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沛沛
(吐魯番職業技術學院,新疆 吐魯番 848005)
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對象是畢業后能勝任兒童教育教學、研究、管理能力的幼兒園教師或與幼兒事業相關機構的人才,其中要求必須具備一項基本技能就是繪畫能力,這一能力的培養主要通過美術課程來實現。幼兒教師的美術課程包括需要了解幼兒的美術欣賞、繪畫、手工的發展規律,掌握各年齡階段幼兒美術學習的特點,并針對性地組織和指導幼兒美術活動的開展。所以說美術課程是培養學生觀察美、表現美與創造美能力的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重要的藝術課程之一,然而在現實中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開展還存在著一些因素制約著課程的教學質量,有待進一步改進。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提高,當前各個院校的整體硬件設施較之過去都得到大幅度的改善,校園環境優美、場地寬敞、設備先進,但是在一些具體的細節的建設上還有所欠缺,如在針對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課程的所需的專業型的場地與設備。由于職業院校對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專業化建設重視程度不夠,導致有條件的院校會借用美術專業畫室進行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授課,沒條件的院校就只能在傳統的像學文化課一樣的教室進行授課。這樣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專業化的教學和學習的硬件設施不齊全,造成在上課過程中很難發揮出美術課程的專業特點,使課堂的質量大打折扣,效果不佳。
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所涉獵的內容包括繪畫和手工,繪畫里面又涉及素描、色彩、簡筆畫、兒童畫、設計與工藝、中外美術作品欣賞等內容。其內容之多,范圍之廣,且課程內容的相互之間又具有獨立性,致使學生對美術課程內容在整體的邏輯與聯系上不能夠很好地銜接與融會貫通。這種現象就導致使學生對美術內容的掌握具有片面性、局部性,對美術知識的理解不深刻,不能夠自如運用多種繪畫技能表現物體,造成美術的基本功掌握不扎實,只是蜻蜓點水的略知一些表面的美術知識。
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講授,大部分在講授方式方法上還是比較單一。上課的時候更多的是教師把知識與技能講授給學生,教師在上面講解做示范,學生在下面跟著臨摹老師的畫法。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是只注重把內容與知識傳授給學生,然而卻沒有重視學生的個人差異,沒有重視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的培養,也沒有重視學生所學美術技能與未來就業之間的聯系,因此在教學中常常出現學生只注重知識與理論的學習,不注重實際運用,導致理論與實踐環節的嚴重脫節。
學生的美術基礎薄弱,首先是在學前教育專業招收的對象上基本是通過高招、專升本的方式錄取,錄取的學生在入學前基本上都沒有接觸過美術,只有個別的學生接觸過美術,對美術有一定的認識與了解。其次,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對老師的講解與示范大部分學生雖然也能理解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但在繪畫技法的實際操作上普遍存在動手能力差、作畫步驟混亂、整體畫面意識薄弱的現象,并且不能很好地把所學繪畫知識與技法轉化成為我所用。這種現象,造成學生在美術的學習上一知半解、進展緩慢、不容易出效果,特別是在繪畫技能方面的學習上比較吃力,對繪畫產生厭煩的心理。還有,在學生的觀念意識上,大部分學生認為美術課只是一門輔助課程,隨便的學一學就行了,因此,導致學生們在美術課程的學習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不多,也不注重自我繪畫能力的提升。有的同學甚至只是為了應付老師布置的作業才會畫畫,其他時間根本不會主動去畫畫,這種錯誤的片面認識,嚴重影響著學生學習美術的效果與質量。
針對以上所存在問題,我認為要想提高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教育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有以下幾點建議:
針對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硬件設施配置不足的狀況,我認為職業院校應該重視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專業性質與特征,經過深入的專業分析與實地考察,結合本校的特色,優化資源配置,加大對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硬件設施建設與資金投入力度,建立專門的學前教育美術實訓室,配置足夠數量的畫具畫材、教育設備、教學工具,并強化信息網絡化建設,為課程的開展提供硬件設備上的支持與高質量的服務,這是提高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教學質量的首要和必備條件。
在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內容涉獵廣泛、內容組成部分之間具有相互獨立性的現象,需要教師合理優化整合美術課程內容,這是提高美術課程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在優化整合課程內容時,要根據美術課程性質、學生特點與培養目標,以及注重美術課程內容的整體性與協調性,注重學生對美術知識的吸收、領會和掌握,注重學生整體美術素養的提升和注重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的原則,合理劃分美術課程內容的內在結構模塊、前后順序、課程性質分類、課時量的多少、內容的重難點等等,使課程內容之間的結構合理、循序漸進、重難點突出,知識與技能訓練的課時量分配合理,并滿足美術課程要求的標準。通過優化整合后的美術課程內容,使講授的內容能夠深入淺出、合理規范、清晰明了,有助于學生對美術課程內容的整體把握與運用,更容易讓學生理解與消化,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在教學模式上,根據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內容組成部分的不同,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模式的結合有序開展。例如在開展中外美術作品欣賞部分時,可以采用借助信息化網絡技術手段,把藝術作品呈現在投影布上,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各個時期中外美術大師的作品,拉近學生與大師和作品之間的距離,這樣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氣氛更加生動;在理論知識部分的講授上,可以采用當面授教的學模式,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和記,但是內容要精簡,適當穿插一些藝術趣事,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在實踐技能訓練部分,可以采用在教師的陪同下實地考察、寫生與模塊化訓練練習的教學模式,這樣通過多方位多角度的真切體驗,能夠開闊學生的眼界,啟發學生創造性思維,豐富學生人生閱歷,增強學生對美術課程的熱愛;同時,還可以采用“大班上課、小班指導和個人輔導”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遵循了美術課程的特點及教育原則,也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可以達到整體學生在美術課程上的共同快速進步。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是提高教學質量、使教學效益達到最大化的有效途徑之一。
教師要尊重學生差異,要用同等的愛與耐心去對待每一位學生,在教學中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每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這也是教師的根本任務。因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全面認知美術這門課程,促進每位學生全方位的發展。另外,在課堂學習之余,還可以增設一些藝術活動,比如組織課外興趣小組、美術技能比賽、美術畫展等等,用豐富的形式讓學生參與其中,體會參與的快樂,享受繪畫所帶來的樂趣。通過增設藝術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轉變學生的思想觀念,提高學生對美術課程的濃厚興趣。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就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索、去實踐。因此,只要學生對美術課程產生了興趣,就會主動地投入其中,主動去鉆研,這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無形的強大推力。
以上就是我對職業院校美術課程今后高質量發展的幾點建設性意見,總的來說,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改革是一個長期的探索過程,需要我們不斷努力。我相信只要我們認真研究、常抓不懈,及時解決現實中出現的問題與困難,總結經驗,不斷提高課程教育教學質量,突出專業特色,培養學生過硬的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就能為社會的發展提供高質量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