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冰玲
在傳統教學觀念影響下,通常學生只會把英語當作一門考試的學科,沒有真正地把英語這門語言當作語言的交際工具。傳統的教學模式阻礙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的提升,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等能力得不到提升,再加上教師在教學中缺少與學生互動的環節,導致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產生排斥心理,更做不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互動式教學是當代教育民主化在教學方法改革方面的重要體現。通過營造多方面互動的教學環境,在教師和學生平等交流探索、研討的過程中,不一樣的觀點能夠交匯融合,進而激發學生求知欲和探索欲,有效提升教學質量。由于長期受傳統教學的影響,大部分教師只單一地對學生灌輸知識,忽略了培養學生的理解力和實際應用能力。互動式教學的方法有很多,可以調節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進而提升學習興趣。高中英語教育終極目標是培養在實際生活與工作中能夠使用英語,會用英語的學生。
學生進入高中以來,由于課業難度加深了,通常都會感到學習任務重,壓力特別大,大部分學生分秒必爭甚至利用課間十分鐘休息時間也在學習。傳統模式的教學也讓教師感到力不從心,為了改變現狀,教師應該改變觀念,結合互動式教學,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為學生的高效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教師在教學中起著關鍵性作用,高效的課堂互動,可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通過對學生的提問,進而加強互動教學的開展,例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What kind of sports do you like ?在學生回答時,不僅了解了學生的運動愛好,還豐富了課堂的教學形式;或者在學習“Sightseeing”這節課程時,以國外的風景名勝或者人文特色為主題,進行互動討論,好奇心能激發出學生的求知欲,學生積極互動發言,不僅學到了更多的外國知識,了解外國文化,還活躍了課堂的氣氛。互動式教學讓學生可以積極參加到英語實踐的活動中,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和各項技能。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應具備獨立分析能力、探索實踐能力等進而實現學習目標。自主學習強調培育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時,要結合學生真實情況,規劃針對性地教學大綱,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省時省力,掌握多種學習技巧和方法。
教師與學生互動最好的途徑就是通過提問的形式來完成,課堂提問的有效開展可以提升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生回答問題時,增加了學生的表現機會,也讓他們產生了自信心,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使互動教學有效開展。英語課堂只有走進生活,才會充滿趣味性,才能學以致用,知識會有效的轉換為能力,進而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例如:教師可以請班級的學生進行Fashion show, 問 學 生:“Do you know the names of these clothes ? Let’s learn these clothes.”學生欣賞表演的同時,不僅提升了口語能力,有趣的課堂氛圍也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其中,學生有了學習的主動性,樂于參加課堂互動,基礎能力的加強,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要積極開展互動式教學模式,為學生創造輕松的課堂氛圍,提升學生的各項能力,進而將學到的理論知識不斷地應用到實踐中去,從實踐中又可以學到許多知識,理論與實踐要相結合,互相促進。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也產生了深刻的變化,互動式教學模式順應了時代的發展,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是新課標的核心理念,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以此樹立學生的自主意識和思維創新能力。互動式教學模式結合了學生生動活潑,表現欲強等特點,最大限度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行起來比較有成效的教學方法。在師生共同努力下,相信學生英語能力和自身素質都會有效提升,成為社會需要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