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渃云 陳 楠 貴州財經大學
在高校開設舞蹈課程,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舞蹈知識,幫助其掌握舞蹈技巧,還能夠培養學生藝術素養,提高其綜合素質,促進其全面發展。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高校舞蹈教育路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高校教育中,開展舞蹈教學能夠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舞蹈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構成部分之一,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教育和培訓,這不僅可以愉悅學生的身心,還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而且這與現代教育發展需求是相適應的。當前的教育改革對高校舞蹈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因此,舞蹈教師應積極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舞蹈素養的提升。二、審視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舞蹈教育分析
在高校教育中,舞蹈教育是重要的組成部分,通常會作為必修課或選修課。在教育改革大背景下,社會對舞蹈教育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因此,為了確保高校舞蹈教育的實效性,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應使舞蹈教育形式多元化,營造良好的舞蹈氛圍,以激發學生的熱情,促使其主動參與到舞蹈教學活動中。因此,高校應在增強舞蹈課程趣味性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多樣化的校園活動,提高學生對舞蹈的重視程度,并調動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例如,高??梢远ㄆ谂e辦舞蹈沙龍、舞蹈專題討論等活動。為了滿足教育改革的需求,高校還應當確?;顒觾热菥哂幸欢ǖ纳疃?,對學生多方面的素質和能力進行有效鍛煉。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發揮藝術骨干成員的作用,使其他學生受到激勵與鼓舞,進而促使各項舞蹈活動高效進行,讓整個校園具有濃厚的舞蹈藝術氛圍,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意識思維對人的行為具有指導作用。在教育改革背景下,要想實現對高校舞蹈教育的創新,全面提升教學水平,教師應該從思想入手,優化相關的教育工作。在以往高校舞蹈教育中,教師以“精英型”教育思維為主,這也是傳統舞蹈教育的標簽。在此思想意識的引導下,舞蹈教學的對象局限在特長生的范圍內,難以在整體上提升大學生的舞蹈素養,制約了舞蹈教育范圍的擴大。因此,創新舞蹈教師的教育思維是至關重要的,這樣才有可能提升教育的公平性和有效性。為實現此目標,高校舞蹈教師應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明確當前的教育需求,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系統化的指導和訓練。這樣做不僅能改變學生傳統落后的藝術思維模式,還能實現培養學生感悟能力的目標。與此同時,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師還要加強對大學生智商和情商的培養,使學生在畢業后順利融入社會、適應工作崗位要求。此外,教師摒棄“精英型”教育思維,有助于學生思維模式的日益完善和健全,能使其心智更加成熟,并確保所有學生都能接受到有效的舞蹈教育。
以往舞蹈教育之所以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原因之一是課程體系的設置存在不足。因此,在審視教育改革的前提下開展舞蹈教育,教師應對課程體系進行調整和完善,具體如下。
教師應強化對舞蹈藝術教育的認識,確保其是面對全體學生的。面對不同的教育對象,教師不能完全套用專業舞蹈教育大綱,在優化課程體系的過程中,應該立足實際,結合學生的需求,有針對性地改進,尤其要對與學生的認知水平、心理需求不相符的教學內容及時進行調整,確保舞蹈學習內容難度適當,以免學生產生抵觸心理??茖W、合理、可行的課程體系,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舞蹈的信心,激發其學習積極性,能使學生充分體會舞蹈的魅力,并推動高校舞蹈教育教學的高效開展。另外,教師應該為舞蹈教學內容賦予深厚的舞蹈文化內涵,深化舞蹈藝術的文化底蘊,充分發揮舞蹈教育的作用,進而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在高校教育中,舞蹈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為了與現代教育發展相適應,高校舞蹈教師應全力以赴,做好舞蹈教育的優化工作,不僅要進一步完善課程體系,樹立先進的教育思維,還應該保證舞蹈教育形式的多元化,以提升高校藝術教育的質量,增強學生的藝術修養,提升其人文精神,進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