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男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完全是以教師為主導的,這讓學生的思維能力被壓制,學習興趣也越來越衰弱,讓小學生們更加無法在語文課堂上進行枯燥的知識性學習,而導致課堂效率的降低。而在現有的教學目標下,想要實現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不僅要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還要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幫助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才能夠讓學生在日后的生活中更加便利。
現有的語文教學模式是需要改革的。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鮮明的,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如果學生對需要學習的知識已經有了大體的了解和概念,那么就會對文字進行更加容易深刻的感悟,也能夠進行更快速的學習。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就需要考慮到小學生的思維問題,他們的人生才剛開始起步,閱歷也比較淺,可能對于一些教材上的內容沒有經歷或沒有見識過,只通過文字進行感受,只能以想象進行學習,這就很容易導致教學脫離現象的產生,學生在誤會教師思想的情況下,在語文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偏,也就無法回到正常的軌道當中,進行高效的語文學習。
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將文字轉化為語音,視頻,動畫等等來更加直觀地將其展現在學生的眼前,并且在讓學生感到課堂的趣味的同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愿意在課堂上進行學習,也能夠更加簡單地學習到相應的知識。
比如說我們在學習老舍的《濟南的冬天》時,我們的學生可能會因為地域限制,也沒有親身去過濟南感受冬天,而對老舍口中的“濟南就下點小雪吧”的感嘆,無法進行了解,他們可能會想:濟南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如果濟南下大雪,會是什么樣的景象呢?為什么作者會覺得濟南的冬天下點小雪最好呢?這些問題也是教師通過言語無法表達的,此時如果教師將濟南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象展現于學生的眼前,并將濟南的小雪圖片與東北大雪紛飛的景象進行對比,學生就能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濟南的溫婉和柔情,從而對老舍口中的描述進行更加深刻地感受,并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對濟南的美景和濟南的風情進行更加深刻的認識。在感受到課堂新穎和吸引力的同時,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小學生的注意力也是比較容易轉移的,在單調乏味的被動性學習的過程當中,學生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注意力。有些學生可能會覺得課堂內容枯燥、無聊且無用,在課堂上擺弄自己的文具,或者與其他同學說話等等,使自己的學習效率低下,這些問題的存在實際上是因為教師的教學過程不夠具有吸引性,無法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也就無法讓學生進行高效的主動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的過程當中,需要考慮到小學生思維的獨特性和活躍性,通過簡單易懂且能夠刺激學生學習興趣的游戲的方式,將教學內容穿插于游戲過程當中,在放松學生精神的情況之下,幫助學生不自覺地進行語文的基礎學習。
比如說教師可以設計一個“你說我猜”的環節,兩個學生為一組,一個學生講,一個學生猜,在限定的生字生詞范圍內,讓學生對其進行鍛煉。在學生組織語言對詞匯進行描述和思考總結詞匯的過程當中,提高自己對單元性生字生詞的認識,完成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總的來說,想要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當中構建高效課堂,就需要提高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和課堂的豐富程度。教師需要根據自己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入手,對教學環節進行精心設計,選擇更加符合學生思維的方式進行嘗試,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積累經驗,選擇更加優化的教學模式,以促進學生的課堂學習能力,完成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