情況、資金運用情況、經費支出情況。
四、結語
行政事業單位財會工作質量與水平影響到行政事業單位是否能夠實現長期健康發展。因此,各級行政事業單位應重視這一問題,認真思考這一問題,認真研究這一問題,更要采取各項措施,主動構建適合本單位的財會文化,主動應用信息化系統,切實提高財會工作質量與水平。
參考文獻:
[1]徐愛忠.事業單位會計核算面臨的困境及解決對策研究[J].商業經濟,2020(8):136-137,177.
[2]華萍.如何提升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的專業能力[J].納稅,2020,14(21):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