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琪源
(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傳媒與設計學院,重慶 400052)
專業群,簡單理解就是把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相同的專業組成一個集合,這個過程中有一個就業率比較高,辦學實力比較強的核心專業。專業群中的各個專業能夠在企業中形成一個完整的崗位鏈。
數字創意專業群包含其中影視動畫、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藝術設計等多個專業。影視動畫要求學生學習最基礎的和影視廣告以及動畫創作相關的知識,并能夠順利地進行影視動畫的設計制作,在此基礎上還要學習攝像、后期等多方面的工作知識。而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則涉及網頁設計。學生必須熟練的,掌握多媒體的設計及制作,在擁有美學素養的基礎上進行網站的開發和維護,在此基礎上還應當掌握多媒體素材的收集、制作編輯等多方面技能;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則要求學會平面設計、攝影編導廣告策劃等多方面的工作。在這個數字創意專業群之中,要求所有的學生都要成為一個文化創意型、一專多能的人才。這就要求必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
數字創意專業要求學生具有個性、有創造性,在開發的過程中注重創新。在此基礎上學生必須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學習數字技術和藝術等多方面的知識形成一個復合型的知識結構。只有這樣學生的綜合素質才能夠得到提升。
(一)創新學科體系。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首先要意識到在數字創意專業群之中,所有的人才都應當是復合型的。既要掌握數字技術,又要學習藝術還要有較強的實踐能力。但有很多高職院校仍然把學科當作劃分院系的唯一標準。這就會出現學科分離的情況。導致很多數字創意人才無法跨學科的學習知識,從而出現了學科壁壘。考慮到這些情況高職院校建立了數字創意專業群,并減少了學科壁壘,能夠讓各專業互相交流,互相合作。
在數字創意專業群之中,要求提升學生的數字技術能力,并對學生進行應用性的藝術教育。讓學生在學習自己學科知識的基礎上,學習其他的內容。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學年設置不同的課程。例如網頁設計、流媒體技術、廣告學以及經濟學等等。這個過程跨學科跨體系跨專業,學生在學習基礎課的基礎上,可以自由地選擇。這種方式也能夠很好地發展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在步入社會后也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創新能力。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中,學校可以從創新意識和能力這兩個方面入手。
這就需要激發學生的想象力,當前想象也成為了一種新的資產。有很多商機和創意都是在想象的基礎上展開的。在市場競爭中,想象力也成為決定性的因素。對于數字創意產業來說,想象力變得尤為重要。在此基礎上,可以針對數字創意專業群眾的學生開展四個方面的引導。第一,就是要啟發學生的聯想。一些偉大的發明都是在聯想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能夠讓學生在聯想的過程中發現事件的所有因素,就能夠嘗試著解決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第二,可以嘗試著讓學生改變以往處理問題的習慣。嘗試著從多個角度來看待問題,思考問題。第三,鼓勵學生打破定時思維和從眾型的思維。不能夠盲目的跟風,不能保持一成不變的思維慣性。要嘗試著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假設解決問題。第四,就是打破學生的自我中心思維。
(三)加強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以及人文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響到了學生步入社會后的人際關系以及社會關系等多個方面。這也是引導學生創作時的精神指導。如果學生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出現了偏差,那么就有可能會出現不良后果。所以教師要在教育的過程中滲透人文精神加強人文教育,把這些內容逐漸地轉化為知識素質。
此外,教師還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思想,鼓勵學生大膽思考,開放性思考。即使學生出現了錯誤,也不能嚴厲的打擊,要允許每一個學生犯錯。要讓學生嘗試著聽取別人的想法,并利用這些內容開拓自己的思維。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成為一個創新型的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高校在這過程中要注重知識產權的教育工作,根據課程內容,不斷的開發新的課程,更新教學方法調整教學模式。文章在構建學生核心素養教學理念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教學策略,從創新當前的學科體系、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加強素質教育加強人文教育等多個方面入手,希望能夠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學生成為一個高素質的專業型的應用型的人才,在步入社會后也能夠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良好貢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