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 (南昌師范學院)
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上看,鋼琴教育正在持續的發展當中,而將民間音樂有效地引入到鋼琴教學當中則會產生非常積極的意義。但從當前的現狀上看,高校在實踐課程當中在此方面的意識還是比較缺乏的,民間音樂在其中的引入頻率比較低,很難達到理想中的教育效果。所以,在當前,一定要針對民間音樂的融入進行不斷的研究,使得鋼琴教學得到進一步的優化和完善。
在當前,在高校的鋼琴教學中,西方音樂中的一些教學內容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課程體系中占據了非常凸顯的位置[1]。在這樣的模式下,容易使學生在學習觀念上出現錯誤,出現重洋輕中的情況,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所以,在當前,高校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當中,一定要不斷地加深對于鋼琴教學的了解,并借助鋼琴教學的優勢來進行民間音樂的傳播和繼承。因此,在當前,將民間音樂有效地引入鋼琴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任務,是不容忽視的一項內容,將推動鋼琴教育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提升。
中國鋼琴歷史是比較悠久的,在其中出現了非常多的經典作品[2]。但是,縱觀整個作品界當中,其中有關于中國作品的創造是比較少的,導致在鋼琴教學過程當中的可選曲目非常少,對民間音樂在鋼琴教育當中的融入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和阻礙。據相關的調查結果顯示,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上看,針對于高校學生來說,在鋼琴教學中了解到的民間音樂往往只有兩百首左右,并且是由民間音樂所改編的鋼琴曲。比如,比較經典的《長江之歌》、《茉莉花》等等,很難展現傳統思想所帶來的影響。
在現階段,高校在開展鋼琴教育的過程當中,在選擇內容時大部分都是選擇一些國外的作品,中國作品在其中占據的比例是非常小的[3]。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當中,教師也缺乏在此方面的意識,很難真正的將中國作品所具有的重要價值彰顯出來。大部分的教師都認為西方的音樂文化相對較好,中國音樂文化是很難和西方音樂相媲美的,對文化意識的生成非常不利。
在將民間音樂引入到鋼琴教學的過程當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民族意識方面一定要不斷的加強[4]。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展現自己的引導作用,通過自己的一舉一動來對學生產生相應的影響,借助這樣的方式使得學生的民族意識也能得到不斷的加強,對民間音樂的引入創造一個良好的前提條件。
例如,在鋼琴教學當中,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的權威性是比較強的,教師本身的言行舉止都將對學生產生相應的影響。所以,在教學當中,教師一定要以身作則,不斷的加強自身的民間音樂文化意識以及民族意識,促使自身的民族水平以及修養得到不斷的提升。在實踐教學當中,教師在引入中國音樂文化的過程當中,應該做到取之精華、去其糟粕,將我國音樂文化當中的一些創新以及先進部分更好的引入進來,將民族意識的滲透不斷的加強在教學當中,教師也應該不斷地注重興趣激發、節奏感訓練,使學生在這個過程當中感覺到民間音樂所具有的魅力所在,使學生能對民間音樂產生一種熱愛之情,并能在鋼琴教學當中加強運用。
在現階段,和外國的一些教材資料相比較,我國關于民族音樂的教材是比較稀缺的,特別是在教材結構上也極為缺乏完備性,這是民間音樂在鋼琴教育當中融入的一個障礙。由于在教材方面是比較稀缺的,使得教育在開展中很難傾向于民間化和民族化,對于教學進程的開展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所以,在當前,也應不斷的推動教學改革,可以根據實際的分類形式、音樂內容、等級制度等等來對音樂作品進行分配,讓音樂教材變得更加一體化和系統化,使得鋼琴教育在實際開展的過程當中能得到更好的融入。
例如,在這一過程當中,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大力的開發校本教材,在教材當中挑一些適當的民間音樂融入其中。此外,應該不斷地加強學生對于樂曲的創作,讓學生結合民間音樂所具有的特性和特點來創造出更多的音樂作品。教師在這一過程當中,也應不斷地加深對教材的研究,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逐漸的完善教材體系,使得鋼琴教學在開展的過程當中得到相應的完善、優化,達到最佳的教育教學效果。
在原本的鋼琴教學當中,民間音樂作品在其中是很難得到重視的,在以往的教學實踐當中,西方的一些音樂作品是大多數教師在課程當中的參照物,很難將民間音樂所具有的價值和作用真正的展現出來。所以,在現階段,應該不斷地促使教學體系的完善,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展現民族音樂的作用,引起學生的重視,加入民間音樂在教材中的比重,使得材料和資料的價值得到不斷的彰顯。
