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陽市邵陽縣塘渡口鎮第五完小,湖南 邵陽 422100)
長久以來,我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效果并不理想,教師所運用的教學方式過于老舊、單一化,不利于培養全能型人才。再加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為薄弱,教師不夠重視,導致大多數學生進行數學解題時缺少獨立思考的能力,在記憶和運用相關數學知識的時候,也表現出死記硬背的現象,無法做到舉一反三。所以,為了激發學生學習小學數學課程的興趣和熱情,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凸顯出學生在數學教學過程當中的主體地位,帶給學生全新的學習體驗。為此,系統思考和分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策略顯得尤為必要,擁有一定的研究意義與實踐價值。
為了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認識到自己教學理念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新課標所提出的新理念,進行深入的研究探討,實現對自己教學理念的革新。在教學實際中,教師要能明確學生能力與學生發展之間的關聯,并理解自主學習能力與學生能力之間的聯系,改變之前在教學中的成績至上的教學標準,將學生能力發展的考核作為教學的重要指標之一。只有當教師的教學理念得到了有效的革新,教師的教學策略與方法才能隨之實現有效的改進。
為了實現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教師在數學教學之中也要能對學生的數學認知進行調整,幫助學生改變過去對數學的畏懼與抵觸心理,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的快樂所在。而為了實現這一點,教師在教學中就要能作出相應的改變。在其中,教師需要能先認識到一點,那就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需要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動力。而為了實現對學生學習動力的有效促進,教師就可以借助對教學資源的有效運用,給學生創建適宜數學學習的教學氛圍,在其中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的調動,達成學生主動探索地進行。而為了完成對有效教學氛圍的創建,教師也就需要能對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研究。在這里,我推薦教師使用生活化教學開展的方式來實現生活化學習氛圍的創建。這是由于小學階段的數學與現實生活存在密切的聯系,而教師若能在教學中將這個聯系展現給學生,就可以達成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
例如:在進行“三角形”這一單元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對教學實際情況,來為學生創建生活化的學習氛圍,吸引學生進行主動的探索。在教學實際中,教師就可以從三角形的現實體現入手,為學生展示三角形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從中觀察三角形在不同應用場景中其功能的體現,以此達成對學生學習動力的激發。在學生通過學習掌握了三角形的相關性質之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嘗試著說出三角形可能存在的新用途。通過此過程,學生的探究興趣就得到了調動。
課堂提問也是實現學生學習興趣調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探討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可以實現對學生求知欲望的有效激發。為了實現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借助對合理教學問題的有效設計,來實現對學生思考的有效引導,凸顯出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通過此過程,學生就可以在對相應問題的思考達成對應數學知識的掌握,并且其自主學習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的發展。基于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能聯系學生的發展情況,來設計合理的教學問題,達成對學生求知欲望的有效激發。
例如:在進行“小數加法和減法”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對本課的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的研究,并聯系學生的特點進行相應教學問題的設計。在本課的教學實際中,教師就可以設計以下的問題:1.大家在上一課的學習中學習了小數的相關知識,那么這一課我們來學習小數的加減法,在之前的學習中,我們已經掌握了整數的加減法,那么大家思考一下,小數的加減法是否和整數的加減法一樣存在共同之處呢?2.整數加減法中的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在小數加減法中是否適用呢?接下來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這兩個問題進行思考和驗證,而在其過程中,學生的求知欲望也就得到了激發。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如今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而逐漸得到人們認同的一種有效教學模式,可以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發展。其與傳統教學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學的主體部分是由學生的小組合作探究來完成的。在這里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分組選擇的有效性。基于此,教師在教學中,就需要能按照學生的發展情況,對其進行小組劃分,確保每一個學生小組都有能力去進行探究。
例如:在“分數加法和減法”這一課的教學中,為了實現學生能力的有效發展,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對學生進行小組的劃分。在小組劃分結束之后,教師為學生展示本課的主要學習探究目標,使學生以此為方向,對這一課的知識進行探究。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分數加法和減法是難度相對較高的內容,學生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所以教師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要能多巡視,及時找到學生探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給予相應的幫扶。相應的,通過對這一課內容的有效合作學習,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發展。
綜上所述,為了實現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就需要能結合教學情況作出改變。在其中教師要能認識到自己教學中所存在的教學問題,從問題入手,采用相對應的教學策略對其進行有效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