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騰蛟鎮第一小學,浙江 溫州 325404)
在傳統教學上,考試是常用的教學評價的方法,根據學生的測試情況,提出評價的等級。在新課程的倡導下,評價主要在促進學生學習和成長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鼓勵與促進是評價應該承擔的責任。評價不僅在課堂內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也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外進行探究活動。
因此,在學生的科學學習上,筆者認為主要從以下三方面進行有效的評價。
對科學知識的評價,主要是筆試法[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了解學生身心特點和課程理念的基礎上,在注重對科學概念的理解和運用上,增強試題的趣味性是有必要的,讓“考試”不顯得那么乏味枯燥,而是盡量讓每一次的測試成為一項好玩的、有趣的活動,讓考場成為一道新的景色。
例1“請你聽一聽考場內有哪些聲音,并你現場聽到的聲音記錄下來”,“請觀察你現在所在的教室有哪些材料組成,它們有什么特性”,“請你打開你的豐富的想象力,選擇你喜歡的或者熟悉的動物,根據它的特點,編一個故事,寫一首兒歌、謎語等等。這一類題目比較開放,不同的學生可以有不同的想法與答案,增強了測試的情境性。
例2寫出一幅卡通、一只可愛的兔子和小狗等躍然在試卷上,一下子拉近了學生和試卷的距離感,使考試的氣氛不再是冰冷和嚴肅,也可以喚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使測試的過程變得輕松愉快。
這樣類型的題目符合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也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能力,而不是傳統意義上過分強調對知識點的考查,而是讓考試這一評價方式變得更加生動活潑。學生在這樣的試卷中變現出來的創新思維與想法會令人驚奇的,而且學生的個性可以得到解放,能力與思維也可以得到展示。
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肯定激勵性評價和否定激勵性評價同等重要。
在課堂科學探究中,在學生現有的水平上,要用發展的觀點和眼光及時捕捉學生的精彩瞬間,并及時評價學生的閃光點。在學生探究學習中的任何一個方面的進步,應該通過激勵性評價的方法,鼓勵、促進學生的學習,使之不斷發展與進步。例如,一句簡單的“老師為你的進步而自豪”,“第三小組整理實驗的習慣很好”,“不要害怕,老師會幫你的”等等,都能拉近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增強親切感。就算當時學生在發言時出現困難,教師的一句“我想他需要在思考的時間,我們再給他一點時間”等等。以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信心,呵護學生的心靈,使學生面對困難時更加自信而不再膽怯。
“激勵”有“鼓勵、促進”的意思。“鼓勵” 主要采用肯定的表揚、獎勵、成功體驗等手段[3]。但是如果一味地進行鼓勵性評價,也要適當采用負面的批評、懲罰、挫折體驗等手段進行指導。
首先,要讓學生理解,每一個人都會得到否定性的評價,而不只得到肯定性評價,從而讓學生意識到,評價不管是肯定的還是否定的,只要是合理的,就應該直接面對并且接受,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其次,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起到示范榜樣的作用,讓學生懂得如何正確接受別人對自己的否定性評價。例如,在一次課堂中,教師故意在使用膠頭滴管時操作失誤,讓學生來評價,學生舉手指出后,老師欣然接受,并且面帶微笑說:“謝謝你的指出!”并且及時對大家說:“老師有時候也會犯錯,可不能學,你們可要學會判斷哦”孩子們會意地笑了。所以,正確引導學生對待否定性評價,形成健康的心理,可以讓學生理解這一評價,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的學習。
學習態度與習慣的評價主要是采用行動觀察法,即對學生在科學學習中的表現。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容易忽視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和習慣。然而,科學學習中的態度和習慣是很重要的,會影響著學生對科學學習積極性、能動性和學習效度。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簡單闡述。
首先,通過教學評價,培養學生的合作與交流能力。現在的科學課堂,新課標提倡小組分工合作交流與能力,例如在《擺的研究》這節課中,學生分組實驗,4個人為一個小組,四個人進行明確的分工:記錄與計時員、操作員、口令員和計數員分別由一人負責。成員之間要協調好,當口令員發出口號,操作員和計數員就要準備操作、計數了,而記錄和計時員就要開始計時,最后計時記錄實驗數據。當每個小組完成實驗后,要鼓勵學生進行小組之間的交流,討論分析小組之間數據的異同點的原因。學生的每一次大膽嘗試,每一個思維火花,教師要給予一定的肯定與鼓勵。
其次,通過實驗設計題,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精神,考驗學生的毅力,學生通過手腦并用的實驗設計活動,可以體驗實驗過程的曲折和樂趣[4]。在“物質變化”這一單元中給出了這樣的實驗設計題:請設計一種方法來判斷小蘇打和白醋的反應是屬于化學反應。設計實驗時請思考:如何判斷產生的氣體是新物質嗎?剩下的液體是白醋嗎?你可以怎么檢驗才最可靠?實驗設計題在了解學生心理的基礎上,以探究和思索的方式,使學生體驗經歷探究過程,是學生樂在此中,培養學生探究的興趣和收獲成功的喜悅,從而促進學生的成長與進步。另一方面,實驗探索中往往需要經歷繁雜瑣碎的操作和準備隨時咀嚼失敗的苦果,這是對學生毅力的極好考驗。所以,探究過程是關鍵的,而結果可以作為評價的依據,但并不是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