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美燕
生活化教學模式是新課改下所涌現出的一種新穎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非常符合當前學生的實際需求。所以,作為一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來說,我們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借助生活化教學使道德與法治課堂更上一層樓。
生活化情境也就是說根據當前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常規枯燥的課堂轉變為學生生動有趣所熟知的場景。我們在課堂中所講解的知識需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取得聯系,這樣學生才能夠將課堂內容與自己所熟知的生活有機結合到一起。另外,教學環境在情境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那我們完全組織學生將教室裝扮成自己所喜歡的樣子,這樣我們在利用生活情境教學方式開展道德與法治就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體驗和感悟,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除此之外,我們在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時候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引導,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心態,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比如,在教學《上學路上》這節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過程中,這節內容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學會遵守交通規則,那我們在課堂中講完基本的交通規則之后完全可以在課堂中為學生創設一個真實的十字路口情境,這樣的情境是學生每天都會經歷的,如,有的學生來扮演在路上等紅綠燈的行人,還有的學生來扮演站在路口指揮交通的交警叔叔,還有同學來扮演快速行駛的汽車。通過這樣的情境可以使學生深入理解交通規則,從而感受到只有自覺遵守規則道路才會暢通無阻,大家的生命才可以得到保障。最后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堂上講一講自己在上學路上所遇到的溫馨故事,從而使學生感受和發現生活中對自己關心的人,學會感恩。
興趣可以使學生帶著飽滿的熱情參與進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如果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那一定無法使他們積極參與進教學活動之中。所以,將學生所熟知的生活元素融入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之中能夠解決學生學習興趣不濃的問題。鑒于此,我們在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可以充分發揮生活化教學的優勢,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在教學《我家的好鄰居》這節道德與法治內容的時候,我在課堂的初始階段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開展的,同學們,今天我們所學習的內容是我家的好鄰居,每個家庭都會有自己的鄰居,有的鄰居之間相處得非常和睦,而有的鄰居又互不相識,那你們了解自己家的鄰居嗎?你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講一講自己的鄰居嗎?有的學生這個時候說到,我的鄰居非常熱情,我經常去他們家玩,每次去的時候都會將家里好吃的水果和零食拿給我吃,還有的學生說到,我家的鄰居可善良了,有次我家的小狗走丟了,我家的鄰居幫我家找了好久好久。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一定能夠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切實提升上去。
借助生活化教學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教學效果非常好。為了能夠將學生的良好品質進一步提升上去,我們還需要積極組織學生展開實踐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鞏固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記憶和認知。道德與法治與我們實際生活有一定的內在聯系,我們完全可以帶領學生展開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如,社區垃圾分類調查或者是小實驗等。通過實踐活動不但能夠使學生提升實際運用能力,同時還能夠使他們規范自身行為。學生在多樣化的實踐活動中還能夠充分體會規則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正是有了良好的道德風氣和人人遵守社會行為規范,我們才能夠享受到生活中的這份和諧。所以,我們在實際教學中要積極運用實踐活動,從而將學生的運用能力不斷提升上去,以此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比如,在教學《大自然,謝謝您》這節道德與法治內容的時候,我們可以組織學生走出校園,去附近的公園轉一轉看一看,我們在公園里可以引導學生欣賞里面的美麗風景,如,公園里盛開的鮮花,還有唱歌的小鳥,以及枝繁葉茂的小樹林等等,在引導學生欣賞這些美麗風景的時候,可以使他們認識到生命的美好,我們所看到的這些美麗景色,聽到和嗅到的鳥語花香,都是大自然送給我們的禮物,我們要感謝自然送給我的禮物,從而使學生形成愛護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
總之,借助生活化教學模式開展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活動,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的運用能力,促使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帶著飽滿的熱情積極主動地參與進課堂教學活動之中。