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三河市匯福實驗學校,河北 三河 065200)
引言:在英語學科中,閱讀以其高綜合性的特點,始終居于核心位置。新的課程標準指出,初中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工作,不僅需要以提高學生分析文章、解決問題、應用英文語言的能力為目標,還應將促進他們核心素養、思維水平的發展提上日程。但是,中西方在文化背景、語言、思維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這些不同往往會使初中生在閱讀英文文章時出現困惑,造成效率低下的情況出現。面對該情況,從現狀出發、調整教學結構是勢在必行的。
傳統課堂暴露出的最為明顯的問題就是教師對課堂和學生的控制過多,這種控制嚴重限制了學生的自主發展,使他們無法在閱讀中體會到英語的樂趣,最終造成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足的情況出現。基于此,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原有的師生相處狀態,以平等的態度構建新的、更加和諧的師生關系。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暴露出來的問題,應積極協助他們解決,避免過多的批評,盡可能以肯定的語言表達鼓勵,以便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同時,在講解知識的過程中,避免單一的、機械性的講解,適當減少對學生的影響,嘗試放手,讓他們自由發揮,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換言之,教師需要將“主導者”、“控制者”的角色轉化為“引導者”的角色,以啟發代替直接告知答案,以鼓勵代替一味地批評或過于嚴格的要求,讓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探究知識,使他們在探究過程中感受到讀英語的魅力,提高其學習自信。
閱讀,讀是過程,理解和應用才是最終的目的。面對與中式思維“背道而馳”的英文文章,學生難免會在讀的過程中出現注意力在無意間分散、難以捕捉本質內涵、難以理解情感態度的困惑。此時,啟發、引導他們的思維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可以結合文章內容,循序漸進地提出問題,并在問題中滲透情感色彩。如此,在回答由簡入繁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突破理解文章的阻礙、獲得理想的閱讀收獲,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以人教版八年級上冊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一單元為例,教師便可以鼓勵學生自主閱讀文章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并觀察他們在讀這一過程中的表現,捕捉其困惑。結合不易理解的知識內容,提出引導性問題,如:“What can robot do in movies?”、“Do all scientists agree about robots can do everything like humans?”等,組織他們回到原文中尋找答案。如此,學生在初次閱讀中遺漏的知識可以得到彌補,他們對文章的把握會更加深刻。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手段還能使初中生形成回顧原文、尋找問題解決辦法的習慣,這對他們做閱讀理解習題是大有幫助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做題的準確率,可以說是一舉兩得。不僅如此,通過分析并解決問題,學生能夠發現中西方在表達同一問題時的語言和思維差異,這能夠促進他們英文邏輯思維的深化。當正確的英式思考習慣形成,他們就會在理解文章時感到輕松,閱讀教學效率自然會得到提高。
為避免因中西文化背景差異過大對學生理解文章造成阻礙、使其學習興趣降低的情況出現,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適當融入趣味教學元素,以視頻、圖片等形式呈現與文章知識內容相關的輔助學習材料,化抽象為形象,以直觀的表達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以人教版八年級下冊Unit 7 What i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一單元為例,教師便可以在授課時利用多媒體工具呈現世界各大山峰的圖片或視頻紀錄片。如此,以真實的事物呈現提高學生了解該事物的興趣,調動他們讀教材文章的熱情。同時,通過觀看視頻紀錄片,學生也能對“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形成一定了解,這在無形中降低了理解文章的難度,使課程可以輕松推進。
隨著現代科學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被應用到課堂教學活動當中,改變了單一地圍繞教材講解知識的閱讀教學結構,使課堂更加生動,提高了教學效率。受此啟發,在學校課堂之外,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網絡交流平臺打造成第二課堂,將閱讀教學空間向線上延伸。利用信息工具,教師可以錄制5-10分鐘的微課視頻并將其上傳到網絡平臺中,要求學生觀看,以此完成預習任務。如此,通過線上課堂的自主學習,學生對知識能夠形成一定了解,教師可以在學校課堂上將更多的時間放在拓展延伸、應用實踐上,這對提高整體教學效率是大有裨益的。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將在學校課堂上講授的知識進行總結,并以文檔或思維導圖的形式將其上傳到線上課堂中,為學生隨時復習提供便利。如此,實現知識的實時鞏固,提高教學效率。
結束語:總而言之,英語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閱讀教學是提高初中生英語綜合學習能力的必經之路,教師需要對這部分教育工作提起高度重視。同時,為保證初中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高漲的熱情,教師應積極尋找能夠提高教學效率的手段并大膽實踐。在實踐中總結規律,不斷調整,以合理的結構推進閱讀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克服各種困難,實現知識積累、能力水平、素質素養的協同提高,促進他們個性化全面成長,為其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