例如,在這一過程當中,可以大力的開展鋼琴課程,在課程當中逐漸的豐富教學內容,加入一些民間作品的欣賞,讓學生感覺到民間鋼琴作品所具有的魅力所在。在其中,也應在潛移默化中抓住時機為學生介紹一些作曲家的鋼琴作品、創作過程、我國著名的鋼琴作品、鋼琴音樂家的表演視頻等等,使學生對民間作品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而在進行鋼琴演奏的過程當中,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演奏一些民間音樂作品,并將民間音樂作品的演奏放入考核內容中去,這樣就可以引起學生的重視。但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對一些優秀的作品進行篩選,真正的做到去其糟粕,將民間音樂所具有的重要性逐漸的凸顯出來。
無論學生在學習哪些內容的過程當中,興趣都是非常重要的導向,是學生非常重要的內在動力,也是教學開展過程當中的重要保障。在現階段,和西方的一些鋼琴作品相比較,民間音樂作品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依舊存在著一些不足和問題。不過在這些年來,一些優質的音樂作品也得到了不斷的涌現,但學生在這方面的關注卻是比較少的。所以,在實踐教學當中,教師應該不斷的進行興趣的激發,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引起學生對民間音樂的興趣,使學生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滿足,讓學生在學習當中一邊思考一邊學習,讓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無限的培養。
例如,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引入學生比較熟知的作品—《青花瓷》,教師可以進行演示彈奏,將鋼琴版的音樂《青花瓷》演奏出來,在黑白琴鍵之間帶給學生一種朦朧煙雨的感覺,將一些江南山水美景有節奏的在學生的眼前展現,讓學生在優美動聽的旋律當中仿佛如聞天籟,帶給學生一種更加濃厚的氛圍。在這一過程當中,就可以帶給學生一種美好憧憬的感覺,讓學生懂得民間音樂中所蘊含的情感、情緒表達以及心路歷程,讓學生的情感得到更好的融入,達到最佳的興趣激發效果。
高校生正處在一個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階段,而音樂在價值取向的熏陶上也會產生非常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在教學當中,教師也可以相應地開展一些本土教學,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對民間音樂產生更加深刻的了解,讓學生對民族產生自信心和自豪感,促使學生的價值取向得到正確的樹立。
例如,在音樂教育當中,教師應該不斷地培養學生本身的民主意識,不斷地讓學生對民族音樂產生更加強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將生活和音樂相結合。在鋼琴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要求學生正確的演奏和運用正確的指法技巧,使得琴鍵質量得到保障。在此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賞析一些民間鋼琴作品,讓學生對其中的一些精神進行挖掘,讓學生對作品的鋼琴演奏當中所體現的情感思想進行更好的明確,這樣就能讓學生真正的懂得民間音樂的獨特價值,使學生引起重視,使得民間音樂在鋼琴教育當中得到不斷的引入。
要想讓民間音樂在鋼琴教學當中更好的融入其中,除了以上五點之外,教師也應不斷地促進教學方法的創新,應該結合實際的民族風格、民族特色以及相應時期來為學生更好地呈現民間音樂作品,讓學生更好地領略和體會民間音樂所具有的魅力所在,使學生對民間音樂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達到最佳的教育教學效果,使得原本的教育成效得到真正的展現。
例如,在這一過程當中,在傳授指法、情感、滲透文化的過程當中,教師都可以選擇一些適當的民族鋼琴作品,讓學生不斷地展現自己的創造思維來加強作品改編,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化的激發。此外,也應該開展一些以民間音樂為主題的音樂交流會,不斷的加強各個院校之間的學習、交流機會,使學生的表演空間得到拓展。也可以將民族聲樂和器樂合唱融合在一起,以鋼琴演奏為伴奏,使學生在這一過程當中不斷地提升音樂能力和實踐能力,使藝術的呈現形式變得更加豐富和多元化,讓學生能夠不斷的加深對民間音樂的認知,使得民間音樂得到更好的引入。
總之,在當前的鋼琴教學當中,教師不僅要進行演奏技能的培養,也應該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音樂知識和文化知識,使學生的知識視野得到拓展,促使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所以,在這一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將民間音樂有效地引入其中,深化民族意識、拓展教學內容、完善教學體系、注重興趣激發、拓展本土教學、促進方法創新,使得民間音樂的應用效果得到不斷的提升,力求將鋼琴教學的價值最大化的突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