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東凱
(陜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寶雞卷煙廠,陜西 寶雞 721013)
人力資源三支柱模型就是以人力資源專家中心(HRCOE)、人力資源業務合作伙伴(HRBP)、人力資源共享服務中心(HRSSC)這三個支柱構成人力資源體系。傳統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是按專業職能劃分的,如常說的人力資源管理六大模塊。人力資源三支柱模型是以業務為導向進行人力資源體系設計、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實現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價值和利益的最大化。其中,人力資源專家中心的功能是提供業務導向的戰略支持,并推進配套的政策制度的規劃、優化和創新。人力資源業務伙伴的功能是加強人力資源部門和業務部門之間的合作溝通,協助業務部門主管更好地使用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和工具管理員工,同時為業務部門提供基于業務導向的咨詢解決方案。人力資源業務共享中心是基礎服務中心,其功能是將員工招聘、員工培訓、薪資發放、人事政策等整合進平臺,使得流程性基礎事務全權交由網絡平臺負責完成。我國很多企業都建立了自己的人力資源三支柱模型。比如,華為建立了包括人力資源委員會(相當于人力資源專家中心)、HRBP部和人力資源服務共享中心的完整人力資源三支柱。騰訊建立了包括騰訊人力資源專家中心(COE)、騰訊人力資源業務合作伙伴(BP)、騰訊人力資源平臺部(SDC)在內的具有騰訊自身特色面向客戶的人力資源三支柱。
現代企業面臨的是一個互聯網時代快速變化的環境。互聯網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正在進行新的改造。傳統人力資源管理以職能為導向,以行政管理為核心,難以和業務部門高效銜接,面對迅速變化的內外部環境,更是難以按專業、地域的特點提供針對性的個性化人力資源服務。人力資源三支柱模型順應了產業互聯網時代必然的轉型發展方向,旨在通過人力資源的變革去支撐企業的戰略轉型和系統的變革。
近些年來,管理學者和企業的管理者們都在呼吁要將人力資源管理提升到企業戰略高度。傳統的按職能分工的人力資源管理很難做到。人力資源三支柱模型使得人力資源管理戰略性工作和事務性工作分部門處理,使人力資源管理從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使人力資源部的重心向戰略性事務轉移,有利于人力資源管理戰略性工作的開展。
我國企業構建并實施人力資源三支柱管理體系面臨著較大的挑戰和風險。首先,必須結合我國的國情和國家宏觀政策。吸納新時代背景下黨建成果,加強和改進企業黨的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引領作用,是企業改革和發展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保證,也是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和發展制度的必然要求。其次,要突破管理理論的情境適應性障礙。結合國內外戰略管理學科的發展成果,我國企業無論是從事模仿性理論創新還是探索性理論創新,其關鍵的突破口在于把握中國國情,實現情境理論化。才能做到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統一、才能體現理論指導實際的價值和現實意義;最后,制定人力資源管理戰略必須糅合企業發展戰略,結合企業發展戰略目標并通過企業發展戰略導向來確定人力資源三支柱構建與實施方向和路徑。企業戰略導向一般有財務增收戰略導向、客戶增長戰略導向、運營增效戰略導向和人力增值戰略導向。依照組織發展要素和特征,才能實現人力資源三支柱體系融入組織發展體系,并有效管控在構建和營運人力資源三支柱過程中出現的風險。
1.掌握數據分析與決策技術。組織中掌握核心技術和擔任關鍵崗位的戰略性人才往往更容易被競爭對手關注。COE應該高效運用人力資源大數據分析和建模技術,把握企業發展戰略和人力資源發展趨勢,做出戰略性人才需求和流動傾向的科學預測,協助企業決策層制定業務發展解決方案和企業管理方案,維護企業在全球化范圍內的競爭優勢和競爭地位。
2.提升國際化項目管理能力。伴隨著國家戰略的持續深入推進,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國門參與國際化發展。作為驅動企業業務發展的HRBP,應該善于學習,開闊國際化視野和提升戰略高度,確保企業能夠順利、持續發展。
3.增強主動和貼心服務意識。SSC作為組織文化和價值觀的擁護者,應當牢記企業發展戰略。在服務中增強組織聲譽,在服務中創造價值。
吸引和保留“高精尖”人才成了人力資源管理者的戰略優先工作。由于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政策具有均一性,無法滿足組織成員的個性化需求,導致企業在人才吸引、發展和保留存在制度缺失。建設發展性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防范人力資源管理風險是人力資源管理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加強企業文化和雇主品牌建設。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的精神指引和激勵作用,彌補物質激勵的缺陷。開拓雇主品牌建設渠道、勇于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是增強員工對企業認同感和激發員工活力的重要舉措,從而使企業成為員工安身立命、樂意發揮主觀能動性去創造價值的平臺。
人力資源三支柱管理模型是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發展和實踐的成果,是一套融合企業業務發展戰略和人力資源管理戰略的集成管理系統。時至今日,理論界仍然在進行理論探索,實踐界也是不斷優化和創新,以便從人力資源三支柱模型中獲取更多的研究價值和實踐價值。由于人力資源三支柱模型存在著較強的靈活性,因此在企業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應用模式。未來的研究可以從企業所處不同的發展階段,科學構建和實施人力資源三支柱結構化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