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川川
(聊城市茌平區韓屯鎮人民政府,山東 聊城 252117)
在新形勢下,廣場舞呈現出了很多的新特點,其融思想教育和休閑娛樂為一體,具有互動性、集體性、自由性、娛樂性,因此其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地位與作用也不容小覷。文章將從廣場舞的特點入手,對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的地位與作用進行分析,并且就如何進一步增強與發揮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地位與作用展開論述,以供參考。
廣場舞近些年來成為了城鎮與鄉村文化的主流,在大街小巷、公園廣場都能看到群眾跳廣場舞的身影。這與廣場舞自身的互動性、集體性、自由性、娛樂性特點有關。(一)互動性。其他的舞臺藝術一般會分為舞臺區和觀眾區,舞臺區是演員表演的區域,觀眾區則是觀眾觀賞區域,這樣的互動是有限的,交流也是有限制的。而廣場舞則不同,其并不區分舞臺區和觀眾區,觀眾可以隨時隨地走到廣場舞群體中,隨之起舞,而廣場舞的參與者也可以跳累了直接選擇休息。這其間的互動是非常頻繁的。(二)自由性。廣場舞雖然有一定的組織者,但是在表演方面是非常自由的,音樂伴奏的選擇也非常隨意,對于參與者的要求也并不高。(三)集體性。與一般的舞臺演出不同,廣場舞少則十幾人,多則幾十人、幾百人,因此是一個集體性的表演,熱鬧非凡。也因此可能會導致廣場舞參與者與周圍居住的群眾產生沖突。(四)娛樂性。廣場舞在本質上來說不屬于演出,而是一種休閑娛樂。參與者參與到廣場舞中來,也是為了放松身心,產生愉悅感。因此,現在廣場舞的覆蓋面非常廣泛,上至六七十歲的老人,下至三四歲的孩子,都是因為廣場舞具有很強的娛樂性而樂此不疲地參與其中。
由于廣場舞與音樂藝術進行了完美的結合,因此,廣場舞的表演者可以在音樂的伴奏下,通過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從而逐漸提高人民群眾的審美能力,與此同時,廣場舞學起來難度小,能給舞者帶來了很大的快感,因此,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進而有更多的人參與到廣場舞的行列中,這樣一來,一方面為人民群眾的生活帶來了濃厚的藝術氛圍,另一方面,還大大提高了人們的藝術欣賞能力。除此之外,人民群眾通過了解舞蹈、學習舞蹈、演繹舞蹈三個環節,將廣場舞蹈的文化進行了有效的傳播,并且,也充分體現出了人們對舞蹈藝術的熱愛和贊美,以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同時,通過將廣場舞的文化內涵與民間文化魅力的有效結合,就能實現廣場舞的快速傳播,進而讓更多人參與到廣場舞的學習和演繹中,從而實現對群眾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欣賞能力的全面提高。總而言之,廣場舞的興起和推廣對提高群眾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欣賞能力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現如今,隨著城鎮化的腳步不斷加快,人們的聚居方式發生了改變,住在對門卻互不認識、不理睬的情況非常常見。廣場舞的出現促進了鄰里關系的和諧發展,把不同身份,不同愛好的人們聚集在一起,使很多社區群眾通過廣場舞結識,增進了互動,建立了友誼。人們在廣場舞這個平臺上相互學習,相互交流,通過舞蹈健身、娛樂,生活逐漸走上健康的軌道,與人待物更加文明有禮,鄰里關系更加和諧。
廣場舞全民健身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基礎就是場地問題,要想保證廣場舞運動可以科學化開展,就首先要解決廣場舞運動場地建設不足、管理不到位的現實情況。因此,國家政府職能單位要加強對廣場舞運動場地的規劃與投入,建立規范化的廣場舞運動場地,并落實相應的管理政策,在保證廣場舞運動能夠正常開展的同時,保證場地利用的規范性,避免出現場地爭搶的混亂情況,造成社會安全威脅。
參與廣場舞的婦女群眾是婦聯組織引領、服務、聯系的重要群體。各級婦聯組織和干部要不斷提升政治站位,積極引導廣場舞婦女群眾聽黨話、跟黨走;要摸清轄區廣場舞隊伍的情況,做到情況清、底數明。要建立相應的婦聯組織,在參與中找準廣場舞婦女群眾思想政治引領工作的切入點;積極開展廣場舞婦女群眾喜聞樂見的父母課堂、健康講座、生活藝術等活動,讓思想引領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
要積極組織具備舞蹈文化功底以及舞蹈知識的舞蹈專業人士對廣場舞舞蹈形式進行豐富,并添加富有民生氣息的舞蹈內容和文化,以推動廣場舞全民健身群眾文化活動發展。與此同時,還要對廣場舞活動的音樂進行拓展,改變單一的音樂形式,采用更多符合廣場舞運動內容的音樂,以實現廣場舞運動的高質量發展與推廣。同時,通過對廣場舞形式的豐富,還可以讓廣場舞運動的受眾人群逐漸擴大,改變目前廣場舞運動發展中以中老年群體為主的情況,使更多的青壯年群體參與到廣場舞全民健身群眾文化活動之中來,進而實現廣場舞運動的全面發展與普及,為我國全民建設事業的開展提供保障。
廣場舞作為城鄉文化建設的組成部分,要以文化的魅力在城鎮化發展進程中贏得更廣泛的認可,取決于廣場舞文化內涵的挖掘和文化價值的提升。廣場舞價值取向的合理化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有利于廣場舞文化健康可持續發展,也將為城鎮化的深入和社會的和諧發展提供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