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青
(鹽城廣播電視總臺,江蘇 鹽城 224005)
在網絡廣泛運用前,廣播電視臺一直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伴隨時代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的快速進步,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讓廣播電視臺慢慢喪失了之前傳播首領地位,在新媒體時代下遭受了巨大的沖擊。要使廣播電視臺新聞得以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對新聞采編進行有效的創新與改進,進而可以在新媒體環境下穩固而長遠地發展。
首先是新聞采編工作缺乏前瞻性,時效性是新聞熱度最基本的保障,如果廣播電視臺播放的新聞缺乏應有的時效性,例如該新聞在前一段時間便被其他平臺播放出,那么這條新聞的時效性便大大降低,人們對該條新聞不再陌生,很多時候會選擇忽略劃過,新聞的收視率便隨之下降。且隨著自媒體媒介的不斷興起,傳統廣播電視臺面臨的競爭對手將不再局限于其他廣播電視臺,更多的是成千上億的公眾號等自媒體,與之并行的問題還有當下我國有大部分廣播電視臺新聞采編人員都尚未重視到新興自媒體媒介的威脅,并沒有重視到新聞內容的時效性于新鮮度,往往隨波逐流,看哪個平臺的播放量高便跟著出相關新聞,這種新聞的質量不高,人民群眾的注意力很難被吸引,長此以往非常不利于廣播電視臺的可持續發展。
其次,新聞的趣味性嚴重缺乏。雖說新聞工作人員頒布的新聞代表著一個廣播電視臺平臺的整體形象,但很多廣播電視臺新聞采編工作人員卻沒能真正解度自身的真正作用,常用單一、簡單發詞匯來編寫新聞內容,導致新聞內容過于枯燥,新聞本質的目的是娛樂人民群眾的飯后閑談,提高人民群眾的話題討論程度,以此激發人民群眾的發散思維,而過于枯燥、無聊的展現方式卻是與新聞發布的初衷背道而馳。
再次,創新度持續再創新“低”。基于網絡時代的便利性,很多時候僅需在搜索軟件中搜索相關內容便會有成百上千的資源“供君參考”,創新度不足的問題一直都是當下我國絕大多數廣播電視臺普遍存在的現象,導致人民群眾接觸到的新聞內容多數“千篇一律”,無法再從新聞采編人員的思考角度下思考同一件事情,新聞內容無法滿足人民群眾討論的實際需要,長此以往市場便會拋棄這些廣播電視臺。
新聞工作者需要能夠熟練捕捉不同的新聞信息,以專業的角度來看不同的新聞內容,同時可以快速地發現具有價值的新聞資訊。因此,新聞采編的工作者應該在工作期間更加主動,快速收集新聞的第一手材料,同時積極參與新聞的制作和采訪工作,在實踐工作期間不可以單純去應付,針對新聞工作者而言,提升新聞質量是對于社會負責的體現。新聞工作者還應該能夠觀察現實生活中的各個細節,發現其中具有價值的信息。此外,如果要確保廣播電視臺中新聞采編工作能夠地順利進行,務必要和社會大眾增加互動,自新媒體的時代來臨到現在,新聞采編這一工作不可以只單純地重視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加工,因為社會大眾對于新聞信息的質量要求變得更高,廣播電視臺中新聞采編工作者務必要做相應的調整和創新,才可以獲得社會大眾的認可,而和社會大眾增加交流和互動就是一個最佳的選擇,像是廣播電視臺中新聞采編工作者借助微博或是微信這些公眾平臺和大眾強化交流,能夠方便又快速地掌握大眾獲得新聞的渠道和所關心的新聞焦點,并且還能夠及時地收集到人民群眾對于新聞采編這一工作的意見與建議,以便之后工作過程中能夠及時地進行調整和創新。
現階段我國已然進入了信息時代,部分媒體為了博取社會大眾的關注,去運用很多不當的宣傳方式,以至于出現一些不道德的行為。部分媒體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收入而忽略新聞制作具有的嚴謹性,時間一長必定會被人們所厭煩,也就難以獲得人們的信任。新聞媒體應該給社會大眾展現真實可靠的新聞資訊和信息,不可以為了博取大眾的關注而去運用不當的運營方式,更不可以不管事實去傳播虛假新聞,有意地傳播一些虛假的信息。像是在當下微信用戶都會把自己所看到的新聞資訊發布到“朋友圈”,由于無法對其進行相應的監督和管理,造成“朋友圈”中出現很多的虛假信息,部分媒體為了吸引更多的受眾,借助不當的手段制造一些謠言,以至于出現有意欺騙別人的行為。廣播電視臺還應該努力提升新聞采編工作者的綜合工作能力,借助強化培訓和激勵深造的方式讓新聞采編的工作者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讓其可以熟練地操作不同類別的媒體,以正確的態度來看待新媒體環境下新聞采編這一工作發生的變化,致力于創新新聞采編的工作方式,進一步提升廣播電視臺中新聞采編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為社會大眾制作和傳播高質量的新聞。
新媒體雖然對廣播電視臺中新聞采編這一工作產生很大的影響,但它也給新時代廣播電視臺中新聞采編這一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機遇。伴隨新媒體時代的來臨其對于廣播電視臺中新聞采編這一工作有了的全新的要求,因此新聞采編者務必要主動去學習,持續增強自身具有的專業技能,熟悉新媒體的操作技術,使得廣播電視臺節目能夠更加順利地運行,讓新聞采編這一工作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