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喆
(四川傳媒學院,四川 成都 611745)
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時期,新農村建設給社會工作的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社會工作可以有效地緩解農村社會矛盾和沖突,對保證農村社會穩定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利用社區工作法、個案工作法來解決農村社會存在的問題,推動農村社會工作向著本土化方向發展,通過專業的社會工作來為農民提供資源和服務,使農村弱勢群體可以有效的幫助,處理好農村勞動力轉移產生的不穩定因素,為建設和諧社會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一)農村社會工作研究和實踐滯后。我國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遠低于城市,農民多依靠種植農作物和外出打工來獲取經濟收入,還需要面臨著各種生存壓力和困難,農村社會工作還處于探索和嘗試階段,社會工作開展的比較滯后,獲取到的研究成果也不多。當前還沒有太多研究創新,很多理論并沒有本土實際情況結合,缺少與國際農村社會工作的學術交流。需要從農村發展項目利益主體相互間關系、利益和文化沖突等角度來農村社區社會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二)農村社會問題分析視角單一。一些非政府組織在農村開展的社會工作,活動主題比較分散,不同機構開展的社會工作側重點有所不同,沒的建立起統一的發展觀。農村是不可分割的社會團體,農村社會生活主要存在著經濟、教育、衛生等問題,民間社會工作組織只注重解決某方面的問題,比如,開展好農村教育等。受到資金和機構任務等因素的制約,多關注社會存在的單一問題,沒有注意到該問題相聯系的其它現象,這就使得沒有對農民社會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解決,是一種孤立的解決問題辦法。
(三)機械套用西方的社會工作方法,導致“文化識盲”。由于我國農村人口結構發生較大變化,西方社會“人人參與”的社會工作方式已經不適合我國農村社會工作的要求。國際發展項目在我國農村社會的運行,需要對“文化識盲”的原因提高重視,深入了解村落文化具備的意義,充分考慮到專業知識的盲點,方可以了解村民行為規范,這樣才會使“人人參與”的社會工作發揮出應有的效果。在與政府部門開展的合作當中,社會工作群體只處于輔助地位,社會工作的作用并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這就使國際上的社會工作存在著依附性運作的特點,把社會工作引入到農村社區,會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還仍存在著參與表象問題。
(四)缺乏長期的、系統的跟蹤性實驗研究。實驗研究應該秉持基礎性、實用性和普遍性原則,應該接近農村生活問題,選擇基礎性的問題,開展的研究應該接近農民實際生活,把研究成果應用到農村中,研究應該具有很好的推廣性,把研究的成果推廣到全國。但是,當前的農村社會實踐還以短期實習為主,存在著工作時間短和覆蓋面小的問題,沒有達到實驗研究的原則要求,使得無法開展深入的研究。
(一)農村社會工作的重要性已經在國家層面得到認可。國家已經把社會工作人才作為重點發展的人才類型之一,并對專業社會工作人才建設進行了規劃,初步建立了職業水平考試和管理辦法,會使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更為規范,已經得到了國家層面的認可,為開展好農村社會工作,解決農村社會問題提供了保證。
(二)城鄉統籌背景下農村社區形態發生轉化,更需要農村社會工作的介入。由于大量的農村年輕人口已經不斷向城市轉移,農村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問題十分突出,農村的社區服務功能滯后。國家已經把農村社區建設作為重大問題,可以更好地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農村社區服務是把政府部門提供的服務和自身服務進行結合。從實際的農村社區建設情況來看,經濟發達區域取得了較大的成效,需要由城市化和工業化來帶動社區建設。經濟條件不好的省分,可以把自然村落作為單位,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來促進社區建設,農村社會問題離不開社會工作的參與,會在農村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三)創新農村社會治理離不開農村社會工作的參與。社會治理是政府管理的完善,社會工作在社會治理起到協同作用。應該在農村群眾工作中應用社會工作的理念,把優秀的社會工人員納入到農村,借助他們專業優勢來增加政府和群眾的聯系。農村社會工作會發揮出更為重要的作用,對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強化政府部門的社會管理職能,都需要大量的高素質社會工作人才。
(四)農村社會工作在“精準扶貧”中可發揮重要作用。脫貧攻堅戰也為農村社會工作提供很好的發展機遇,精準扶貧要求精細化的工作理念,社會工作為專業性的助人活動,可以充當資源鏈接者的角色,把農村社會資源進行整合,為貧困人口提供專業技能和知識,幫助進行自我建設,提高貧困對象的識別準確率,并提供精準的服務。
我國的農村社會工作還在不斷探索,開展的相關研究較少,還沒有完全達到所有服務對象的要求,還面臨著更多的挑戰,需要拓展農村社會服務范圍,從而為新農村建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