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 (內蒙古民族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高職院校在進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培養時,培養目標是“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學前教育專業知識、同時具備計算機及英語能力的幼兒教師”,使經過專業教育的幼兒教師在未來的教學過程中能夠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幼兒的各項能力得到培養,包括對幼兒的音樂欣賞能力及表現力的培養。因此,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必須具備優秀的兒歌彈唱能力,同時,兒歌彈唱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其學前教育綜合能力。兒歌鋼琴彈唱具有很強的適應性與實用性,被廣泛地應用在幼兒園音樂課堂與各種藝術活動中,并且對于告知學前教育生的就業有著重要的作用,也是其重要的必修課。因此,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兒歌鋼琴彈唱能力的有效培養成為了高職院校教師的重要研究課題。
通過對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研究,可以發現,能夠高效完成課堂及課后作業的學生只占整體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其他學生或多或少的都會出現一些問題,其中最為常見的問題之一就是學生無法完整的進行一次兒歌彈唱。
首先,大多數學生在彈唱過程中并不自信,直接表現為毫無預兆的停頓,甚至有一部分學生在彈唱出現錯誤時會慌亂、不知所措,始終懷疑自己的彈唱能力。其次,學生缺少扎實的鋼琴彈唱基本功,雙手不協調,尤其是在進行相對復雜的節點演奏時,學生的能力可能無法完成高難度的演奏、自亂陣腳。再者,學生不具備良好的鋼琴演奏習慣,也不具備正確的演奏指法,很多學生也沒有認識到指法在彈唱中的重要意義,在演奏的過程中指法使用的錯誤將會直接導致演奏的不流暢。另外,很多學生并不了解什么是完整的演奏,完整的演奏并不只有歌曲本身,同時還包括前奏、尾奏及間奏,即便是簡單的幼兒歌曲也不例外,以上的諸多因素都導致學生并不具備完整的兒歌彈唱能力。
在進行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兒歌鋼琴彈唱教學時,還存在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學生無法協調的同時進行“彈”與“唱”,有的學生唱功很好,鋼琴彈奏能力也不錯,但是當同時進行“彈”與“唱”時,就會出現嚴重的不協調現象。同時有一部分學生在彈唱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彈奏上,而忽略了唱的重要性,甚至有的學生在進行彈奏時都不愿意開口去唱,這也從根本上導致學生的兒歌鋼琴彈唱能力止步不前。
在進行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學時,往往會碰到以下情況,就是一部分學生只對C大調掌握的較為嫻熟,如果彈唱的歌曲采用的是C大調,那么學生將會彈奏的極為優秀,而如果演奏的歌曲涉及到了其他新的調性,將會給學生彈奏帶來極大的困難。但是在實際的兒歌彈唱過程中,絕大多數的歌曲都不是單一的C調,而是會涉及到多種調性,因此,學生必須有能力靈活的掌握最基礎的“三升三降”內的各個調性。實際上,學生受到自身演奏水平的制約,很多學生比較排斥調性的轉變,一般情況下,兒歌彈唱教學中涉及到的調型轉變,就是學生發生問題的主要環節,因此,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兒歌鋼琴彈唱能力的培養過程中必須要克服的難題之一就是調性的靈活運用。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出優秀的幼兒教師,而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后的角色將會是幼兒教師,幼兒教師面對的對象是年齡較小的兒童,同時幼兒教師想要在課堂內給學生營造出良好藝術氛圍的主要途徑就是兒歌彈唱,而主要的彈奏方式就是鋼琴,因此,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必須具備良好的兒歌鋼琴彈唱能力。作為高職教師,尤其是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必須要認識到對學生鋼琴彈唱能力要求的標準應當區別于音樂專業的學生。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就業后主要進行的是兒歌彈唱音樂教育,絕大多數的兒歌旋律都比較簡單,節奏相對輕快,因此對教師的鋼琴彈唱能力要求并不是特別高。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不需要重視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彈唱能力的培養,因為即使是簡單的兒歌,也融合了一定的樂理、調性等,因此必須對學生的鋼琴彈奏技能進行重點培養。
