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芳1 吳萌2 吳文杰3 范雅杰4
(1.赤峰學院國際教育學院;2.3.4.赤峰學院文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近幾年關于現代信息技術與高校課程相結合的研究文獻不斷涌現,但是與有的國相比,我國的現代化技術應用于教育領域仍存在不足之處,尤其對于內蒙古地區像赤峰學院等一些二本院校,互聯網技術在傳統課程中的應用并不完善。在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上,至今有眾多知名學者發表了很多研究慕課的論文、著作等。但是如何將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與現代漢語教學達到“無縫銜接”,并未完全解決。具體深入的課堂教學改革仍有待于持續探索。
這門課的教學目標旨在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有關語音、文字等各部分的基礎理論,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運用現代漢語的能力,從而指導語言實踐,把所學的知識轉化為熟練的技巧,同時也為他們將來從事語文教學、文秘工作或其他語言文字工作打好基礎。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率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盡量地達到教學目的。該課程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知識點內容十分龐雜,涉及的概念較為抽象,然而教師們長年以傳統課堂授課為主,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均存在許多問題,再加上我校學生與一本或知名院校學生比起點較低,所以對于現代漢語課程的學習具有一定的困難。2019 年現代漢語課程被選為赤峰學院應用型示范課程建設項目,團隊成員力求將現代信息技術超星學習通平臺、翻轉課堂等融入進課堂教學改革中,因此現代漢語線上課堂改革研究也是勢在必行。
(一)教學內容方面
目前隨著社會發展,語言現象不斷涌現。但現代漢語教材并沒有及時補充新出現的語言素材,再加之赤峰學院該課程一直單純采用線下教學,不能讓學生攝取多方面資料,導致教材中的信息點相對陳舊過時。
(二)授課課時方面。壓縮課時后,我校現代漢語課全部課時驟減到96 課時。使得課程導入、問題研討等環節都要在傳統課堂上完成,導致了重點理論知識的講解時間相對缺少。
(三)教學目標方面。我校以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為目標,現代漢語課也應具有“實踐應用性”。但是仍然以教師講授為主體的課堂模式無法使學生占主動,從而提升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針對以上所述的現代漢語傳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筆者提出具體的改進對策。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的教育體系也越來越多地融入了“慕課”“翻轉課堂”“視頻教學”等信息技術方式。對于現代漢語傳統課堂來說,融入“線上”教學模式,無疑是為其加入了新鮮血液,能更好地將這門課的作用發揮出來。《現代漢語》分語音、文字、詞匯、語法、修辭五部分,筆者將它們融合成三大板塊,進行了線上+線下課程改革。
(一)“耳濡+目染”教學部分。語音采取“耳濡+目染”方式,系統完善學生聽、讀和“動口”能力,現列舉幾種:
線上:耳濡。1.開課之初,引導學生下載喜馬拉雅FM 等語音App,或聽學習中的高品質朗讀音頻材料,要求利用零碎時間“灌耳音”,為正音做準備。2.“請進來”方式,主講我院《播音主持》課程的樊碩楠老師,是赤峰市知名主持人,可以請其就語音、語調發音方法錄制視頻,我院廣編專業教師會協同制作視頻軟件。
線下:目染。1.通過繞口令的朗讀,加強平翹舌、前后鼻音等容易混淆的發音訓練。2.教師帶領學生每人拿個小鏡子,在課上進行發音口型操練,給予正音指導。
(二)“思政+應用”教學部分。文字、詞匯采取“思政+應用”方式,在情操上使學生體悟到中華漢字之美,在實踐上重點提升學生漢字規范書寫能力和遣詞造句能力。現列舉幾種:
線上:思政。1.教師將關于“漢字的起源和演變”趣味性視頻上傳到學習通,促使學生了解中國文化的魅力,充分感受中國古人的智慧。2.學生通過觀看學習通教學資源里《中國書畫藝術賞析》的視頻,練習臨摹字帖。
線下:應用。1.規范錯字、別字,帶領學生完成課后習題。2.組織簡體字、繁簡字學習,了解繁簡字的運用現狀,并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看待二者關系。
(三)“動腦+動手”教學部分。語法和修辭采取“動腦+動手”方式,把單一理論知識學習轉化到語言實際運用上來,切實加強學生書面寫作和語用分析能力。現列舉幾種:
線上:動腦。1.詞性分類是重點部分,教師將教學內容設置成任務點,利用翻轉課堂讓學生預習,完成課前熱身。2.學習成語、慣用語等需做大量練習,教師在平臺上完善習題庫和作業庫并發布作業。
線下:動手。1.通過教師對修辭格的講解,請學生挑選其中的“比喻”“仿詞”等修辭格做PPT 展示講解。2.學生搜集時下網絡熱詞,師生共同探討背后的語法現象。
以上為筆者從現代漢語這門課程的各個章節所設計的“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旨在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有關語音、文字等各部分的基礎理論,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運用現代漢語的能力,從而指導語言實踐,把所學的知識轉化為熟練的技巧,同時也為他們將來從事語文教學、文秘工作或其他語言文字工作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