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玲
(寧夏六盤山高級中學,寧夏 銀川 750002)
在如今的經濟與科技高速發展的情況下,各項科目的教育也需要跟隨時代腳步,運用先進技術來優化課程。在如今的課堂當中更需要提升學生的主體性,并能促進他們自主思考與學習,由此便不能夠運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且在化學學科當中有許多的知識點,需要學生深入地思考,并且分析這樣才能夠理解到其真正含義。利用微課教學,并能夠讓學生提前預習,在課堂中更好地參與其中,并且利用各種評測以及反饋平臺來培養保持學生的熱情,綜合提升教學效率。
在運用微課時,教師可以將整個課程的知識點內容濃縮到10 分鐘左右,制作成視頻以供學生預習或者查缺補漏。而在這10 分鐘以內,學生的注意力能夠更好地集中,并且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把握重點。每個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都有了初步的認識,在課堂當中,學習有了目標,每個學生都能將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與老師和同學積極互動,增加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有效提升課堂效率。
學生在以往的教學當中都是聽教師講,自己不去思考。但如果結合微課模式,學生可以自主進行知識學習,并且在各個知識點當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有遇到解決不了的再請教教師,學生對知識的 理解更深入。還有在微課運用過程當中,主要以多媒體等信息技術為主要載體,利用各種生動的圖像畫面,展示化學實驗現象更直觀。也可以利用動畫模擬實驗過程物質的微觀變化,使學生學會從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視角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學生能夠充分體會化學學科的獨特與魅力,進而產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微課在短短的10 分鐘內,可以將各項知識點積極有效的講解,并且其綜合性較強。而學生能夠通過這些視頻來快速的思考相關知識點與化學,和其他學科的聯系。并且能夠從中進行主動的思考,特別是在熔點沸點的學習過程當中,與物理知識相連接起來,以此培養學生的各項綜合能力。
上文中提到,教師可以將微課將化學知識點制作成10 多分鐘的微課視頻,以供學生預習或者學習。并且在高中化學當中及相關知識點比較多,且內容很復雜、籠統,所以利用這10 分鐘的微課視頻來幫助學生更好的預習,并且掌握化學知識,對課本進行預熱。再根據相應目標來梳理,下節課程作為重要知識點。比如在“硫的轉化”的學習當中。學生通過預習可以先對硫單質、二氧化硫以及不同價態硫元素之間的轉化等進行了解,大概掌握硫在這一過程當中的形態及其轉化過程。這樣能夠促使他們在下一節課的學習過程當中,更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當中。同時微課當中的各種圖片、動態視頻,都能夠使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硫的轉化,并且提前記憶相關內容,以此來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微課當中學生能夠通過微課平臺,將各種復雜的知識更簡單化理解。比如說離子、分子等相關的微觀形象,既看不見又摸不著,如果教師只是按照書上的內容進行講解。那么學生理解起來非常的困難,所以通過微課的視頻動圖來進行直觀立體地展示,將各種離子狀態進行動態化。比如說在“物質在水溶液的行為”這一章節當中,學生很難理解溶液中氫氧根離子和氫根離子的來源問題,或者濃度大小關系。在此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微課動態視頻,將溶液中的粒子變化過程展示出來。而學生也能夠更好地理解溶液當中存在的所有粒子,并且通過這些動態化的圖片,學生的記憶會更加深刻。這不僅能夠提升課堂效率與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夠有效地解決學生在這一過程當中遇到的各種離子問題,有效減少教師的工作量。
微課平臺只是一種輔助教學模式,最主要的還是要結合課程的內容進行模式選擇,并且運用微課教學方式來進行優化教學,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比如說在化學反應的快慢和限度教學過程當中,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內容,學生自讀教材,采用微課習題鞏固模式,檢測預習效果,便可掌握知識要點。課堂上選擇合作探究模式,學生自主完成“溫度、濃度、催化劑及接觸面積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的實驗,壓強對反應速率的影響難以在課堂上探究,教師通過微課的動畫模擬的形式完成該項探究,從而,突破“控制變量法”的教學難點。化學反應限度較難理解,微課預習模式對高一學生來講有難度,在章末總結時,利用微課對化學反應限度的知識要點歸納整理,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從文中可以得出,微課的利用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效率,激發學生興趣,并且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及實驗能力的培養。而教師也要通過信息技術支持,轉變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提升課堂效率,并且因地制宜、不斷研究實踐,參與到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改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