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婧 沈陽大學
傳統水印版畫技藝是中國特有的版畫印刷技藝,它具有特殊的藝術魅力與文化內涵,顯示了與其他現代印刷工藝不同的優勢,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水印版畫通過勾描、刻版、印刷的創作流程,向人們展現了深刻的思想內涵和獨特的民族藝術語言。通過對傳統水印版畫的繼承,我們能夠感知它的文化意義,也能明確水印版畫的發展方向,進而保持水印版畫的歷史文化性、獨特性和優越性。
傳統水印版畫是由雕版印刷術的發展而產生的,并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地變化發展。因此,水印版畫具有悠久的歷史。它的制作就如雕版印刷一樣采用復制的方式,利用水質顏料來印刷,這種顏料的運用使水印版畫作品呈現出中國國畫的清透、高雅、水漾等審美特征。例如,《天姥對廷圖》《十竹齋書畫譜》《巨川舟楫圖》等作品都是我國古代木刻版畫的優秀代表,這些作品無論是在表現內容方面還是在制作工藝上都充分展示了中國傳統水印版畫的特點,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和藝術鑒賞價值。
現代水印版畫的技藝主要是人們在學習傳統水印版畫過程中改良創新的“創作水印木刻”,其在工藝上由原來刻板制作的不同種類箋的印刷發展到能活靈活現地印制,如氣勢磅礴、筆墨淋漓的《奔馬圖》,以及唐代的《簪花仕女圖》等作品都標志著現代木刻水印藝術的發展。
水印版畫之美在于“材”“刀”“暈”“痕”“韻”之中,能讓人充分感受到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通過視覺感受引起觀者的共鳴。在畫面表達上具有“觀象生意”“以象寓意”“造像表意”的意象韻味,使人通過水印版畫中概括出來的“形”感受到版畫創作者的創作意圖,既突出了畫面整體的意象氛圍,又充分表達了意境。水印版畫的技藝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表現手法概括簡練,展現出來的畫面黑白對比鮮明強烈,且畫面主體突出,干濕、虛實、濃淡效果豐富,具有平面藝術美感。
第二,水印版畫含有豐富的韻味,一幅作品之中木質材料、刀刻痕跡、水性顏料三者爭相展現,共同構成傳統水印木刻的獨特風格和深遠意蘊。與傳統水墨畫相比,其有明顯的材質肌理效果,可以使觀看者通過畫面感受藝術作品與自然高層次的融合,具有特殊的美感價值。其在畫面表現上具有更多的藝術感染力,引人深思、耐人尋味。
第三,水印木刻版畫的制作過程考究,可以用三個步驟來概括,分別是“畫”(根據畫面進行構思與繪畫)、“刻”(刻版、翻版)、“印”(拓印)三步。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將水彩顏料、墨色作為色彩載體,在滲透性強的宣紙或木質堅韌的木板上運用畫筆、刻刀等工具進行繪畫雕刻,經過拓印融合刻、剔、撣、描等特殊技巧,表現作品中的藝術形態、筆墨以及神采,給人以畫面優美、層次多樣之感。
從傳統水印版畫作品到現在版畫作品的畫面表現,我們可以發現,水印版畫的發展在探索過程中注重的是版畫內涵與意境的表現。在現在社會多樣化的表現形式下,現代水印版畫的作者希望探索出更加具有個性、更加純粹的藝術表現語言。例如,應天齊先生在創作水印版畫時,通過加強作品中民族精神及傳統文化的表達來進行創新。他的版畫代表作《西遞村系列》通過黑色與古典寫實風格的相互融合,不僅提升了整個作品的意境,還表現了鮮明的感官效果。再如,注重水印版畫自身寓意的版畫藝術家陳琦先生,在其作品《佛印》中運用鮮明的色彩把象征意義明顯的佛手和“莊生夢蝶”相互結合,充分提升了版畫的畫面張力與作品的文化內涵。
由此可見,當代水印版畫繼承與發展的方向是:要在保持民族精神內涵不變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形式的創新;在繼承色彩、表現手法、工藝制作方法的基礎上,加強獨特深刻文化內涵的研究表現,進行水印版畫作品的發展與創新。
水印版畫是我國特有的藝術形式,它包含著深刻的民族文化,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特征,無論是傳統的水印版畫還是現代的水印版畫都蘊含著豐富的精神內涵。對于水印版畫的繼承與發展,我們應該不斷探索新的表現形式,深入學習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提升版畫的工藝技巧,加強作品精神內涵的表現,從而實現水印版畫的繼承、創新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