首先,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之所以兒歌鋼琴彈唱能力較為薄弱,就是因為學生不具備堅實的音樂基礎,也沒有掌握專業的鋼琴演奏知識,因此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兒歌彈唱的重難點就在于鋼琴彈奏能力培養。而且,大多數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在進行鋼琴伴奏的教學時往往只有兩個學期的時間,有限的課時導致很多學生只能夠掌握鋼琴彈奏的相關理論知識,缺少相對應的實踐機會,基于此,教師應當改變這種現狀,增加學生的鋼琴演奏實踐機會,加強對學生進行和弦、調音、調性等方面的教學,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對學生鋼琴伴奏質量的提升。不僅如此,教師還應當對學生進行兒歌彈唱的常用鋼琴技能訓練,因為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可能并不需要掌握所有的鋼琴知識,只要能夠完成基礎兒歌鋼琴演奏就可以,常用鋼琴技能的訓練可以在短期內讓學生熟練的應用每一個鋼琴按鍵,完整的演奏一首兒歌。在對學生鋼琴教學一學年以后,就可以在基礎教學的前提下對學生提出其他的要求,例如在正常的鋼琴基礎教學中加入移調訓練,包括調試音階、琶音等彈奏訓練,彈奏訓練由慢到快,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將連奏、斷奏、跳奏、和弦彈奏等結合起來,爭取做到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熟練彈奏常見的兒歌。
為了有效地調動學生鋼琴彈奏課程的積極性,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夠共同進步,縮小同學之間水平的差異,可以對授課進行合理的設計,如集體課、小組課、個別課等,靈活使用、有機組合,充分地發揮每種授課形式的學習優勢。通過對學生的“對癥下藥”輔導,提高教學的效率。
具體操作可以如下:集體授課時,講授知識以大課形式統一示范、共同學習,節約時間、提高效率。例如在學習新的樂曲時,學生們共同識譜、打節奏、試唱等,另外調式、和弦編配理論學習也可采取機體授課形式。小組授課主要傳授鋼琴彈奏的方法和要求,用以解決學生鋼琴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此時可采取小組分層次學習。教師根據學生的鋼琴程度進行不同層次分組,對其進行分組教學。根據不同小組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教授,可以讓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得到滿足,并且教學也根據針對性,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并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與鋼琴彈奏技巧。個別授課則適用于每一位學生,主要是解決小組授課中沒有解決的個體化問題,這對于學習明顯突出與落后的學生尤為適用。這種“因材施教”方式可以對學生進行細致入微的個別輔導,針對性非常高,便于教師摸清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的教學,同時也便于師生之間進行溝通,激發學生上進。
通過對幼兒教育的實際情況探究,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幼兒教師在教學中采用的往往是兒歌彈唱的方式,也就是邊彈邊唱,鋼琴彈奏與唱歌結合進行。正因如此,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應當重視對學生彈唱協調能力的培養。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只有實現了演奏與唱歌的完美結合,才是真正的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首先,從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層面上來講,一定要明確教學的重點,將傳統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弊端進行改進,明確兒歌彈唱的重點在于唱,而彈奏只是起到輔助演唱的作用。實際上,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的教學重點出現了嚴重的偏差,將鋼琴彈奏作為教學重難點,反而忽略了對學生的唱歌能力的培養,在進行兒歌彈唱教學時,教師的鋼琴音量往往掩蓋了學生唱歌的聲音,這就是嚴重的主次顛倒問題。其次,應當培養學生的簡譜試唱能力,可以說,簡譜試唱能力是彈唱教學的基礎,只有學生能夠做到熟練的簡譜視唱,才能夠得到理想的彈唱效果。最后,要帶領學生學會對兒歌演唱特點的把控。兒歌的表現特點不同于其他歌曲,它是較為獨特的,這就要求兒歌的演唱者在演唱的過程中符合兒童的心理需求及興趣愛好。作為幼兒教師,在進行兒歌彈唱時,演唱要盡量采用童聲的方式,進而通過聲音表現出兒歌生動的情感,符合兒童聽覺的同時激發出兒童對兒歌的興趣。
綜上所述,兒歌彈唱能力是每一位幼兒教師都必須要具備的技能之一,對于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而言,因為并沒有任何的音樂基礎,因此想要在短時間內掌握兒歌鋼琴彈唱能力并不容易,具有極大的挑戰性,所以教師必須要找到有效的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兒歌鋼琴彈唱能力的培養途徑,從基礎教學入手,開展針對性的練習,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就能夠獲得較為理想的兒歌彈唱教學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