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昕 泰山學院
服裝設計計算機實驗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提升,借助計算機輔助軟件,學生能夠自由地實現服裝專業設計,從未來的發展角度來看,培養學生計算機實驗能力非常重要。不過當前盡管教師在上機操作的時間安排上做出了很多探索,試圖為學生的上機操作爭取更多的時間,但是在專業課程的銜接上還有待提高。通常情況下,教師會選擇在服裝款式設計和服裝結構設計的課程講述之后,再讓學生進行上機操作,兩者存在一定的時間差,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大部分學生在上機操作時,一般都是模仿教師的操作步驟來完成上機任務,顯然這是不利于學生的發展的。
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渴望在設計過程中展示自我,他們試圖用自己豐富的想象力來創造別具一格的服裝,因此他們需要一個發揮才華的舞臺,這個舞臺只有計算機實驗能夠提供。而在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下,大部分服裝設計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比較保守,沒有給予學生充分發揮的空間,難以形成自己獨立的見解。
大部分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渴望在上機操作時提高自己的設計技能,設計技能的提升固然重要,但設計思維的培養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服裝設計過程中計算機輔助軟件的出現是為了使學生的設計需求得到滿足,但這并不是計算機實驗的真正目的,通過上機操作,進行服裝設計實驗的最終目標是使學生的設計思維得到培養,完整的設計思維有利于凸顯學生的原創個性,讓作品更具有神韻,從而實現學生在服裝設計道路上的長遠發展。
師生需要高度重視計算機實驗對服裝設計的意義,計算機實踐在服裝設計中應用的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操作命令、繪制圖形以及處理高級圖形的能力,在實驗過程中,通過層層遞進的方式,使這三種能力得到提高和鞏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設定題目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綜合練習,要求設計課題中要包含多樣化的操作步驟,從而使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方便查漏補缺。教師要合理地運用教學案例,通過案例教學讓學生意識到計算機邏輯運算功能能夠使時裝畫和服裝設計效果圖的花型圖案以及面料呈現多元化的變化;利用計算機,線描造型完成后的封閉區域內花型圖案或色彩的填充可以在幾秒鐘內完成;這樣的優勢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設計效率,更重要的是減輕了學生的設計負擔,使學生發現計算機實驗在服裝設計中應用的關鍵性。
在服裝專業的計算機實踐教學中,教師也應該意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摒棄刻板的教學方法,試著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豐富課堂內容,教師可以向學生提供一些操作案例,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對相關資料進行整理。在課堂上,教師應注意學生的角色,引導學生向其他同學介紹自己預習到的內容,這不但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更重要的是使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得到了激發。
例如,由于在格紋毛呢面料繪制的過程中,涉及了格紋排列設置,能夠解決這一問題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利用計算機中的框選工具進行復制粘貼,另一種則是采用濾鏡風格化中的拼貼功能,加上濾鏡中“其他”中的“最大值”進行高級操作。這兩種方法都可以實現最初的既定目標,但通過討論,前一種方法要耗費更多的時間,所以不可取。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實現了自主探究,對于這方面的知識也有了更直觀的了解,在服裝設計上能夠更加專業。
服裝專業的學生在現實中所遇到的問題要遠遠多于計算機輔助軟件,而且問題更復雜,更超乎想象,學生要想解決問題,必須具備全面的思維模式,因此在計算機教學實驗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思維模式的培養,通過對知識點的優化組合,使學生實現對服裝設計知識的靈活應用。
例如,在上機操作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秋冬女裝設計技進行構思,在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分析時下的流行趨勢,從而繪制合適的服裝效果圖。教師結合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指導學生的不足,讓學生能夠正視自己的有待提高之處,激發他們的設計靈感,實現專業強化。
服裝設計專業允許學生天馬行空,發揮無限想象,計算機技術讓學生有了這樣的條件和空間,對于服裝設計計算機實驗的優化,既能夠挖掘學生的設計潛能,還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在服裝設計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計算機實驗所帶來的突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