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安琪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
在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全社會的競爭激烈程度不斷增加,給人才培養工作提出的要求也持續上升。高校作為人才培育的主陣地,所面對的壓力與挑戰與日俱增,只有不斷改革傳統教育模式,適應全新的素質教育改革環境,將培育綜合型人才作為重點,才能夠適應新環境,實現新發展。以核心素養教育為核心的教學改革需要得到高校的高度重視,因為這是培養綜合型人才的必然選擇。為保證鋼琴教育目標的實現,教師要深入探究核心素養和鋼琴教學深入整合的方法,最大限度推動學生全面進步。
就音樂核心素養而言,綜合包含了以下幾個要素:一是審美感知。審美感知是學生依靠一定知識技能對音樂形式與內容的認知把握與體驗審美感知的獲得可以利用音樂鑒賞的方法達到目的,同時也能夠借助音樂創作與表演來實現特定目標。二是藝術表現。音樂是實踐性藝術,學生只有參與音樂實踐才可以品味其中的音樂美,并在這一過程中抒發情感,收獲深刻領悟,這正是藝術表現核心素養的一個寫照。三是文化理解。音樂文化歸全人類所有,不同的國家與民族有著各自不同的音樂文化,我們在面對這些音樂文化差異時,需要秉持尊重與平等的原則,堅持正確文化觀。
在核心素養教育持續深化的背景下,對高校鋼琴教學進行相應的改革,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有其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一是是確保專業建設與學校發展的實際需要。高校音樂教育是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把核心素養培養當作音樂教育本質回歸適用于高校鋼琴教學,把核心素養作為全新引領,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鋼琴教學多個環節的問題與瓶頸,在鋼琴專業建設與教學方面開辟新格局。在學生學有所長和靈活應用的過程中,也會推動學校朝向應用型院校方向改革發展實現發展中的突破與創新。二是滿足基礎音樂教育發展的需要。高校是培育中小學以及音樂培訓機構等教師的堅實陣地。音樂核心素養教育是目前基礎音樂教育當中的全新理念與目標,必須要把準教師的有效把握作為基礎和前提條件,所以只有在學生擁有了良好的核心素養之后,才能夠讓他們在走出校園與走上講臺之后,能夠適應基礎音樂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為音樂教學事業創新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三是滿足學生就業與終身發展的需要。就業難問題是如今高校學生面對的一個巨大難題,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方法就是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修養,持續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要達成這一目標,就需要在學校教育教學中把改革發展作為重要內容,尤其是要把核心素養教育放在中心地位,著重對學生進行綜合素養與感悟素質的培養,保證學生的素養能力,滿足音樂教育要求,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
以核心素養為引領對高校鋼琴教學進行改革是推動鋼琴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而要真正達成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必須要建立正確的教育目標,在明確目標的指導之下,優化教學成了提升鋼琴教學實效性的根基。在核心素養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在設置課程目標建設課程體系過程中必須始終凸顯專業素養,在這一明確思路的引導之下,對鋼琴課程框架進行有效梳理,對整個過程實施優化與再造,也便獲得更為理想的教學成效。在具體的落實環節,高校需要明確教育改革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中心內涵就是要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全面分析和把握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包含了解學生的基礎能力、興趣愛好、個性需求等,以便聯系實際調整鋼琴教學目標與任務,給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成長空間,讓更多的復合型人才走向社會滿足社會發展需要。另外,高校還需要把廣大學生放置在多元文化語境之下,實施綜合考量,分析當前社會音樂事業發展的新要求,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培育學生創新素質,有效釋放學生內在潛能,為高校鋼琴教學在各個環節的改革指引目標與方向。
鋼琴教學是一項實踐教學活動,所以要進一步發展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就必須把組織開展多元化藝術實踐,以實踐為平臺,給學生提供發展空間作為重中之重。過去鋼琴教學中的明顯弊端就是極少給學生提供實踐參與機會,限制了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也造成了學生能力素質和用人單位要求差距顯著。在核心素養教育指導之下,高校在鋼琴教學方面需要合理設置實踐環節并增加實踐所占比重。首先,可以在鋼琴教學中增設鋼琴表演、藝術心理等,對實踐有明顯指向的課程,確定實踐標準和學生的進步方向。其次,學校與教師都要盡可能的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讓學生把實踐熱情付諸于藝術活動。比如讓學生參與校內表演和校外鋼琴競賽等活動。最后學校可以和用人單位運用訂單式培養方法,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實踐素質的培養,以達成核心素養教育目標。
過去的鋼琴教學模式往往是利用示范和模仿的方法開展,從本質上看運用的是口傳心授的方法,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學生則處在被動和從屬的學習地位,雖然能夠確保教學計劃順利落實,但是卻會影響學生興趣與主觀能動性的發展,最終制約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為改變這一情況,高校鋼琴教學需要對教學方式進行積極變革,為核心素養滲透與落實提供必要支持。比方說自主性學習方式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鋼琴教學模式,不管是對鋼琴鑒賞還是演奏教學來說,都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師要激勵學生憑借個人力量主動探索和研究,鼓勵學生的個性化創造與獨立思考,培育善于主動創造的優秀學習者,讓他們在解放心智的過程中收獲獨到見解與豐富認知。再如,對話性學習方式也是值得推廣應用的新穎方法,可以給學生更多的溝通表達機會,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之下,在平等對話當中提高核心素養。
教學評價是教師對教學過程與結果進行評判的重要活動,既能夠讓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為教學方法改革提供必要依據,又可以讓學生了解自身的學習成果,督促學生查漏補缺。核心素養教育特別強調要彰顯教學評價的重要價值,指明評價內容與標準。在這一要求的引導下,高校需要在鋼琴教學評價方面進行變革,改變以教師為評價主體的模式,引入多元化評價者和評價方法。例如,重視學生自評,讓學生就自身表現進行說明,增強學生自主自覺和創新意識。盡可能的擴大評價者數量,獲得豐富的評價,助推評價多元化發展。在評價標準設置方面,需要把核心素養標準納入其中,尤其是要增加審美體驗、藝術表現、文化理解這幾項核心素養標準。
在音樂教育領域提出核心素養目標的時間并不長,但是卻給了正處在改革發展重要階段的音樂教育改革明確的方向和確切的目標。這個目標是高校音樂教育的全新引領,也是高校改革鋼琴教學模式的重要出發點,有助于推動音樂專業建設和學生音樂綜合素質發展邁向新臺階。高校鋼琴教學要順利達成,培育學生綜合藝術素養,增強學生終身發展能力的目標,就必須明確核心素養要求,并以此作為改革參照,通過深入解讀核心素養,將其滲透到高校鋼琴教學改革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