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
(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第十六小學,貴州 遵義 563000)
孩子是一張未經涂描的白紙,你若不曾仔細描摹,他就會懵懂無知。小學階段是培養想象力的重要時期,若給他插上想象的翅膀,便會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飛翔。語文教材充盈著想象,語文教學對于培養學生想象力具有很大的優勢。作品中生動的形象感染力極強,其優美的意境,典型的形象,深邃的思想意蘊,足以引發種種聯想與想象。但想象并非全然是“天生的”,需要教師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訓練。
當今,學生想象力現狀不容樂觀,學生思想僵化,缺乏想象力,學生依靠老師的心理,學習被動。其次,學生生活積累缺乏,觀察能力差。基于此,貴州省小學語文鄉村名師工作室周萬英工作室進行語文有效教研主題課題研究,本人參與此課題,課題組開展了一次有效教研主題活動——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活動中展示了三節課例,從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一位鄉鎮教師執教古詩《示兒》。為了培養五年級孩子的想象力,理解古詩意思的同時讓學生想象畫面。學生結合注釋、插圖、生活經驗等說詩句的意思,并抓住詩句中的關鍵詞,引導學生想象詩人陸游臨終前的情景。其次,通過一幅幅黎明流離的圖片,激發學生想象當時統治者的昏庸無能,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從而體會到詩人的愛國情懷。此詩幾十個字,卻飽含了詩人滿腔的愛國情懷,揭露了當時殘酷的社會現狀,留給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這就需要老師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把詩句讀“長”,體會想象詩人當時的心情,才能真正了解此詩飽含的情感。
第二節課例部編本第九冊《四季之美》。本文學習的語文要素即初步體會課文中的靜態描寫鵝和動態描寫,為了更加有效地達成這個教學目標,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描寫每個季節動態美的關鍵詞,展開想象,說一說你看到的畫面。引導學生想象夏夜之美,抓住“翩翩起舞”、“飛行”這些表現動作的詞,想象螢火蟲是怎樣飛舞的,一只只螢火蟲像什么,又是怎樣在空中飛行。學生將夏夜的三種景象想象得非常有趣、生動。想象秋天的美妙畫面時,學生通過學法遷移,找出秋季出現的景物及關鍵詞,想象“點點歸鴉”的畫面,想象歸鴉“急急匆匆”會去巢里做什么,想象大雁在高空如何“比翼而飛”,學生把秋季的畫面說得更加豐富。學生的想象力通過抓住關鍵詞展開,有了這樣的學習方法引領,學生在今后的閱讀中就能想象出精彩美妙的畫面。其次,反復朗讀。細細品味,在朗讀中體驗作者創設的意境,從而想象出唯美的畫面。
第三節課例部編本第五冊《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整堂課充分尊重學生,把主動權交給學生,開課直入課題,學生回憶“預測”的方法,接著讓學生用所學的方法一邊猜測一邊讀故事,猜測的過程就是想象的過程,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展開想象,活躍思維,想象的故事情節豐富多彩。這些都是基于學生平時愛觀察,預測中就是在無形中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故事結尾充分讓學生猜測,以小組為單位先說一說故事結局會怎樣,一邊將編出的結局用一個詞書寫出來,學生自主學習,匯報,學生在想象中感受閱讀故事的樂趣,培養想象力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閱讀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